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 发表于 2010-12-18 08:22:52

[原创]“竹林法则”谈菌界

 
<p>【易菇论坛首发】 我国南方盛产的竹子,间距一般都不大,虽有点挤挤挨挨、粗细不同,但不管粗细,都挺拔阳刚,直冲云霄。不管“老中少几辈”,几乎都是一样的高,直至接近顶部才生枝发叶。</p><br/>
<p>毛竹在新竹生的长期,周围方圆10多米以内的“老竹”要恪守“礼让新生”的原则,只能望天兴叹,眼睁睁地干看着新竹以资源垄断的方式独自飚拔,新竹生长期结束以后,周围的老竹子可以恢复生长的权利。“竹林法则”严格约束强者利用优势控制和垄断资源、阻止和扼杀幼弱者,要让幼弱者也具备了同等的竞争能力以后,再开始竞争。“竹林法则”则是情义至上、保幼助弱、公平竞争。</p><br/>
<p>而我们知道,东北茂密的森林里,大树遮罩下的小树不可能长大成材。但凡大树底下的小树,无不畸扭歪曲,瘠瘪枯弱,奄奄一息。其原因很浅显,阳光、空气、雨露、水肥等等资源都被大树抢夺和垄断了,小树当然只能苟延残喘,以致被欺讹枯毙。“丛林法则”是残酷无情,弱肉强食、优胜劣汰。</p><br/>
<p>有感我们食用菌界,多的是“丛林法则”,缺的是“竹林法则”。我国食用菌产业这几年发展的很快,总产量已居世界首位,唯一左右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也只有食用菌了。目前我们正由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向世界食用菌强国迈进。但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是众多菇农的发展托起了产业发展的脊梁。他们为中国食用菌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可悲是我们的菇农逐渐处入更加弱势的地位,这个行业有一部分人靠深厚的社会背景,套取国家财产,迅速敛财致富,也有的菌人利用各种非法手段致富,少数涉菌官员靠以权谋私致富………。加之“丛林法则”盛行,弱肉强食,富者更富,穷者更穷,食用菌产业两级分化日益凸现。随着食用菌工业化的推进,甚至业内有些人士认为,菇农逐渐将淡出食用菌这个大舞台。</p><br/>
<p>伟人邓小平生前有句名言“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转型与发展带来不公平问题日益凸显。防止弱势菇农群体扩大化、积弱化、复杂化的趋势,成为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食用菌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菌界乱象恰恰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这种情况任由发展,得不到有效遏制,势必影响整个菌界的稳定。解决这个问题,“竹林法则”很值得我们借鉴。那就是,加大对强势群体收入的约束和抑制,增加对弱势菇农群体的保护和救助,充分发挥菇农的主体作用。在食用菌栽培实践中,外力始终是局部的、阶段性的、有限度的辅助性力量,关键是要激发菇农的内心活力,不断产生强劲的内生动力和力量源泉,持续推进食用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当前食用菌产业复杂的形势下,强化政府和专家学者的主导、引导功能,在充分尊重菇农意愿的前提下,给予引导和扶持,切实帮助菇农在种菇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菇农发展食用菌产业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方位激发菇农从事产业的强烈要求,使其充分树立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他们从业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对套取国家钱财、非法敛财的行业败类给以有效打击。要营造一个有似于“竹林世界”那样的“助幼扶弱、平等竞争、友好和谐”的行业环境。我们食用菌产业大发展指日可待!参考文献略【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p>

草野山人 发表于 2010-12-18 19:32:19

谢谢楼主的精彩论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竹林法则”谈菌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