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老菇农 发表于 2011-4-25 07:21:06

从业感悟(29)前面与后门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 size="5">从业感悟(29)前门与后门<br/>&nbsp;&nbsp;<br/></font>&nbsp;
<p>&nbsp;&nbsp;&nbsp;&nbsp;<font size="4"> 日本和韩国和国内显著不同的是,菇房都设置前后门,有利于栽培后的室内废气排出,清洗后,室内放干。更主要的是将进出物流分开,也就是说,栽培包从走廊进入出菇房,栽培后的废料从后门出。避免了交叉感染。<br/>&nbsp;&nbsp;&nbsp; 有人认为,门开的多,会出现漏冷,建筑成本增加,这实际上看法过于偏颇。时间如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栽培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污染,污染的菌包在库房内有可能弥漫着发生孢子,即使我们队栽培后的菇房进行清洗和消毒,那也是相对起作用,并不是绝对消毒清楚。那么残留下的袍子和恶浊的空气就对下一批新的栽培包就会产生影响。</font></p>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 比如,每一批栽培包出菇管理全过程需要25周天。基本上是在密闭的菇房环境下进行的,虽然有些换气,还是不够充分。在长达25周天的管理过程中栽培包产生代谢气体,依旧积蓄在菇房内,就有可能影响下一批次菇体发育,没有才开始进行第一批生产来的整齐和高产,这种现象已经多次在生产上得到反复的证实。所以每一批栽培后度的对栽培库房做彻底的清洗和换气,图中就可以看到员工在使用高压喷枪对菇房栽培架尽心认真冲洗,图中栽培架是栽培杏鲍菇。有报道说:杏鲍菇的孢子对下一批生产杏鲍菇的菇蕾会产生一定的毒性,引起菇柄的畸形。我们常发现每一批栽培稳定性不足,就是对前一批栽培后的环境换气,清洗不足有相当大的关系。上面表述的只是强调室内栽培,工厂化栽培问题的看法,对于自然栽培就别论了。<br/>&nbsp;&nbsp;&nbsp;&nbsp; 此外,图为国内某企业废包处理,在菇房的过道处理,满地狼籍,适合吗?只有采用双门处理,前后门,才是上策。别忘了,环境卫生是企业的生命线,这是血与泪的教训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是我第一次在1987年在食用菌生产理论与实践提出的,至今二十余年,还有很多人没有给予充分重视)。<br/><br/>&nbsp;&nbsp;&nbsp;&nbsp; 国外这种前后门设计理念很值得新厂房设计思考。对于已经栽培厂房最好能够在走道的正下方安装一管道风机,或者是负压排气扇,进行弥补菇房排气不彻底问题。<br/><br/>&nbsp;&nbsp;&nbsp; 为什么在日本和韩国现在流行小菇房结构。下回分解。<br/><br/>&nbsp;&nbsp; 请转告你的同行好朋友,今后我大部分文章都在会员专栏里发表。争取每周一篇,全年54篇以上,还没有一根冰棒钱。值不值的,自行判断。<br/></font></p><br/><br/><br/>

黄大 发表于 2011-4-25 09:27:08

<p>我们不比人家笨,主要原因是上马的过于仓促了,没有设计好就仓忙上马,还有就是缺少创新思维。</p>

shawkui 发表于 2011-4-25 22:24:21

<p>黄老师,有没有生么方法没证实或测定上一批次出菇对下一批次的影响呢?<br/></p>

wertsdfg 发表于 2011-4-25 23:15:40

<p>黄老师提的极是,双门设计就可以大通风,彻底将库房清理干净。但是现在国内很多大厂都喜欢设计特别大的出菇房,那样更不可能彻底换气了,难道仅仅是为了机械化方便,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期待黄老师的解答。</p>

福建老菇农 发表于 2011-4-26 05:47:35

<font size="4">回答三楼:<br/>&nbsp; <br/>&nbsp;&nbsp;&nbsp;&nbsp; 很多时候下次生产的产量不如上一批来的好,都是从其他方面寻找原因,其实是错误的。大部分生物都有需要有一清新的生存环境。如果我们出菇房是采用单门的,可以想象,你所栽培菌类在发育过程不断进行代谢,代谢的过程释放出一些气体,这些气体的组成成分我们尚不可知,可以看成是它的“排泄物”,对菇类的生长发育肯定是不利的。如果我们只是清洗菇房,没有任何排出的动力存在,室内外的气压平衡,室内的气体就难以排出,栽培过程所释放的恶浊空气依然大部分残留在室内,即使用排气扇,也不是简单将室内的体积除以每分钟排气扇排出的体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排出的第一分钟是菇房内的空气,而第2分钟,就不完全是了,在排出的同时,室外的空气又补充进来,那么排出去的空气是新补充进来的空气和原来残留在室内恶浊气体的混合气体。如此类推,只是随做时间的推移,恶浊空气的浓度越来越少而已,这实质上是数学问题。<br/>我认为应该设计成双门的就是这个道理。有气压差,就会有对流,有对流就会将恶浊的空气排出。<br/>我花时间解析,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希望食用菌企业的团队能够很好研究这个问题。</font>

福建老菇农 发表于 2011-4-26 11:26:39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wertsdfg</i>在2011-4-25 23:15:40的发言:</b><br/>
<p>黄老师提的极是,双门设计就可以大通风,彻底将库房清理干净。但是现在国内很多大厂都喜欢设计特别大的出菇房,那样更不可能彻底换气了,难道仅仅是为了机械化方便,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期待黄老师的解答。</p></div>
<p><font size="4">回答四楼:<br/>你所提出的问题,我过两三天将在《从业感悟30出菇房的宽与窄》中给予论述。你所说的问题是培养阶段培养室特别大,而不是出菇房特别大,这两者有本质上差异。届时我会慢慢道来其原因。</font></p>

漳州菇 发表于 2011-4-26 15:49:07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福建老菇农</i>在2011-4-26 11:26:39的发言:</b><br/>
<p><font size="4">回答四楼:<br/>你所提出的问题,我过两三天将在《从业感悟30出菇房的宽与窄》中给予论述。你所说的问题是培养阶段培养室特别大,而不是出菇房特别大,这两者有本质上差异。届时我会慢慢道来其原因。</font></p></div>
<p><br/>黄老师的实践真知,学习了。</p>

李永国 发表于 2011-4-26 16:21:39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福建老菇农</i>在2011-4-26 5:47:35的发言:</b><br/><font size="4">回答三楼:<br/>&nbsp; <br/>&nbsp;&nbsp;&nbsp;&nbsp; 很多时候下次生产的产量不如上一批来的好,都是从其他方面寻找原因,其实是错误的。大部分生物都有需要有一清新的生存环境。如果我们出菇房是采用单门的,可以想象,你所栽培菌类在发育过程不断进行代谢,代谢的过程释放出一些气体,这些气体的组成成分我们尚不可知,可以看成是它的“排泄物”,对菇类的生长发育肯定是不利的。如果我们只是清洗菇房,没有任何排出的动力存在,室内外的气压平衡,室内的气体就难以排出,栽培过程所释放的恶浊空气依然大部分残留在室内,即使用排气扇,也不是简单将室内的体积除以每分钟排气扇排出的体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排出的第一分钟是菇房内的空气,而第2分钟,就不完全是了,在排出的同时,室外的空气又补充进来,那么排出去的空气是新补充进来的空气和原来残留在室内恶浊气体的混合气体。如此类推,只是随做时间的推移,恶浊空气的浓度越来越少而已,这实质上是数学问题。<br/>我认为应该设计成双门的就是这个道理。有气压差,就会有对流,有对流就会将恶浊的空气排出。<br/>我花时间解析,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希望食用菌企业的团队能够很好研究这个问题。</font> </div>
<p><font size="4">黄老师所言极是,就算不是工厂化栽培食用菌;菇房双开门对通风换气排除恶浊气体新补清鲜空气,对于高产、稳产、安全生产也是必备条件。黄老师的一片苦心太值得学习了......</font></p>

黄大 发表于 2011-5-6 17:08:04

<p>老李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提到您们的一片苦心,总算理解,谢谢二位大师。</p>

chenrenzong2008 发表于 2011-5-6 18:12:02

<p>黄老师,您好,问问金针菇空心的原因?不知道您能讲解下吗?谢谢!</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业感悟(29)前面与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