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专家与菇农多合作
<font color="#0000ff" size="4"> 在菌界,大多的专家、教授、学者,都有高深的理论基础,可他们缺乏一线生产的实践经验。种菇的菇农,成天辗转与菇棚中,几乎每天都在<font face="Verdana" color="#0000ff" size="4">“</font>与菇对话<font face="Verdana" color="#0000ff" size="4">”,在长期的实践生产中,发现并总结了很多经验和技能,但他们有结果,却不知为什么。很多专家写的书籍中大都偏向于理论,也都是一些常规的技术,对于真正的栽培技术阐述的不是那么明了,缺乏实用性,菇农也不喜欢看,也看不懂。<br/> 试想如果专家与菇农相互合作,把一线菇农的实践经验再加以总结,立一些有实际意义的项目,作为研究课题,或者写成书,我想那才是最好的技术,才是真正的、实用的好项目。对专家的理论也是一个发挥,对菇农的技术也是一个提高。</font></font> <p>理论和实践是完全可以对接的。一种成熟而有效的实践。如果专家学者论为该实践会与理论发生矛盾。那么这个专家的理论太夫浅。<font face="Verdana">对</font><font face="Verdana">生<font face="Verdana">产</font><font face="Verdana">一<font face="Verdana">线</font><font face="Verdana">的<font face="Verdana">技</font><font face="Verdana">术<font face="Verdana">员</font></font></font></font></font>来说。一条公认的理论。与你的实践结果发生冲突。这时你会认为理论与实践不符。由此。你就想推翻这一理论。这是你的理论太夫浅了。本人在长期的实践和基础理论的学习过程中验证了香菇栽培理论与实践不会矛盾。只存在理论与实践有严重脱节现象。这种现象需要理论家和一线生产技<font face="Verdana">术</font>人员共同提高自身的<font face="Verdana">理</font><font face="Verdana">论</font>水平来完尚。</p> <br/> 把专家逼成菇农, 把菇农逼成专家. 理论统一实践. <font color="#0000ff" size="4"> 我的这个观点可能有人感觉有些偏激,是的,很多专家成天也出入与菇棚中、菌袋旁,但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指导未必能发现细节上的问题。很多管理工作你没有亲身经历过,你是不会悟出其中的奥秘的。就如很多食用菌生产机械,生产机械的人没有长期使用,使用的人没有机械生产的相关知识,最终导致刚上市的新产品存在很多缺陷,最后还是经使用者提出方方面面的见解,才逐步完善。</font>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jph6060</i>在2011-4-1 16:31:00的发言:</b><br/>
<br/> 把专家逼成菇农, 把菇农逼成专家. 理论统一实践.
</div><p></p>这种现象不是没有可能啊。<br/>其实国家给专家的钱就是要为菇农服务,为菇农着想的。专家要是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的话,就必须把自己逼成菇农才能写出真的东西,出真的成果。才能理论和实践统一。<br/>反之,如果一个大学生分到某单位里,而且从事的是食用菌专业,他又十分热爱,单位里并没有给他资金和人员的支持,都是靠他白手起家,积极开拓食用菌领域诸方面的技术和市场,不骄不躁,虚心学习,二十年坚持下来也小有成就。又加上他的文化根底。菇农也就自然成了专家。<br/> 先理论再实践,合二为一,才是真正的实用技术。这也是我二十年来的经验。
理论或实践偏废
<font face="Verdana">理论或实践偏废,实验室跟实际生产脱节。这就是目前中国食用菌领域的现实。</font> 我觉得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专家向菇农靠拢,菇农向专家方向提升的过程,不但要加大专家与实践的接触,还要提升菇农的专业和文化水平。 菇农实践经验和专家高深理论无法对接相容,专家实验室的生产成本是多少,菇农现场成本是多少?专家有国家养,菇农谁来养?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