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故事会 发表于 2012-7-22 17:52:01

工厂化与野生化

老梁故事会中册滴水成河集腋成裘(四) 工厂化.野生化-工厂化精益求精野生化返璞归真

下篇工厂化与野生化前言   食用菌野生化生产起步、发展、成熟的故事,我们将在林海菇园内详细阐述,这里以讲故事的形式,按照年月日时间地点发生的先后,记叙讲述有关工厂化、野生化的实践和感悟,理念与理论产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以加深对于工厂化、野生化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认识。 1993.3.1、20年前工厂化纸上谈兵几十年风雨后势在必行    现在,只要在互联网上输入北方香菇栽培,就可以观看到1993年拍摄发行的北方香菇栽培电影。 在电影的最后,有几个镜头和几句解说词,说工厂化生产也开始了。 这几个镜头就是在北京东北旺制药厂拍摄的。从这里也引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那是1993年初,东北旺制药厂的技术人员宋广才找到我,要发展北方香菇生产。 制药厂有闲置、宏大的生产车间,有大大小小的发酵罐、有蒸汽锅炉等设备,但处于停产状态。当时定的方案就是制药厂集中生产菌袋,组织周围农户出菇。宋广才是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年轻有为,就想利用制药厂的设备进行机械化、工厂化生产菌袋。在宋先生一再要求与坚持下,我们确定了一个意向性的方案,在100吨的大发酵罐内高压灭菌原料, 在250升的小发酵罐内液体发酵生产菌种。大发酵罐内灭菌后的原料冷却后,即搅拌装袋,同时通过管道将液体菌种输入接种。当时我与宋广才一再强调,这个方案仅是纸上谈兵,原理上可行,但要真正实施,必须从小到大,一步一步地实验,积累经验。 但宋先生恰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说干就干,马上实施。到1993年7月份,拍电影时,发酵罐的改装也没有最后完工,但好赖我们拍了几个具体操作的镜头,这个项目就不了了之了。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当年宋广才先生充满活力、执着创新的精神我是记忆犹新。宋先生是北京大学学生物的,知道生物学原理,但他没有搞过食用菌,不知道这食用菌培养的水有多深,认为原理上可行,就大张旗鼓地生产实施,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食用菌产业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历程,菌袋的工厂化生产、出菇的工厂化管理,已经毫无悬念,工艺设备已经逐步成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但就液体菌种的应用而言,还应有所保留,微生物发酵培养,本也不是什么新技术了,但殊不知,食用菌是大型生物,生长慢、周期长,杂菌污染的几率要比一般的细菌、酵母菌培养高得多、风险大的多,在生产实践中应慎重!再慎重!绝不可轻言!!。

http://bbs.emushroom.net/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老梁故事会的微博

六幺 发表于 2012-7-22 20:05:25

当初就是奔液体来着 ,看来的的确确要慎重了

老梁故事会 发表于 2012-7-23 08:03:45

六幺 发表于 2012-7-22 20: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初就是奔液体来着 ,看来的的确确要慎重了

明智之举!

不大不小菇 发表于 2012-7-23 08:24:40

液体也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最终栽培是固体,这个转换在原有设备基础上缺乏实施依据,北大,也不咋地,我在深圳期间,觉得北大的优势就是名气,至于人才,是读书人才,不是做事人才,北大出来的能做事的人才都被洋人收罗走了。北大方正为什么干不过联想?甚至干不过清华同方?

老梁故事会 发表于 2012-7-23 08:36:28

不大不小菇 发表于 2012-7-23 08: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液体也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最终栽培是固体,这个转换在原有设备基础上缺乏实施依据,北大,也不咋地,我 ...


液体也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最终栽培是固体。

这句话意蕴深长!

gaolegao 发表于 2012-7-23 10:49:54

期待下文!

朱飞帆 发表于 2012-7-23 10:58:12

还有续集吗

老梁故事会 发表于 2012-7-23 11:15:31

gaolegao 发表于 2012-7-23 10: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期待下文!

谢谢鼓励!

老梁故事会 发表于 2012-7-23 11:16:55

朱飞帆 发表于 2012-7-23 10: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有续集吗

20年的故事,刚刚开了头!

蘑菇皮哥哥 发表于 2012-7-23 12:43:58

继续关注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工厂化与野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