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 双孢菇二次发酵
<P> 请问大家谁能提供双孢菇二次发酵的一些特殊方法,(简单,有效,升温快,好控制,节约)! ! ! !</P> <P>怎麽没人啊</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yyp</i>在2005-8-27 23:30:07的发言:</b><br/><p>请问大家谁能提供双孢菇二次发酵的一些特殊方法,(简单,有效,升温快,好控制,节约)! ! ! !</p></div>
<p>要简单还要有效,就是进床铺料要迅速,完了关窗封闭菇房,隔天室温我就可达到40至50度,然后蒸汽进去,用油桶改造的,无压力的,蒸汽量大,温度也够,当开始进气后,室温就到了50多了,达到65就ok了,保持12小时后,可以退到55至60,三天,放线菌走得非常漂亮,我是这么做的。。符合你的简单,有效,好控制,节约的要求,哈哈。。对了,我的每200平米种植面积才用一个汽油桶,平均每平米用煤块2个,就省到这个程度了,要在节省还要想办法了。。</p> 培养料的发酵分为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br/> (1)一次发酵法 建堆前1天,将稻(麦)草切断,用清水淋透,使之充分吸水,堆放1天。建堆前7-10天,将干粪用清水或尿水淋湿,然后建堆发酵。堆制时,要求1层粪、1层草,逐层堆放,到第四层开始浇水,从第四层到第八层逐层加入全部的饼肥、过磷酸钙及石膏和一半量的尿素,堆好10层后,堆高达1.5m左右,四边基本垂直,堆顶做成龟背形,最上面盖1层粪。为保持通气状态,可在料堆顶部用竹筒从上向下插2-3个通气孔。为保温、保湿,堆顶要覆盖草苫子,雨天要盖薄膜。堆料时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达到饱和。堆料的第二天要测定50厘米以内的料温,正常情况下料温会升高到70摄氏度,如达不到此温度,要查明原因,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发酵期间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翻堆,并补充辅助原料,调整培养料的含水量和pH。建堆后的第二天,料温开始上升,第三天料堆中心温度达到最高点(74-80摄氏度),在达到此温度的情况下,建堆6-7天后可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前一天在料堆上部先浇水,翻堆时再逐层浇水,堆好后在其周围要有少量水流出来,说明补水量合适。建堆时仍然从第四层至第八层加入余下的尿素。第一次翻堆2天后,料温最高可达75-80摄氏度。第一次翻堆后5-6天,进行第二次翻堆。第二次翻堆的重点是调整水分,含水量以用手紧握培养料,可挤出3-4滴水为宜。雨天盖塑料布,要用木棍支起来,使料里面透气,防止厌气发酵,保持料温在60-65摄氏度。一般第二次翻堆4-5天后即可进行第三次翻堆,方法同上。如果有粪块,要捣碎后再拌入。第三次翻堆后4天,进行第四次翻堆。首先检查料堆的含水量,方法是用手紧握培养料时,指缝间滴1-2滴水正合适,水分不够,用1%的石灰水调节。水分过大,先摊晾片刻,到水分合适时再建堆。同时配制浓度为0.5%的敌敌畏,喷洒灭虫。第四次翻堆后3-4天,料内温度仍在50摄氏度左右并趋向平稳,进行最后一次翻堆,翻堆时调节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0%-63%,pH7.5-8.0,同时检查培养料内是否有残存的氨气和害虫,如氨味可重用甲醛中和,如有虫可用0.5%敌敌畏灭虫。培养料从堆制到进房,一般要翻堆4-5次,每次翻堆间隔时间通常为7、6、5、4、3天。在堆制过程中,培养料的水分要先湿后干,料堆要先大后小,翻堆间隔时间要先长后短,遵循这一原则,堆温可长期维持在50摄氏度以上。<br/> (2)二次发酵(后发酵)后发酵过去一般是经过人为空间加温,使料加快升温速度。现在一般用塑料大棚栽培,通过光照自然升温就可以了。发酵好的料趁热移入棚内,堆成小堆,每堆数量刚好辅一床面。待料升温到60摄氏度时,保持6小时,以进一步杀死杂菌与害虫,切勿超过70摄氏度,以免伤害有益微生物,然后让料温降至52摄氏度,保持4天,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每天通风2次,每次30分钟。若料偏干,可根据料的酸碱度喷石灰水。之后,开始铺料。料的厚度为25-30厘米。摊好料后要轻轻拍实。<br/> 后发酵好的料应呈棕红色,且有大量白色粉末状放线菌,有甜面包味,含水量约60%-62%,用手握之,指缝中有水纹。能握之成团,抖之即散,pH在7.5左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