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故事会 发表于 2011-7-18 18:34:12

1.1、幼年点滴记忆 老年愈发清晰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ff" size="5">第一部分:</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ff" size="5"><br/>1.1、幼年点滴记忆 老年愈发清晰</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ff" size="5">&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49年9月15日(农历闰7月23日)的一个早晨,&nbsp;老梁出生在崞县(现原平县)下南白外祖母家。据母亲讲,我出生的时侯,吃饭早的已经吃完饭开始上地了,而吃饭晚的刚吃完饭。那个年代,老百姓也只能这样来记载时间了。</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ff" size="5">&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出身贫困农家,家住定襄县宏道镇北社西村。1947年父母亲结婚后,就是窜房檐住,窜房檐住就是自家没有房子,而在东邻西舍找房住。父亲起初在邻居八婶婶家住,48年到胡银先家住,49年又在老丑家住, 51年又到西街梁补银家住。1948年我哥也是在外祖母家出生,母亲奶水不够,贫困不能养育,就由我外祖母养育,由此,我外祖母的第五个孩子,也就是我们的四舅只好送人。</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ff" size="5">&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二年我又出生,只能由母亲养育,到处贴奶,就是找临时奶妈,我吃过邻居刘海奶奶的奶水,吃过本村俊山婶婶的奶水。据母亲讲述,吃俊山家的奶水时间较长,这位临时奶妈对我非常喜欢,曾想转正成正式奶妈,但那位临时奶爹对我既没有兴趣,也没有耐心,嫌弃我在炕上撕窗户纸,还将圪针摆在窗台上。为了让我多吃奶,母亲往往帮奶妈家做针线活到半夜,等我最后吃饱后才回家。到第二年我周岁后,就以吃西葫芦、南瓜、小米粥为主,老梁就是吃南瓜小米粥长大的,怪不得直到现在,南瓜小米粥我每次都得喝他几大碗。</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ff" size="5">&nbsp;&nbsp;&nbsp;&nbsp;&nbsp;0岁浑然出世,5岁有点印象。到我有点记忆时,父母亲已经窜房檐搬到了西街梁补银家了,那是进出两个四合院,原是地主家的大宅院,砖包院墙、方砖铺院。土改时,分给了7户贫农,只给地主老太婆留下了外院的东屋,东屋靠院门,好像是看门房下人们住的。老太婆长方大脸,中等偏高个头,举止行为与典型的农村老人有所不同,故印象较深。父母亲是找房住的,不是分下的,住在内院的东屋。地主家的房盖得前檐很深,冬天屋内见不到太阳,非常寒冷。</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ff" size="5">&nbsp;&nbsp;&nbsp;&nbsp;&nbsp;在这个屋内我就有点滴而清晰的印象和记忆了。最早的记忆是父母亲的辛苦劳作,那是冬天(应该是1953或者1954年冬天,我4-5岁时)的后半夜。父亲要去五台尧头驮炭,母亲起床为父亲在火炉上煮了荞面,还有肉臊子,因为,天寒地冻,苦又重,是需要吃得好点。父亲还在吃,外面就有同伴在喔儿、喔儿叫了,据说这后半夜不能叫名字的,也不能答应的,说是怕鬼接音,因此,父亲也站到门外喔儿了几声,算是应答。&nbsp;&nbsp;&nbsp;&nbsp;&nbsp;</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ff" size="5">&nbsp;&nbsp;&nbsp;&nbsp; 又一次,应该也是在1953-1954年,我4-5岁时母亲买两毛钱的咸肉,二一添作五,我们兄弟俩每人一块,那时候,没肉吃啊,兄弟俩都只是拿在手里闻闻,舍不得吃。后来,我哥提议,咱们把肉合了吧,就是合在一块共同所有的意思。没想到我哥拿到我的肉后,就一头钻到墙角,两手把两块肉拿住,全吃了。当时,我记忆中是一边哭,寻求母亲的帮助,一边打哥的屁股,用毡子压他的身子,但无济于事,肉吃完了,哥也爬起来了。</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ff" size="5">&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还有一次记忆,是晚上,我们住的院内开会,很多人,当时应该是1954年,农村正在搞合作化运动,开会应该是常有的。我父亲从地里干活回来,带回一只野鸽子。据父亲讲述,是一只鹞子追得这只鸽子无路可逃,就一头飞到父亲身边,大概是想寻求父亲的帮助吧,鹞子是被父亲赶走了,可鸽子坠到父亲身边时,已经是又惊又累而摔死了。父亲拿回来,给我煮着吃,可左等右等煮不熟,就半生不熟地吃了。后来,好像听人说,要干崩鸽子肉,究竟要怎样干崩,我现在也不知道。</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ff" size="5">&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还有一次较为深刻的记忆,是一个春天的下午,母亲大肚子在院内的正房前与邻居尚珠叔家站着聊天,一股冷风吹来,卷起了尘土柴草,母亲就进屋了....。生下了我妹妹,放在一个竹篮子里,在里间放着,说要送人,我从里间提出来,哭,不让送人...。妹妹是1955年3月份出生,说明我当时已经6岁了。</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ff" size="5">&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反正我幼年的记忆中,吃肉那绝对是极其稀有的,而我又特别馋、特别想吃肉。我母亲说,有一次邻居的小猫死了,我就装在口袋内,一会儿拿出来摇一摇,闻一闻,想让母亲给煮着吃。夜里睡觉后,母亲就将死小猫扔掉了,第二天我还哭了一顿。这件事情的记忆比较模糊,我母亲提起后,我好像是有点朦朦胧胧的印象,这应该是发生在1953年的事情了。</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ff" size="5">&nbsp;&nbsp;&nbsp;&nbsp;&nbsp; 我母亲在世时经常提起我幼年的故事,那大概是发生在3岁的时候,估计是在1952年期间,母亲一说,二娃像了他二舅,我就赶快拿起笤帚要扫炕,一说像他大舅,嘴就嘟起,要哭的样子,要是不赶快改口说像二舅,就会哭起来。这件事,朦胧的印象都没有了,不过推理起来应该是会发生的。因为我从小对二舅崇拜,直到现在。二舅45年念小学,断断续续学了几年,50年到宏道只念了一年高小,在1952年考上了初中生才能参加的干部考试,当了国家干部,有惊人的记忆能力,人品、人才、口才、文才一流。而大舅从小有病,大脑体格都发育不良。&nbsp;&nbsp;&nbsp;&nbsp;&nbsp;&nbsp;</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ff" size="5">&nbsp;&nbsp;&nbsp;&nbsp;&nbsp; 就是这些遥远的幼年记忆,晚年就愈发清晰,这里写出来,也就了却一番心事了。</font></p>

双孢菇论坛 发表于 2011-7-18 19:16:06

字里行间充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深深的怀念眷恋之情!

还是我1977 发表于 2011-7-18 19:36:42

<font size="6">这些故事我最喜欢听了<br/><br/>爷爷和奶奶在世时也经常讲那个年代的事<br/>奶奶生了7个孩子,养活了5个,那时没得吃啊<br/>解放前夕,奶奶说家里实在没有吃的了,跟地主家借高利粮,借到是借了,但心年后咋还啊!那时要养活一个人真是不容易的<br/><br/></font>

李永国 发表于 2011-7-18 20:03:47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tigertosky</i>在2011-7-18 19:40:34的发言:</b><br/>
<p><strong><font size="4">回望人生起点的最初岁月,不知道会是怎样的滋味?对于自己,对于亲人。<br/><br/>可惜,自己的幼年记忆很少。<br/></font></strong></p></div>
<p><font size="4">老虎说的可以理解,7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的孩子童年故事的确很少,尤其第一批:独生子“家庭条件好的孩子童年故事更少,磨难多、故事就多,不安分孩子故事就多,童年家里穷,故事就多,父母在那个政治第一的年代里受过处分的家庭里出生的孩子辛酸故事更多......</font></p>

tigertosky 发表于 2011-7-18 19:40:34

lvws 发表于 2011-7-18 20:33:07

小孩不吃肉,没办法,只好强迫他每天吃一点。<br/>终于有一天,小孩气呼呼地把碗一扔,说:我不帮你吃了!<br/><br/>想想自己小时候想吃肉的那份馋样,只能说现在的小孩太幸福了。

老梁故事会 发表于 2011-7-19 05:59:46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font size="5"><font color="#0000ff"><b>以下是引用<i>双孢菇论坛</i>在2011-7-18 19:16:06的发言:</b><br/>字里行间充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深深的怀念眷恋之情! </font></font></div>
<p><font color="#ff0000" size="5">唉! <br/>已到回首年纪<br/>曾有多少记忆;<br/>不但与友说说,<br/>还要写到书里。</font></p>

老梁故事会 发表于 2011-7-19 06:02:3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还是我1977</i>在2011-7-18 19:36:42的发言:</b><br/><font size="6">这些故事我最喜欢听了<br/><br/>爷爷和奶奶在世时也经常讲那个年代的事<br/>奶奶生了7个孩子,养活了5个,那时没得吃啊<br/>解放前夕,奶奶说家里实在没有吃的了,跟地主家借高利粮,借到是借了,但心年后咋还啊!那时要养活一个人真是不容易的<br/><br/></font></div>
<p><font color="#0000ff" size="5">引起了77兄弟的共鸣, 77兄弟有情有义,性情中人啊!</font></p>

老梁故事会 发表于 2011-7-19 06:08:1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李永国</i>在2011-7-18 20:03:47的发言:</b><br/>
<p><font size="4">老虎说的可以理解,7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的孩子童年故事的确很少,尤其第一批:独生子“家庭条件好的孩子童年故事更少,磨难多、故事就多,不安分孩子故事就多,童年家里穷,故事就多,父母在那个政治第一的年代里受过处分的家庭里出生的孩子辛酸故事更多......</font></p></div>
<p><font color="#ff0000" size="5">劳其心志、饿其体肤,早年的磨难是一生的财富啊!<br/>现在的富一代、官一代究竟该如何教育下一代也应该是社会关注的课题啊!</font></p>

老梁故事会 发表于 2011-7-19 06:10:43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font size="5"><font color="#0000ff"><b>以下是引用<i>lvws</i>在2011-7-18 20:33:07的发言:</b><br/>小孩不吃肉,没办法,只好强迫他每天吃一点。<br/>终于有一天,小孩气呼呼地把碗一扔,说:我不帮你吃了!<br/><br/>想想自己小时候想吃肉的那份馋样,只能说现在的小孩太幸福了。 </font></font></div>
<p><font color="#ff0000" size="5">现代小孩吃肉的描述,真实生动,也发人深思啊!!</font></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1、幼年点滴记忆 老年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