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感悟(30)栽培架的宽与窄
<br/><p> <font size="5"><strong>栽培架的宽与窄<br/></strong></font><br/> <font size="4">去年我到韩国和日本,看了他们的出菇房,引起很多思考。为什么他门设计的菇房一进门,只有左右两排栽培架(一房二架式),而且高度有高也有矮,为什么国内菇房设计成三架式?中间栽培架宽度都在129-150厘米以上。我想这就是理念上的差异。仔细想想日本,韩国改动菇房的窄度,只为了提高均匀度,也就是提高同步性。促使发育同步,也就是提高库房的周转速率。</font></p>
<p><font size="4"> 简单估算一下,韩国、日本出菇房每一栽培包(瓶)所占有的空间体积大大高于国内一房三架式,也就是说在栽培过程中的通风换气没有国内那么频繁,也就提高了菇房二氧化碳浓度的稳定性,有利于同步性发育。可能就是这个道理了。</font></p>
<p><font size="4"> 此外,可以使用简单的微风测定仪测出层架上栽培瓶包周围的风速,可以明显看出数据相差太远,也就是说靠近中间的栽培架会风速几乎等于零,换句话也就是说散热存在着困难。也就是难以将栽培瓶包周围的热量和代谢产物及时地散发走,导致发育不同步现象的发生。所以说一房两架的菇房同步性比较理想。</font></p>
<p><font size="4"> 再说,日本和韩国一房两架制冷机组设置在过道的中间,和有他的道理。他们是采用顶吸风的方式,也就是冷风向两侧走(射程5-6米),我们国内大部分是使用单侧出冷风,商家在产品宣传上说冷风杨程十二米,那仅是忽悠人。实际上看,风是压缩比很大的气体,换句话说也就是压宿比很大,射程能够达到7-8米就很不错了。而国内菇房为了追求最大的容量,设计成12米,由于人为知识误差,导致出菇房内前后栽培架温度误差,导致发育不同步。</font></p>
<p><font size="4"> 为了提高室内冷风均匀度,日本,韩国有的厂家出风口的地方还安装有自动左右摇摆的导流板,也就是为了提高均匀度。</font></p>
<p><font size="4">在座大部分企业已经成定局了,我这里提出来,只是说明均匀度和同步性息息相关性。对新建的企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说设计在前,动手在后。</font></p><br/><br/><br/><br/><br/> <p>中国人的个性就一个字“贪”,贪多必失啊。</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黄大</i>在2011-5-4 9:31:20的发言:</b><br/>
<p>中国人的个性就一个字“贪”,贪多必失啊。</p></div>
<p>你小子在这事上也能弄出个精品词,精辟!</p> 国人在实际种植使用上追求单位成本的降低,却忽略了将来出菇的一致性,和菇的品质。单位栽培面积或者是袋,瓶,占用立体空间比例小的话,确实对排散菌丝的生物热有障碍。看黄老师的帖子,就得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联想,这个道理在草菇和双孢菇的床架栽培中一个道理,学习中。。。。。 <strong><font size="4">中国处于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日韩已经是成熟阶段,消费者对品质要求较高.国内市场,消费者正在开始追求品质。日韩食用菌产业已经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国内食用菌产业尚在路上,正在奔着精细化前进。<br/><br/>黄老师是先哲,站得高看得远。<br/><br/>谢谢黄老师指引和奉献。</font></strong>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黄大</i>在2011-5-4 9:31:20的发言:</b><br/>
<p>中国人的个性就一个字“贪”,贪多必失啊。</p></div>
<p>不要动不动就上升到人性的高度,地球人都一样,人性的弱点,哪个民族一样。</p> <p>什么人性不人性的?有些事情丢人啊!</p> 消费者的消费趋向和栽培架的宽和窄息息相关. 其它都是胡扯, 把握消费趋向和产品赢利最大化, 如果提高周转率(同步性)和提高产品质量是利润点, 真正体现优质优价, 我们都不傻, 没有人提醒同样会做到. 顶黄老师. <p>谢谢网友的提醒,以后会紧跟主题跟帖,另外叫做“龙”的网友,现在人的观念改变了,要成“虫”的,要把虫的精神理解透。咱们这个样子成龙,不也涉贪了吗?</p> 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 谢谢黄老教诲!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