双孢菇论坛 发表于 2012-9-24 11:31:59

《转》蘑菇病虫害及防治

本帖最后由 双孢菇论坛 于 2012-9-24 11:38 编辑

 1.蘑菇病害基础知识
  1.1 蘑菇病害基本概念
  蘑菇病害:蘑菇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受到病菌侵染或不良环境因子(温度、湿度、有害化学物质等)的作用,致使新陈代谢混乱,在生理和形态上出现不正常的变化,从而降低了蘑菇的产量和质量,这种现象称为蘑菇病害。
  病原:引起蘑菇发病的直接因素叫做病原。根据病原对象可分为侵染性病原和非侵染性病原。侵染性病原主要指病菌一类,这类病菌又称病原菌。非侵染性病原主要指不良环境因素,如高温、冻害、有害化学物质等。这两类病原引起的病害分别叫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症状:蘑菇感病后,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特征,称为症状。常见的症状有:软腐、褐腐、斑点、空心、畸形、菌丝萎缩、死菇、凹陷等。
  病害命名:蘑菇病害一般根据病原物或症状命名。如:根据病原物命名的有蘑菇疣孢霉病、轮枝霉病等;根据症状命名的有蘑菇斑点病、软腐病等。
  1.2 非侵染性病害
  蘑菇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发育生长阶段不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同,当环境中某一因素超出蘑菇生长适应范围时,蘑菇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阻碍或破坏,蘑菇就会呈现病状,这种由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的病害称非侵染性病害,也称生理性病害。这类病害不具传染性。
  引起蘑菇生理性病害的原因有如下几大类:高温、冻害、营养不良、水分失调、有害化学物质(CO2,H2S,SO2,NH3等)浓度过高,使用不适当的化学农药等。
  生理性病害常见的症状是:菌丝徒长、死菇、畸形、菌丝萎缩、硬开伞、空心等。
  1.3 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是由病原菌(如真菌、细菌、病毒等)引起的、这类病害具有传染性,又称传染性病害。
  初侵染:在一个生产季节中,病原菌第一次侵染蘑菇引起蘑菇发病,这种现象称为初侵染。这种病菌称作初侵染源。
  次侵染(再侵染):经过初侵染引起蘑菇发病后,病原菌在蘑菇体内外大量产生繁殖体(如孢子等),这些繁殖体通过传播又可侵染更多的蘑菇,这种重复侵染称为再侵染或次侵染。这种病菌称为次侵染源或再侵染源。
  按照病原菌对蘑菇的为害方式,可分为寄生性病害、竞争性病害、干扰性病害等几种类型。
  寄生性病害:其主要特征是病原菌直接从蘑菇菌丝体或子实体中吸收养分,使蘑菇新陈代谢受阴,从而引起品质和产量下降,或者病原菌分泌某种毒素,杀伤或杀死蘑菇部分组织,然后再吸取养分。蘑菇病毒病、疣孢霉病等都属寄生性病害。
  竞争性病害:这种病害类似于农作物的杂草危害,所以也称这类病原菌为杂菌。其特征是:病菌着生在培养料中和蘑菇争夺养分和空间,从而引起蘑菇品质和产量下降。这种病害常见的有鬼伞、石膏霉等。
  干扰性病害:病原菌除与蘑菇争夺养分和空间外,还分泌对蘑菇有毒的物质,干扰蘑菇正常生长。如绿色木霉等。
  按照病原菌对象蘑菇病害又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等几大类。
  1.4 蘑菇病害的识别与鉴定
  蘑菇病害的鉴定主要依据症状和病原菌特征。常见病害根据症状可初步识别,要确切知道是哪种病害,应依据病原菌特征,包括宏观及微观形态,分类情况等。
  2.蘑菇真菌性病害
  2.1 疣孢霉病(又称褐腐病、湿泡病、白腐病等)
  病原: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 magn.)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 丛梗孢科、疣孢霉属。分生孢子梗呈轮枝分枝,顶端单生分生孢子。无性孢子两种形态,一是薄壁分生孢子,二是双细胞的厚垣孢子。
  症状:蘑菇子实体受到疣孢霉严重感染时,子实体分化受阻,形成畸形菇;受轻度感染时,菌柄肿大成泡状或出现褐色斑点。蘑菇发育阶段不同,症状也不同。子实体未分化时被感染,会形成如马勃状的组织块,其上覆盖一层白色绒毛状菌丝,这种组织块逐渐变褐,并从患病组织中渗出暗褐色汁液。如果在蘑菇菌柄和菌盖分化后感病,菌柄就会变褐色,基部有绒毛状病菌菌丝。在子实体发育末期被感染子实体被感染部位(菌柄或菌盖)会出现角状淡褐色斑点,而看不到病菌菌丝。若病菇组织留在菇床上,会逐渐变褐色,并渗出褐色汁液。
  发生特点:疣孢霉无性孢子只侵染蘑菇子实体,目前尚没有发现它对蘑菇菌丝有寄生、抗生等干扰生长的作用。蘑菇疣孢霉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覆土中的疣孢霉厚垣孢子。疣孢霉是土壤习居菌。各地的土壤中均有疣孢霉存在,目前疣孢霉的寄主范围尚不明确。旧菇房栽培床架及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疣孢霉孢子也可成为初侵染源。疣孢霉厚垣孢子在土中很少萌发,只有当周围有蘑菇菌丝生长时才受刺激而萌发,萌发的菌丝可侵染蘑菇子实体。疣孢霉厚垣孢子的抗逆性很强,在土壤中可存活一年以上,故上一年留在土壤中的疣孢霉厚垣孢子都可能成为下一年的初侵染源。若随意乱丢病菇,致使土壤中疣孢霉孢子数增加,加上覆土消毒不严,往往导致疣孢霉病大发生。
  疣孢霉病的次侵染源(重复感染源)是菇床上的病菇。病菇上的疣孢霉孢子在喷水期间散向四周传播,人、昆虫、螨类、气流等也可传播。高温、高湿环境条件有利于疣孢霉病发生。当菇房温度连续几天高于18℃,空气不流通,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疣孢霉病就会发生。当温度低于10℃时,疣孢霉病则很少发生。蘑菇从开始感染疣孢霉到发病约需10天左右,比正常出菇要早4-5天。
  防治措施:
  (1)覆土是疣孢霉的主要传播媒介,因而消毒覆土是控制疣孢霉病发生的关键。覆土材料宜用距地表15cm以下的土,这样可避免把地表层的病虫害带入菇房。疣孢霉病发生严重的地区,河泥、塘泥等含疣孢霉孢子较多,不宜使用。覆土材料取回后,在烈日下曝晒至干燥状态,使用时用千分之一甲醛水溶液均匀调水,每立方米覆土约需工业甲醛2Kg左右,调至土粒呈湿润状态,然后用薄膜覆盖密闭一天,再摊开晾一天,让甲醛挥发后使用。若用蒸汽消毒覆土,可在65℃下保持1小时。
  (2)菇房处理 菇房位置应远离垃圾场,猪牛棚等病虫较多的场所。若培养料在菇房内进行二次发酵,可结合巴氏消毒法通蒸汽消毒。若不在菇房内进行二次发酵,可用甲醛消毒,按每立方米10ml甲醛,2g高锰酸钾的量熏蒸12小时。或用气雾消毒盒按每立方米2-4克量熏蒸2小时以上。
  (3)蘑菇覆土之后,出菇之前,在菇房及周围环境均匀喷洒苯并咪唑类农药,可有效防止疣孢霉病发生。常用的农药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特克多、腐绝、疣孢净等,使用浓度为500-1000倍。近年全省广泛采用福建省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研制的“高效杀菌剂”,效果良好。
  (4)发病菇床处理 若遇疣孢霉病大面积发生,应立即停止喷水,挖掉菇床上的病菇及疣孢霉菌丝块。菇房用甲醛或气雾消毒盒熏蒸1小时,用量同上,注意不能熏蒸太久。熏蒸后立即通风2-3天,待菇床表面干燥,再均匀喷洒上述苯并咪唑类农药,使用浓度同上。注意一定要喷湿喷匀表层覆土,周围环境也要均匀喷雾,这样再调水之后,仍可正常出菇。若疣孢霉病少量发生,要及时摘除病菇及疣孢霉菌丝块,在发病部位均匀喷洒苯并咪唑类农药。
  (5)加强菇房管理,在高温高湿时注意通风换气,摘除的病菇及时处理掉。
  2.2 轮枝霉病(又称干泡病、褐斑病等)
  病原:真菌轮枝霉(Verticillium fungicola Preuss.),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丛梗孢科、轮枝霉属。分生孢子单细胞,分生孢子梗轮生。
  症状:蘑菇从感病到出现褐色病斑约需14天左右。蘑菇菌盖和菌柄分化之前感病,会形成灰色组织块,和疣孢霉引起的硬皮马勃状团块相似,但颜色不那么白,块体较小,质地较干。后期感病开始先在菌盖上产生许多不规则针头状褐色斑点,以后斑点逐渐扩大,并产生凹陷,凹陷部分呈灰白色,充满轮枝霉菌丝及孢子,若菌柄受感染,会使菌柄加粗变褐,外层组织剥裂。病菇常干裂,长大后菌盖歪斜畸形,菇体腐烂速度较慢,不分泌褐色汁液,无特殊臭味,这是该病区别于疣孢霉病的特征之一。
  发生特点:轮枝霉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覆土及周围环境中的轮枝霉孢子。菇床发病后,通过喷水孢子溅向四周传播。昆虫、螨类、人和工具、气流也可传播。菇房内气温较高(高于20℃),湿度较大时,利于轮枝霉病发生。
  防治措施:(1)做好覆土及菇房消毒工作。(2)及时防治害虫、螨类。(3)发病地方喷500倍多菌灵液或1000倍百菌清液或2.5%甲醛液。省站研制的"高效杀菌剂"防治效果良好。
  2.3 软腐病(又称蛛网病)
  病原:枝状轮指孢霉(Dacylium dendroides),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 丛梗孢科、轮枝孢霉属。分生孢子梗轮枝状分枝,分生孢子多细胞,菌丝棉毛状,白色。
  症状:发病时,菇床出现白色棉毛状(也称蛛网状)菌丝,并迅速蔓延,若不及时控制,可扩展至整个菇床,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可把子实体全部“吞没”,而只看到一团白色的菌丝。后期,白色蛛网状菌丝变水红色。在蘑菇的整个发育时期都会受到这种病菌的侵染,被侵染的子实体并不发生畸形,而逐渐变褐色直至腐烂。
  发生特点:轮枝孢霉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覆土中的轮枝孢霉常是初侵染源轮枝孢霉孢子萌发后,在覆土或菇体表面形成菌落,并在短期内产生孢子,这些孢子借助气流、不合理的喷水、溅起的水滴及菇体渗出汁液传播。在覆土过湿及低温高湿情况下易发此病。这种病在菇房经常是小面积发生,很少大面积流行。
  防治措施:(1)消毒好覆土;(2)局部发生时应减少床面喷水,加强菇房通风,降低土表面和空气湿度。患病部位喷2-5%甲醛液或500 倍甲基托布津液或撒石灰粉。
  2.4 萎蔫病(又称猝倒病、枯萎病)
  病原:有两种,红花尖镰孢霉(Fusarium oxysporum schl.)和菜豆镰孢霉( F.martii App.)。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丛梗孢科、镰孢菌属。孢子有大小两种,小孢子为单细胞,无隔;大孢子则为多细胞,有隔,呈镰刀形。
  症状:这种病菌主要侵染蘑菇菌柄,菌柄感病后髓部萎缩变褐色,使菇体不再长大,最后变成“僵菇”。病原菌可分泌一种毒素,毒死蘑菇菌丝和小菇蕾,因而上一潮菇感病后,下一潮菇不会生长或小菇蕾长不大就死亡。
  发生特点:镰孢霉是土壤中的腐生菌,该病主要是由覆土带菌引起的。
  防治措施:(1)严格消毒覆土;(2)覆土层不宜过厚,加强菇房通风;(3)发病部位喷1:500倍托布津或多菌灵液。
  2.5 褶霉病(又叫菌盖斑点病)
  病原:有两种,头孢霉(Cephalosporium lamellaecola) 和白扁丝霉(异名褶生头孢霉)(Aphanocladium album(Preuss)W.gams)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丛梗孢科、头孢霉属。分生孢子梗不分枝,分生孢子粘结成团。
  症状:主要危害蘑菇菌褶,使菌褶粘合在一起,不能正常分开伞,菇变畸形,菌褶色泽呈斑纹杂色。病菇的另一症状是菌盖上有深褐色斑点,似褐斑病,但不容易腐烂,有时菌盖会发硬。
  发生特点:病菌孢子主要通过覆土或空气传播,菇房湿度高会加快发病。
  防治措施:发病后及时将病菇摘除销毁,并加强菇房通风,降低空气湿度,防止蔓延。发病部位喷1:500倍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液。
  2.6 菇脚粗糙病
  病原:贝勒被孢霉(Mortierella bainieri cost)属接合菌亚门、 藻状菌纲、毛霉目。该菌产生孢囊孢子。
  症状:病菇菌柄表层粗糙、裂开,菌柄和菌盖明显变色,后期变成暗褐色,病菇的菌柄和菌褶上可看到粗糙、灰色的病菌菌丝,它可传播到周围的覆土上。有的病菇发育不良,形态不规则。子实体发育后期感病,菌柄稍微变色,菌盖表面产生圆形褐色斑点,病斑外围有黄色轮纹。
  发生特点:病菌产生的孢囊孢子很容易由风和水传播,也能由覆土带入菇房,病菌潜育期短,侵染次数较多。低温潮湿环境对病害发生有利。
  防治措施:(1)严格消毒覆土;(2)发现病菇及时摘除,发病部位喷 500倍多菌灵液。
                                                                                                    ------转自《广西农业信息网》

双孢菇论坛 发表于 2012-9-24 11:32:47

 3. 蘑菇细菌性病害
  3.1 细菌性斑点病(又叫褐斑病)
  病原:托兰氏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 Paine)。
  症状:该病局限于蘑菇菌盖上,初期在菌盖上出现1-2处小的黄色变色点,而后逐渐变成暗褐色凹陷的斑点。当斑点干后,菌盖开裂,形成不对称子实体,菌柄上偶尔也发生纵向的凹斑,菌褶很少感染。菌肉变色部分一般很浅,很少超过皮下3mm。有时蘑菇采收后才出现病斑,特别是蘑菇置于高温条件下, 水分在菇盖表面凝结时,更易发生此病。
  发生特点:托兰氏假单胞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土壤、空气中都有存活,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几小时就能感染菇体,并产生病斑。菇蝇、线虫和工作人员也可传播。
  防治措施:(1)减少温度波动,防止高温,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 以下;(2)不要使菇面积水,防止土面过湿; (3)发病时, 在菇床及周围环境喷施600倍漂白粉液。
  3.2 蘑菇黄色单胞菌病
  病原:田野黄色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症状:这些病菌可侵染各种大小的子实体,对蘑菇菌丝无伤害。发病初期,菇体表面产生褐色斑块,以后褐色斑块逐渐扩大并深入菌肉,直至整个子实体全部变黑褐色而萎缩死亡,最后腐烂。从子实体开始出现褐色斑块到变黑褐色死亡的时间约3-5天。
  发生特点:此病多发生在秋菇后期,于室温10℃左右时感染蘑菇子实体, 且扩散较快,从发现第一个子实体发病到普遍感染约一月左右的时间,带菌的菇床越冬后,仍可正常出菇。春菇期有的病区仍会出现此症状,有的病区也可能不再出现此症状。此菌由培养料或覆土带入菇房,可随采菇人员接触而传播。
  防治措施:(1)做好培养料发酵及覆土消毒工作;(2)发病后喷用四环素、青霉素或链霉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3 菌褶滴水病
  病原:菊苣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cichorii(Swingle)Stapp.),异名:蘑菇假单胞杆菌(P.agarci Young)。
  症状:在蘑菇开伞前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开伞后才可看到。在被感染的菌褶上有奶油色小液滴,最后大多数菌褶烂掉,变成褶色的粘液。
  发生特点:该菌多由工作人员或昆虫传播,当奶油色的细菌渗出物干燥后,也可由空气传播。
  防治措施:参考细菌性斑点病防治方法。
  3.4 干腐病
  病原:也是一种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
  症状:发病的蘑菇畸形,变褐色,典型特征是菌盖歪斜,菌柄基部稍膨大,但不腐烂,而是逐渐萎缩、干枯、若病菇菌盖断下来,在菌盖着生部位可看到暗褶色的病区,将菌柄纵向剖开,也可发现一条条暗褐色的变色组织。
  发生特点:一般认为病原菌是沿着蘑菇菌丝传播的,故在一床菇中,任何位置的菇都可能发病,与病菌丝相连的菌丝都可能传播。有人报道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一种叫做伏草菌(Corticium)的木腐菌有关。利用木腐菌感染过的材料, 容易受到干腐病原菌的感染。
  防治措施:目前尚无化学防治方法,可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病区与健康区蘑菇菌丝的连接。
  3.5 细菌性菌洼病(又称斑点病,菌斑等)
  此病在英国、荷兰、日本等国都有发现,国内未见报道。
  病原:是一种杆状细菌(Bacterum sp.),分类上属于无孢菌群。
  症状:感病初期,菌盖上出现淡黄色的斑点,并逐渐变深褐色。这些病斑可由表向里延伸,但变色区域很少超过3mm,若空气潮湿,在病斑上会出现粘液。 这些病斑往往只出现在菌盖上,很少在菌柄上发现,是该病区别于其它斑点病的特征之一。
  发生特点:该病菌能长久地存活于昆虫的消化道或幼虫体内,因此昆虫是它的主要传播媒介。土壤和堆料很难成为病原菌在休眠期中的潜伏场所和初侵染源。该病菌主要是通过伤口侵入寄生的,昆虫咬食菇体后留下的伤口就是病菌侵入的好部位。病菇上溢出的脓液能吸引昆虫(主要是蝇类)前往取食,其口器就帮助传播和接种病原菌。其次是不合理的喷水传播。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原细菌繁殖很快,菇房湿度过高,通气不良时发病特别严重。
  防治措施:(1)注意灭虫。菇蝇的成虫、幼虫都可能成为带菌体和初侵染源。因此,在蘑菇播种后发现有菇蝇等害虫,要立即防治。(2)蘑菇生产季节,菇房应避免高温高湿,温度高于20℃,空气湿度大于90%,细菌病害就容易发生。(3)加强水分管理,喷完水后立即通风,降低菇房湿度。(4)发病初期,用含氯的水喷雾,例如漂白粉或漂粉精溶液、氯水等。发病重的菇房,最好连喷几次,使用浓度先低后高,开始时,使用有效氯含量在1%左右,以后提高到1.5%, 或用 100-200ppm的链霉素液喷发病菇床。
  4.蘑菇病毒性病害
  蘑菇病毒又称法国蘑菇病,蘑菇法兰西病、菇脚渗水病、顶枯病、X病、褐色蘑菇病等,蘑菇病毒病国外研究报道的较多。
  病原:蘑菇病毒,迄今报道的种类较多,类型复杂,归纳起来大致如下表示:
  症状:蘑菇病毒病的主要症状是产量下降,子实体畸形。英国学者 Schisler(1967)对蘑菇病毒病的症状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1)子实体细长, 早现菇 ,菌盖和菌柄不均衡,鼓状茎。有时因发育受阻,菇形矮化;或菇厚、柄短、菇盖小,薄而平展,菌柄细长,有时无菌幕。(2)菌丝退化,细胞较短而膨胀,浅黄色,染病子实体自灰色转为褐色,菌柄内部变褐,采收后的病菇迅速变褐。菌盖上呈现规则褐斑,菌柄上呈褐色纵条斑,染病菌丝覆土后生长衰弱,或从覆土表面消失。(3)菌褶变脆,或呈革质,湿软腐,数日内完全腐败;菌盖和菌柄上往往有水湿状粘液。(4)染病菌丝生长缓慢,菌丝体褐色柔润,无粗壮的菌丝束,或菇蕾上无菌索。受侵染后的菌丝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菌丝稀疏,紧贴,菌丝表现颗粒状,菌落边缘不整齐,有不同程度的凹槽。(5)健菇孢子平均大小为4-6um ,病菇孢子平均大小为2um。细胞壁薄,萌发速度比健全孢子快。
  发生特点:蘑菇病毒营专性寄生,仅在活体内生存。它主要通过蘑菇菌丝和孢子传播,也可通过昆虫口器传播。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毒能力强的品种;(2)严格选用无病毒区的健壮蘑菇制种,以保证菌种不带病毒。(3)老菇房的床架材料要彻底消毒,杀死材料内蘑菇菌丝和孢子,以杜绝病毒通过床架材料传播。已发现病毒的菇房,蘑菇必须在开伞之前采完,防止病毒通过蘑菇孢子扩散。新旧菇房应保持适当距离。(4)通过巴氏消毒法灭菌制备培养料,清除蘑菇碎屑。(5)用低剂量溴甲烷熏蒸剂 (少于600TP)或用甲醛消毒用具,也可蒸煮用具,或70℃下处理1小时。

双孢菇论坛 发表于 2012-9-24 11:34:38

  蘑菇病毒种类
  5.蘑菇竞争性杂菌
  5.1 胡桃肉状菌(又叫"小牛脑",假块菌等)
菌名:小孢德氏菌(Diehliumyces microsporus(Diehl et Lambert) Gikeysyn.)。中名谷名胡桃肉状杂菌。属子囊菌亚门、散囊菌目、裸囊菌科、假块菌属。菌落初为白色,以后转为黄白色,有时形成浓密的菌丝束。子囊果外形不规则如胡桃肉(即核桃肉)或小牛的脑髓,子囊果幼时为奶白色小圆点,与针头相似,逐渐长成不规则块菌,成熟时转为暗红色,子囊孢子圆形光滑。
  症状:胡桃肉状菌多发生在秋菇覆土前后和春菇后期,在料内、料面、土层中都会发生。初发时,出现短而浓密的白色菌丝体,一方面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另一方面形成类似胡桃肉状的子囊果,子囊果大小不等,从1mm到4cm左右,奶油色或乳白色,成熟后变暗红色,释放孢子后慢慢枯萎。发生胡桃肉状菌的菇房,培养料变成黑色并带一些粘团,同时散发出强烈的漂白粉气味。若胡桃肉状菌大量发生,菌丝会逐渐被“吃掉”,不能形成子实体,严重者甚至绝收。
  发生特点:土壤是主要传播源,没有充分发酵的培养料及带有胡桃肉状菌的菌种也可传播。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可随风飞散,或经人和工具到处传播。子囊孢子可潜伏在菇房、床架和周围场地等环境中休眠。遇到适宜的条件便重新萌发进行危害,这也是造成胡桃肉状菌年年发生的一个原因。菇房长期通风不良,又长时间处于较高温度(20℃以上),培养料偏湿偏酸情况下,就更易引起胡桃肉状菌发生。
  防治措施:(1)严格检查菌种,发现菌种中有过于浓而短的菌丝,有一粒粒胡桃肉状的东西,且有漂白粉气味的,坚决不用并及时销毁以防扩散。(2)防止培养料过厚、过熟、过湿,并适当推迟播种期,使覆土层调水期间菇房温度在17℃以下。(3)覆土要严格消毒。覆土层调水阶段应注意加强菇房通风,防止菇房内形成闷热、湿的条件。(4)菇床上一旦发生胡桃肉状杂菌,床面应立即停止喷水,待土面干燥后,将胡桃肉状菌连同覆土层一齐取出菇房销毁,覆上新消毒过的土粒,当室温降至16℃以下后,再按常规进行管理,仍可正常出菇。为防止病害蔓延,也可在患病部位及周围喷2%甲醛液或1%漂白粉液或500倍多菌灵液。 (5)连年发生胡桃肉状菌严重的地区,应坚持用800倍多菌灵溶液进行环境消毒, 堆料过程中用800倍多菌灵拌料。
  5.2 白色石膏霉(又叫白皮病、臭霉菌等)
  菌名:粪生帚霉(Scupulariopsis fimicola(Cost et Matr.)Vuill) 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丛梗孢科。菌落初为白色,成熟后变水红色(或粉红色),手感如面粉状粉粒,分生孢子卵形至球形,基部平切,无色;分生孢子梗上有环痕。
  症状:这种霉菌常发生在培养料及覆土层表面,初为斑块状浓密的白色菌丝,像撒上石膏粉一样,成熟后变粉红色。有石膏霉生长的地方,蘑菇菌丝生长受到抑制。当杂菌干枯减少后,蘑菇菌丝仍可生长,但活力已大减。
  发生特点:这种霉菌可大量产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常常反复感染。培养料发酵不良,湿度过大,偏碱性(pH8.2以上),发生严重。
  防治措施:(1)堆制好培养料,提高堆温,增加过磷酸钙和石膏的用量,降低培养料pH值,防止过碱。(2)局部发生后喷1:7醋酸溶液或食醋溶液。 (3)发生严重时,把子实体采收后,在床面喷代森锌500倍液或多菌灵1000倍液, 每100平方米用稀释液20斤左右。或用省站研制的"高效杀菌剂"效果良好。
  5.3 褐色石膏霉(又称褐皮病)
  菌名:黄丝葚霉(Papulariopsis fimicla)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丛梗孢科。菌落初为白色,后渐变褐色,粉末状。产生菌核,菌核球形或不规则。
  症状:在菇床上,覆土前后都可发生。覆土前培养料上出现白色病斑,直径约20-30cm,以后菌落逐渐扩大,中央部分变黄色,再进一步变成褐色皮状物, 但边缘一圈仍是白色。覆土后,在土面上出现白色病斑,并逐渐变成黄色小沙粒状,这就是菌核。这些菌核可向料内蔓延,使料内形成更多的菌核,长有褐色石膏霉的部位,蘑菇菌丝不能生长。
  发生特点:培养料发酵不彻底,或湿度过大,堆肥中有过高的氨气,都容易发生褐色石膏霉。小菌核随气流传播,可在堆制不良的培养料中存活,旧菇房周围环境中也会有小菌核存在。
  防治措施:参照白色石膏霉。
  5.4 棉絮状杂菌
菌名:蘑菇粉孢(Oidium agaricus),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丛梗孢科、粉孢属。
  症状:棉絮状杂菌大多发生在菇床上,初期棉絮状杂菌菌丝从培养料内经土缝向土面生长,并很快长出土面,菌丝白色,短而细,一蓬蓬,象烂棉花。经过一段时间后,白色菌丝会变粉状,最后变为桔红色,这是它产生的孢子。从白色菌丝出现到桔红色孢子的产生,大约需要七至十天。长有棉絮状杂菌的床面,蘑菇菌丝生长衰弱,菇小菇稀,严重的不出菇,明显影响蘑菇产量和质量。
  发生特点:棉絮状杂菌多发生在覆土之后,在10-25℃下均可发生, 其菌丝生长较蘑菇菌丝更为好气,大量菌丝往往在土层表面迅速蔓延。棉絮状杂菌随蘑菇菌丝生长强弱而变化,当蘑菇菌丝本身较健壮,棉絮状杂菌不出现;当蘑菇菌丝生长较弱,条件又适合棉絮状杂菌生长时,棉絮状杂菌就会大量发生。棉絮状杂菌主要来源于培养料的粪块,节孢子由粪块带入菇床,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萌发成棉絮状菌丝。
  防治措施:棉絮状杂菌发生后,喷用500倍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液,每平方米用0.7Kg,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连年发生棉絮状杂菌较重的菇房,用800倍多菌灵拌料,亦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5.5 鬼伞类
菌名:菇床上发生的鬼伞有墨汁鬼伞(Coprinus atramentarius(Bull.ex Fr. )Fr),毛头鬼伞(C.comatus(Mull.ex fr)Gray),粪污鬼伞(C.fimetarius),长根鬼伞(C.mairorhizus),粪鬼伞(C.sterguilimus Fr.)等。
  均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伞菌科、鬼伞属。
  症状:鬼伞多发生在蘑菇覆土之前,覆土之后则很少。鬼伞子实体出现在料堆周围或床面上,发生很快,从子实体形成到溶解成黑色粘液团,只需24-48 小时。鬼伞与蘑菇争夺培养料,从而影响蘑菇产量。
  发生特点:堆肥在室外发酵时若长过鬼伞又不及时处理,便会导致在床面发生。鬼伞子实体在溶解之前,可产生大量孢子,并四处传播。堆温较低,料堆过湿,氨气较多的培养料,最适于鬼伞生长。
  防治措施:(1)堆制好培养料,提高堆温,降低氨气含量,防止培养料过湿,以便抑制鬼伞生长。若堆料周围长有鬼伞,应注意将产生鬼伞的料翻入中间料温高的部位,以便杀死鬼伞孢子。料进房后进行发酵处理,进一步将残存的鬼伞孢子杀死,但室温应逐渐上升,使料内氨气得以充分散发。(2)菇床上发生鬼伞之后,适当降低室内湿度,提早覆土,可抑制鬼伞子实体生长。(3)床面发生的鬼伞,应及时摘除销毁,以免成熟后孢子四处传播。
  5.6 黄霉菌
  菌名:黄毁丝霉(Myceliophthora Lutea Cost),又名黄蚀丝霉。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丛梗孢科。菌丝初呈白色,后变黄色至淡褐色,绒毛状。分生孢子梗无隔,分生孢子不串生,厚垣孢子单个顶生,球形,直径13-15cm,表面有瘤状突起,厚垣孢子较多。
  症状:菇房发生黄霉后,常在培养料中出现黄色粉末状菌斑,并散发出浓烈的霉味。黄霉菌能分泌溶解蘑菇菌丝的酶类,侵入菌丝,料内黄色颗粒状物质就是由该菌菌丝体与被溶解的蘑菇菌丝体组成的,有黄霉出现的地方,蘑菇菌丝萎缩,出菇困难或出现很少的“僵菇”。
  发生特点:该杂菌孢子主要通过培养料带入菇房,培养料腐熟过度,料过厚、过湿,喷水过多,菇房通风不良,空气相对湿度过高等情况下容易发生。黄霉菌孢子抗性很强,一般的发酵和消毒不能完全杀死,是一种很难根除的杂菌。
  防治措施:(1)堆料时,每吨原料加入9公斤CuSO4,或少量0.5%甲醛溶液可控制该菌发生。(2)防止培养料过熟、过厚、过湿。注意菇房通风换气,轻喷水,勤喷水。(3)发现黄霉后,在培养料反面打洞,加强通风,减少喷水,以减轻其危害。(4)局部发生黄霉时,直接撒漂白粉或漂粉精干粉于菌落上。
  5.7 橄榄绿霉菌
  菌名:橄榄绿毛壳( Chaetomium olivaceum Cook et Ell) 及球毛壳 ( C.globosum Kunze)属子囊菌亚门、毛壳目、毛壳科、毛壳属。
  症状:料面上杂菌菌丝初为白色,后逐渐变成灰色,菌丝生长不久,即形成针头状大小的子囊壳,呈绿色或褐色。这种杂菌在培养料内直接抑制蘑菇菌丝生长,使蘑菇减产。
  发生特点:该菌多由培养料带入菇房,一般在播种后两周内出现。在后发酵期间,若料温过高(62℃以上),时间较长,有利于这种霉菌生长,培养料中含氨量高,氧气不足,甚至处于厌氧状态,更适于该菌生长。
  防治措施:进房前培养料中的氨气需充分散失。后发酵期间控制好料温,不要超过62℃,菇房内注意通风换气。
  5.8 绿霉
  菌名: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 ex Fr),康氏木霉(T.KoningiiOud),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丛梗孢科。
  症状:该菌在老的菌种块,死菇或木架上形成绿色菌落,若不及时处理,可扩大蔓延。感染绿霉的区域,蘑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不良。
  发生特点:绿霉孢子可通过未腐熟的培养料带入菇房,也可通过气流传播。孢子容易在酸性,没有萌发的菌种块、死菇及潮湿的材料上形成菌落。
  防治措施:(1)及时拣掉没有萌发的菌种块和死菇。(2)一旦发生绿霉,及时将绿霉及周围一层培养料拣掉,喷洒500倍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液, 或撒一层石灰粉。
  5.9 鱼籽菌
  菌名:Aphanascus composticus sp.nov,属子囊菌亚门、曲霉目、甲团囊菌科、小粒霉属。子囊果圆形,直径500-600um,初为白色继而变黄褐, 破裂放出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圆形,有细刺,直径18-20um。
  症状:培养料进床后,在料内出现一些鱼籽状的小颗粒,呈乳白色或黄白色,表面光滑,较硬,一粒粒地分散在培养料中,不成块状。一旦感染这种杂菌,往往蔓延至整个床面。发生鱼籽菌的菇床,蘑菇菌丝生长较差。如果该菌在蘑菇播种之前发生,则播下的菌种很难定植;如果在蘑菇菌丝开始生长后发生,则抑制菌丝生长,使菌丝生长极差,最后不出菇或少出菇。
  发生特点:鱼籽菌为粪草料内常见杂菌,在培养料发酵不良、湿度过大、酸性较高时较易产生。
  防治措施:(1)做好培养料发酵工作,使其发酵彻底。(2)培养料含水量不能过高。(3)改善菇房通风条件。在通气较差的情况下,CO2浓度过高, 会使培养料变酸、变黑,促进鱼籽菌生长。
  5.10 直立鹿角菌
  菌名:直立鹿角菌(Xylaria vaporaria)属子囊菌亚门、球壳目、炭棒科。
  症状:直立鹿角菌在蘑菇培养料及覆土面上均可生长,它的菌丝白色,可穿透培养料及覆土,而后形成休眠体──菌核。菌核个小,直立、黑色肉质根状,最长的可达10厘米左右,有一股不愉快的气味,它还可形成水红色分枝。
  发生特点:该菌一般由培养料带入菇房,条件适宜时生长蔓延。
  防治措施:发现直立鹿角菌生长,立即挖去鹿角菌菌丝及菌核,重新补上消毒过的覆土,并在感染部位撒上石灰。
  5.11 唇红霉(又称红色白地霉)
  菌名:唇红霉(Geotrichum sporendonema sp.)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丛梗孢科。
  症状:该菌多出现在覆土表面,初呈白色绒毛状菌丝,以后渐变淡水红色,短时间内可蔓延至整个菇床,染上这种杂菌后,会造成蘑菇严重减产。
  发生特点:该菌为新发现的病害,在美、英等国发生较普遍,病菌由培养料带入菇房,高温、高湿、通风不良以及覆土中石灰的含量过高,都有利于此菌发生。
  防治措施:(1)加强菇房通风,防止空气过于潮湿。(2)在发病菇床上喷含氯量为1.5%的漂白粉液或500-800倍的代森辛或代森辛锰稀释液。
  附:蘑菇培养料指示性霉菌
  蘑菇从培养料制备到出菇期间都可能出现杂菌。由于杂菌出现的种类与培养料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可用杂菌作指示菌,来判别培养料质量的好坏。下面是培养料堆制完后可能出现的杂菌以及它们指示的各种条件。
  附表:指示性霉菌发生条件
  潮湿的培养料 褐色石膏霉,胡桃肉状,蘑菇菌丝稀疏,且成线状
  空气不流通的潮湿覆土 褐色石膏霉,蘑菇菌丝呈丝状
  干的培养料 培养料表面产生黄霉菌(特别是用火盆加热进行后发酵的菇房)
  培养料中氨气含量高 白色石膏霉,粪污鬼伞,橄榄绿霉,黄霉菌
  培养料温度低 腐质霉,黄霉菌
  培养料温度正常 腐质霉可在比正常堆温低的培养料中生长;白化现象(放线菌大量繁殖),表明培养料太干
  培养料发酵未透 粪污鬼伞,绿霉,白色石膏霉
  培养料发酵过熟 褐色石膏霉

双孢菇论坛 发表于 2012-9-24 11:35:25

 6.蘑菇生理性病害
  6.1 菌丝徒长
  在外界条件有利于蘑菇菌丝营养生长,而不利于生殖生长时,菌丝体生长旺盛,有的甚至冒出土层,密集成块,但迟迟不产生子实体,生产上称为“菌被”或“菌皮”。
  防治措施:(1)合理管理,当覆土表层发现有“菌皮”时,最好是重新补一层土。喷水要适时,一般应在早、晚天气凉爽时喷水,以防过湿,并适当加大菇房通风量。(2)当小菇蕾未形成,而菌丝一直徒长时,可用钉耙在表面来回轻轻地耙,破坏徒长菌丝,或喷重水,促使菌丝及时形成子实体。(3)选择种性良好,不易发生徒长的蘑菇菌株作种。
  6.2 死菇
  菇房中经常发生小菇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有时成批死亡。造成死菇的原因:(1)秋末温度过高,当小菇蕾形成后,菇房温度超过23℃,或春季产菇期间气温回升快,连续几天温度超过23℃,在超过子实体生长温度后,小菇蕾非但不能积累养分继续生长,反而将其中的养分向菌丝输送,造成死亡。(2)菇房通气不良,氧气不足,CO2过多,加上室温高, 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能很快散发,大量幼小子实体就会被闷死。(3)若覆土后出菇前菌丝生长过快,出菇部位过高,在土表形成过密的子实体,由于营养供应不上,也会产生部分小菇死亡的现象。(4)在第一、二批菇出菇较密,采菇时操作不慎,往往会损伤周围的小菇,导致其死亡。(5)施用过量的农药也是导致大量死菇的原因之一。
  防治措施:(1)根据当地气温变化特点,科学地安排播种季节,防止高温时出菇。(2)春菇后期加强菇房保温措施,防止高温袭击。(3)土层调水阶段,防止菌丝长出土面,压低出菇部位,以免出菇过密。(4)防治病虫杂菌时,避免用药过量造成药害。
  6.3 地雷菇
  出菇初期,由于子实体着生部位低(在料内/料表或覆土下部),往往破土而出,菇根长,菇形不圆整,栽培者称这种子实体为"地雷菇"或“顶泥菇”,这种菇质量差,出菇稀,并且在出土过程中常常损伤周围的幼小菇蕾,影响正常菇产量和质量。产生地雷菇的原因是培养料过湿,料内混有泥土,且调水后菇房通风过多,温度偏低,土表面较干燥,因而不利菌丝生长,造成过早结菇,且结菇部位低。
  防治措施:(1)培养料不能过湿、不能混进泥土,避免料温和土温差别太大。(2)合理调控水分,适当降低通风量,保持一定的空气相对湿度,以避免表层覆土太干燥,促使菌丝向土面生长。
  6.4 硬开伞
  硬开伞一般出现在秋末冬初,其表现是子实体尚未成熟,菌盖与菌柄就分离裂开,暴露出浅粉红色的菌褶。硬开伞的主要原因是气温急骤下降或昼夜温差过大(10℃以上),造成料温和气温的较大温差,菌柄和菌盖生长不平衡而造成的。
  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强秋菇后期保温措施,减少菇房温度的变幅,并增加空气湿度,促进菇体均衡生长。
  6.5 畸形菇
  在出菇期间,子实体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易产生各种畸形菇。(1)在土粒过大,土质过硬的情况下,从土层中长出的第一批子实体,菌盖往往高低不平,形状不圆整,这主要是机械性损害所致。(2)出菇期间菇房通风过少,室内CO2浓度超过0.3%以上,则会出现长柄小盖的畸形菇。(3)若冬季采用火炉加温CO过量,子实体便会产生瘤状突起。
  防治措施:为防止畸形菇发生,土粒不要太大,土质不要过硬,出菇期间要注意菇房通风,冬季加温火炉应放置在菇房外,利用火道送暖。
  6.6 空柄白心
  蘑菇旺产期,菇房空气湿度过低,土面喷水少,土层过干,生长的子实体得不到充量的水分。若这时重喷水,就会导致菌柄内外层细胞分裂不均衡,产生白色疏松的髓部,甚至中空,严重影响质量。
  防治措施:旺产期应加强水分管理,提高空气相对温度,土面应及时喷水,不使土层过干。喷水时应轻而细,避免重喷。
  6.7 水锈斑
  蘑菇子实体出土后,若床面喷水后不及时通风,空气湿度大,菇体表面水分散发慢,菇盖上积聚水滴的部位便会出现铁锈色斑点。
  防治措施:喷水后,菇房应适当通风,以蒸发掉菇体表面的水分。
  6.8 红根
  出菇期高温阶段喷水过多,土层含水量过大,追施葡萄糖过多,菇房通风不良,便会出现红根,甚至绿根现象。出菇后期气温低,水分过多时也会产生红根。
  防治措施:出菇期间土层不能过湿,加强菇房通风。
  6.9 玫冠病
  玫冠病是一种畸形菇。这种菇失去了它的正常形状,菌盖边缘向上翻翘,菌褶密集地暴露在菌盖上面,有时菌盖边缘上翘后垂直而拥挤地竖立在菌盖上面,露出水红色直立的菌褶,形状象玫瑰色的鸡冠,故名“玫冠病”。这种畸形菇主要是由某些化学物质污染引起的。如汽油、柴油、酚类化合物、沥青、农药等,蒸汽也会刺激子实体出现这种畸形生长。
  防治措施:发现玫冠病后要仔细查找培养料,什么部位有特殊气味存在,就可能有某种有毒物质,要立即小心地清除这部分料,在清除掉这类污染源后,蘑菇又会恢复正常生长。
  6.10 鳄鱼皮
  甲醛强烈蒸汽,强烈干燥气流或病虫害防治药物过量使用,都会刺激生长中的蘑菇外皮层,使其撕裂。当蘑菇继续发育,就使皮层暴裂,形成所谓“鳄鱼皮”状。

wylren 发表于 2012-9-24 16:04:49

很实用的知识,不过好长哦,有空慢慢研究,现在先收藏起来

wylren 发表于 2012-9-24 16:04:56

很实用的知识,不过好长哦,有空慢慢研究,现在先收藏起来

zgsjhzdi 发表于 2012-10-15 07:57:03

好贴,楼主检查过没有,别有纰漏就行

双孢菇论坛 发表于 2012-10-20 14:48:26

转帖只是供参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蘑菇病虫害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