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故事会 发表于 2011-8-24 20:31:25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刀郎</i>在2011-8-23 10:10:34的发言:</b><br/>
<p>小试验已经做下去了,感觉用于液体还没有老方法方便。适用的才是更好的,从理论上分析也不是太好,第一用于液体没有用于固体那种好处(接种点内移,菌种控制洞口,造成种和料面接触处缺氧,此处的杂菌孢子很难萌发。),封口没有过滤材料,用于液体时易倒吸感染杂菌。第二上半部份液体种接不上,菌丝只能最后向上倒过来长,生长速度快不了。第三接种时洞口上的灰尘颗粒有可能被冲进洞里。也可能是因为缺氧的原故影响菌丝后期正常生长和对原料的后熟分解,对产量造成了影响,培菌后期提前打增氧孔能否好点。</p></div>
<p><font color="#0000ff" size="5">刀郎老弟经验丰富啊!</font></p>

老梁故事会 发表于 2011-8-24 20:22:02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sunzhaosen</i>在2011-8-24 18:46:47的发言:</b><br/>
<p><font color="#0000ff" size="5">我近几年考察过黑龙江的牡丹江地区,伊春地区,尚志,吉林的延吉等地区,一般都使用这俩技术,大约数十亿袋,占99%以上,有另样 栽培的也仅限于实验性质,一点点的往外延伸这个技术,许多黑木耳菌种,平菇菌种,滑菇栽培都用这个技术,都很成功的,现在金针菇栽培也应用插棒技术,成功率一般较棉塞套坏都高,而且省去了骚菌环节,只需把袋膜贴料面环割掉即可。</font></p></div>
<p><font color="#ff0000" size="5">这位网友办了件大好事,引出了十分有价值、有意义的讨论,系统地总结了木耳新技术。 而且这位网友前面的几次跟帖发言都是真知灼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食用菌生产中的任何一项新技术都是菇农在实践中提出、在生产中发展成熟的。 </font></p>

lsy6560483 发表于 2011-8-24 00:50:46

我的一位敦化的朋友利用这一方法生产的黑木耳已经达到了平均袋产550g的干木耳的产量。干料每袋500g左右。

lsy6560483 发表于 2011-8-24 01:11:09

一种方法会有很多人去完善,当我第一次看到有人使用了空心塑料棒时,我和徒弟及朋友在一起感叹了半天。

lsy6560483 发表于 2011-8-24 03:34:39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sy6560483</i>在2011-8-24 0:50:46的发言:</b><br/>我的一位敦化的朋友利用这一方法生产的黑木耳已经达到了平均袋产<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0000">550g</font>的干木耳的产量。干料每袋500g左右。 </div>
<p>呵呵,每袋550g干木耳错了,应是55g,向大家说声不好意思,单位换算时马虎了。</p>

sunzhaosen 发表于 2011-8-24 05:38:30

赞,顶,人民群众的力量就是大

李永国 发表于 2011-8-24 08:55:32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sy6560483</i>在2011-8-24 0:40:21的发言:</b><br/>
<p>李大哥,如果弄不好的话,哪种技术方法都会出现大的问题!</p></div>
<p><font color="#0000ff" size="6">正确,</font></p>

李永国 发表于 2011-8-24 08:58:13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sunzhaosen</i>在2011-8-24 5:38:30的发言:</b><br/>赞,顶,人民群众的力量就是大 </div>
<p><font color="#0000ff" size="6">人民群众力量就是大,与哪位个人没有关系,空喊口号时代已经过时了.......</font></p>

sunzhaosen 发表于 2011-8-23 21:01:09

你考虑的很透彻,接菌棒接菌的一般都是固体菌,用菌种封口,杂菌落到菌种的地方一般也没危害,只要菌种填满,杂菌便没有生长空间,填满菌种后一般3天后都萌发吃料,杂菌落到上面也不长,况且一般有海绵塞或棉塞过滤除尘,成功率都很高,最大的优点是没有全军覆没的,最低也在40﹪以上,所以采用这个方法的几乎东北全是,条件好的更好,不好的一般都保本,所以这个技术暂时完全取代了棉塞套环或无棉盖体套环,你懂得理论推导出方法后先小试,中试,大试。这样损失会最小,而且最科学,但会花费很多时间。

lsy6560483 发表于 2011-8-24 00:38:40

楼主,不好意思,有点喧宾夺主了,但既然楼主提出了这一方法,我认为应该把这种方法的一些情况介绍给大家。现在这种方法也衍生出几种相似的生产方式,各种生产方式一时难以说清楚,大家在实践中慢慢悟吧!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推动黑木耳健康发展的两个关键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