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 发表于 2010-12-25 08:13:35

[原创]观点碰撞之二:食用菌产业过度追求规模化、资本化行的通吗?

 
<p>【易菇论坛首发】当今食用菌界,许多食用菌学者及涉菌官员,在谈到我国菇农和食用菌产业现状时,发出了中国食用菌产业的根本出路就是规模化、产业化或资本化。确实各地纷纷兴起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山西煤老板转身于食用菌产业,数不清的食用菌产业大县(市)也充分印证了这点。但是,此路是否正确,是否与我们的预期相悖,我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证明一切。笔者谈点这方面的看法。</p><br/>
<p>食用菌产业过度追求规模化、资本化,不可避免带来菇农转行,使这个菇农弱势群体雪上加霜,食用菌产业的多样化格局遭到严重的破坏。</p><br/>
<p> 按常理,食用菌生产走向现代化的前提,就是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因为只有规模化生产,才能有效地使用食用菌机械,只有集约化经营才能降低管理费用,提高食用菌生产率。然而,食用菌是活性的、运动的,难以控制的,绝非像一般的诸如方便面、机械制造等大型工业企业产品生产中那样实现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为什么,我们的有些食用菌工厂化企业目前运作仍不理想?不单纯是企业管理的问题,其中食用菌作为生物的多变性、多样性也是其原因之一。</p><br/>
<p>  食用菌产业过度追求规模化、资本化确实可以提高人均的食用菌产出效率,产生最大效应的是原先由多个人干的活变成少数人干而已。我国食用菌产业最大的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优势、原材料优势,日本工厂化栽培食用菌技术先进,资金也雄厚,但为什么他们的香菇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p><br/>
<p>食用菌产业过度追求规模化、资本化会导致多样化食用菌产业体系崩溃,甚至造成食用菌总产量的下滑。食用菌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在短期内,也许可以提高某些食用菌产量。但是追求规模化的单一种植,长期下去,会导致大量菇农的退出,使众多菇农陷入萎缩,甚至消亡。食用菌多样化遭到破坏,而传统家庭式食用菌模式或现代的小规模食用菌产业模式,具有通过多样化种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与气候的优势。大量数据统计与事实证明,小规模食用菌产业模式的综合产出率高于规模化模式。以东北的黑木耳栽培为例,几十亿袋的黑木耳栽培靠的还是菇农的小规模大群体。</p><br/>
<p>食用菌产业过度追求规模化、产业化、资本化,往往会陷入背后资本垄断的陷阱。关于食用菌现代化,很多人错误的认为食用菌的产业化与资本化,使食用菌产业成为菇农增收致富的重要出路。确实食用菌产业化的出路,就是要拉长食用菌产品加工的链条,提高食用菌产品的附加值。这个理论似乎是可以成立的。因为拉长食用菌产品的产业链,使食用菌生产能有效吸收现代技术和资本投入,就可以把食用菌生产像用矿产原料炼钢一样来使用,就可以使食用菌像工业那样成为吸收大资本进入的产业。但是如果食用菌学者及涉菌官员坚信这种附加值的增加,可以成为提高菇农收入的来源,对此我表示怀疑。因为如果食用菌产品延伸的产业链可以延伸出利润的诱惑时,那么进入这个领域的不只是菇农,而是逐利的大资本。大资本一旦进入,就不会满足于具有附加值的产业链,他们会逐步渗透,最终完成对整个食用菌生产环节中所有增值环节的垄断。</p><br/>
<p>食用菌产业过度追求规模化、产业化、资本化,追求的是利润的增长!在食用菌工业化陷入危机与困境的面前,需要我们反思的一个方向性问题是,中国食用菌产业需要现代化,但不是目前所定位的工业化式的现代化,而是需要从工业化方向定位转移到食用菌生态化定位上来。</p><br/>
<p>其实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漳州模式就很不错。据了解,在漳州不管是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也好,菇农的常规性的栽培也好,漳州几乎没有那种规模大的企业,都是小巧玲珑型,适度规模生产,统筹规划,精耕细作,重视品质,每道工序都是那么严谨,食用菌生态化也搞的很不错,代表了我国食用菌发展的方向。参考文献略【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p>

临朐探索者 发表于 2010-12-25 09:08:32

&nbsp;&nbsp; 看问题要看根本:我国目前有18亿亩耕地,人口有13亿,农民有8亿左右,现实状况是农民的肉蛋奶(副食)平均消费水平只有城市的五分之一,是农民不想提高生活水平吗,不是,有人说给农民发钱让农民消费,农民有钱了,消费和城市一样了,8亿农民的副食消费需要三到四倍的18亿亩土地,其它都好办,土地是硬件,就是长两个脑袋的仙人也办不到,所以不了解中国情的人才发出了让羊变狼的空想,目前最实际办法让农民维持在简单的生存水平上,初级阶段还很长,苦日子还很长这个长,恐怕就要农民身份的多担待了。鼓掌喝彩,我入行旧因为食用菌A有一定技术难度并不是每人都能做好B利润高C健康食品消费量会越来越大D生态农业最关键一环节

shijian 发表于 2010-12-25 09:01:1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funguy</i>在2010-12-25 8:31:20的发言:</b><br/>要想很多人有闲,现在的趋势是对的,小菇农的联合也是一条路,关键是思想意识能否统一 </div>
<p>&nbsp;&nbsp;&nbsp;&nbsp;&nbsp; 看问题要看根本:我国目前有18亿亩耕地,人口有13亿,农民有8亿左右,现实状况是农民的肉蛋奶(副食)平均消费水平只有城市的五分之一,是农民不想提高生活水平吗,不是,有人说给农民发钱让农民消费,农民有钱了,消费和城市一样了,8亿农民的副食消费需要三到四倍的18亿亩土地,其它都好办,土地是硬件,就是长两个脑袋的仙人也办不到,所以不了解中国情的人才发出了让羊变狼的空想,目前最实际办法让农民维持在简单的生存水平上,初级阶段还很长,苦日子还很长这个长,恐怕就要农民身份的多担待了。<br/>&nbsp;&nbsp; 动物界肉食动物更多的时间是清闲,食草动物更多的是忙碌。食草动物的忙碌是稳定的基石。<br/>&nbsp; 狼需要更大的空间,脆弱的空间承载不了大批的狼。</p>

funguy 发表于 2010-12-25 08:31:20

要想很多人有闲,现在的趋势是对的,小菇农的联合也是一条路,关键是思想意识能否统一

福建老菇农 发表于 2010-12-25 12:15:28

《为什么他们的香菇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br/><br/>现在情况变化了,由于毒饺子事件的影响,从食品安全考虑,日本从中国进口量大幅度减少,日本执行可追溯制度,所以其价格是中国数倍,而我国无法执行可追溯制度,食品安全性难以难以控制,现在仅剩下少数几家长期有商务来往的客户在营销。<br/>

蘑菇仓库 发表于 2010-12-25 15:33:20

大型鸡腿菇

毛老师多虑了,有点杞人忧天啊!记得小时候,妇女都要纺棉花、织布,现在都进大纺织厂了,而且本地妇女招不够,一半人员要从外地招。我觉得这样挺好,不用自己出本钱,一年工资2万多,不操心,不担风险。啥时候食用菌也能发展到这一步,就是老百姓的福气了!

myb 发表于 2010-12-25 15:54:55

<font size="4">谢谢各位网友的见解,观点碰撞的系列文章旨在集思广益,把大家的观点更好的阐述,理清行业中的一些矛盾问题,无所谓观点的对错,欢迎网友们的参入。</font>

西北望长安 发表于 2010-12-25 11:22:21

从旁边路过--礼貌回帖--

awbcyx 发表于 2010-12-25 11:09:41

规模化生产可以节约耕地,用来种粮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观点碰撞之二:食用菌产业过度追求规模化、资本化行的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