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 发表于 2010-12-4 07:39:24

[原创]弱势食用菌产业,容不得无知者诋毁

 
<p>【易菇论坛首发】北京京报网“一小学生实验发现 九成鲜蘑受荧光增白剂污染 ”的报道,在国内主要媒体发表,引起了轩然大波,引起了各行各业人士的高度关注。笔者愤慨:弱势食用菌产业,容不得无知者诋毁。</p><br/>
<p>我作为一位菌界人士,对一名小学生张皓用16种食用菌样品做实验,得出的九成新鲜蘑菇都受到了荧光增白剂的污染,长期食用有损人体健康的结论持怀疑态度。对某些所谓官方及学者所持的观点十分不苟同,说他们居心叵测可能言语过重,说他们愚昧无知可能更确切一些!</p><br/>
<p> 某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何某某惺惺作态的大放厥词:“对工商局没有解释为何学生张皓的调查数据与该局数据差别之大表示遗憾”。请问这位大教授,你是学法学的,你懂食用菌一般知识吗?可悲可叹的是中国某某大学的微生物实验室高某某博士对于张皓小学生调查的可信度,也表示,该调查可信度100%。国人从来就不曾要求某个专家必须对某一个问题发表意见,专家不说话,谁也不会把他当傻瓜。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希望热衷于发表意见的专家一定要凭良心讲真话,而不是信口开河的胡说八道。当专家不再科学、客观、实事求是地去认识问题、理解问题,不再是凭着自己的道德良知去诠释问题的时候,他们所说的话并不会比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更加高明一分一毫,甚至不会比精神病患者的胡说八道好到哪里去。而且正因为他们挂着专家的头衔,就更容易令人们上当受骗,更容易颠倒是非,更容易混淆黑白,更容易误导国人,所以,他们就显得更为可恶,更应该受到国人的谴责。脚底下的泡是自己走出来的,臭狗屎之所以让人嗤之以鼻,因为它所散发出的那股子气味让人恶心;这些专家之所以让人憎恨、厌恶,因为他们说了无数伤害菌人感情的言论。</p><br/>
<p>荧光增白剂被广泛应用在纺织、造纸、塑料和颜料等方面,起到增白的作用。对于荧光增白剂的检测要专业机构采用荧光检测仪进行检测,一位小学生能有此功底?况且目前针对荧光增白剂的相关食用菌安全检测尚无相应的国家标准。</p><br/>
<p>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食用菌行业确实有极少数不法商人在双孢菇、鸡腿菇、金针菇等少数几个品种上采取漂白处理,有荧光增白剂之说,平菇、香菇、草菇、花菇等这位小学生列举的16种食用菌都受到了荧光增白剂的污染,这严重不符合事实,一个小学生的实验结果就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这说明什么?</p><br/>
<p>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到今天,我们浸润在我们是世界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的洋洋自得之中,但从业者都明白,我们仍然是弱势产业,需要更多的菌界同仁发奋图强,齐心协力,努力拼搏,争取使这个产业变为强势产业,更需要我们携起手来应对这些不利于产业大发展的言论。</p><br/>
<p>而这件事情,希望能有更多的食用菌专家学者能够挺身而出,用事实来澄清这一切,我们有些食用菌科研部门,科研设备已很先进,难道食用菌是否被荧光增白剂污染这样简单的实验还需一位小学生去做?这个事件注定要对我们食用菌产业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的菌政部门是否该出面参与?这种影响行业至关重要之事,食用菌行业那么多专家学者,食用菌研究机构和监测机构,是不是都该负起自己的责任来?如今的食用菌产业,涌现了许多食用菌博士、岗位体系专家,是不是应该发出一些声音?</p><br/>
<p>如今的食用菌行业,渐渐成为了热门,有些专家学者,忙于飞黄腾达,大把的捞金进银,中国食用菌产业正处在转型时期,这样的时期,原本是专家学者大展拳脚的好时光。参与新技术的研究,引领行业导向,有他们的舞台,也有他们的阵地,更有他们的拥戴者。把自己关进书斋,做象牙塔的学问,当然也并无不可。但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这种时候,众多普通从业者还是需要他们走出书斋,参与这个行业的变革中来。</p><br/>
<p>最后,我还有奉劝那些主流媒体,在这个沟通无极限,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想想能不能胜任传达每一条信息,勿随波逐流,不负责任的传播一些不切实际的报道,弱势食用菌产业,容不得无知者诋毁!参考文献略【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p>

人生如梦也 发表于 2010-12-4 14:37:13

看到这个局面,真叫人心痛,凭良心讲,食用菌行业已经够弱势的了,这无疑是雪上添霜。各方面说白了就是一个方面的缺失,就是:职业道德。媒体也是听风就是雨。也没做任何调查。而一个学生的调查更是叫人哭笑不得,更是对权威部门莫大的讽刺。现在的社会真叫人失望,明明是该做的工作不知在忙些什么。明明是简单的事非得搞复杂了。那些所谓的专家到哪里去了,你们就不会做个调查吗?

蘑菇仔仔 发表于 2010-12-4 10:32:27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js18</i>在2010-12-4 8:08:51的发言:</b><br/>一群王八蛋,我日他八辈祖宗。 </div>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各位坛友大家好,请不要在论坛说脏话骂人好吗!这既不符合论坛的宗旨,也容易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落下口实。我们都是有素质的人,如若如此脏话连篇那我们自己也是不是像毛老师文章中所说的“砖家”、“教兽”一样了呢?</p>

易菇 发表于 2010-12-4 10:58:58

行业协会介入调查称北京市场食用菌大部分安全<br/><br/><br/><br/>来源:新京报 &nbsp;&nbsp;作者:林文龙<br/><br/><br/><br/>
<div id="article" class="content">  就“鲜食用菌含荧光增白剂”一事,昨天,中国食用菌协会称,他们已介入调查。调查结果是,北京市场上的食用菌绝大部分没问题,部分问题样品已经送检。
<p>  <strong>协会声音</strong></p>
<p>  <strong>不相信小学生实验结果</strong></p>
<p>  日前,西城区阜外一小六年级学生张皓对市场上的鲜蘑菇调查发现,九成鲜蘑被荧光增白剂污染。随后,北京市工商局公布了专项检测情况通报称,抽取的132个样本中,3个样本检出荧光增白物质,合格率为97.73%。</p>
<p>  昨天,中国食用菌协会一位负责人介绍,他们一直在密切关注此事。“作为行业协会,我们不相信小学生的实验结果。”这位负责人说,因为食用菌有一套园区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在安全方面把关很严格。</p>
<p>  荧光增白剂主要是在流通环节被添加在食用菌上,它能起到保鲜和增白作用。这位负责人强调,食用菌是个非常好的产业,“肯定有个别不法商家为了牟利,用了非法添加剂,但大部分都用了,这不可能。”</p>
<p>  <strong>初查结果</strong></p>
<p>  <strong>绝大部分食用菌没问题</strong></p>
<p>  据介绍,新发地市场是北京食用菌主要的集散地,每天的“吞吐量”在500吨以上,占北京总交易量的90%以上。</p>
<p>  这两天,中国食用菌协会已组织人员前往北京新发地市场调查。这位负责人介绍,到市场调查的都是行业的资深人士,一般的产品看一眼就能分辨出来有没有问题,有些觉得有问题的产品就会进去取样、送检。“目前送检的样本很少,结果也没有出来。”但检查的结果是,北京市场上的食用菌绝大部分是没问题的。</p>
<p>  这位负责人表示,市民应该相信行政执法部门,即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数据,因为他们肯定有科学的依据。</p>
<p>  <strong>■ 提醒</strong></p>
<p>  <strong>蘑菇清水浸泡风干后再食用</strong></p>
<p>  购买蘑菇时,要小心选择。一看颜色。含有荧光增白剂的食用菌,表面白亮,有水洗的感觉,在阳光下可产生紫色荧光,运输过程中的损伤部位颜色变化不明显。二摸表面。含有荧光增白剂的食用菌,表面滑爽、手感好,有湿润感。三闻气味。选择没有发酸发臭的蘑菇。</p>
<p>  鉴于部分食用菌中残留有荧光增白剂,而荧光增白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又非常低,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注意,买回家之后应做更加精心的处理和洗涤。消费者应对菌伞边缘和菌柄根部重点处理,在清水中充分浸泡、冲洗、控水风干后再食用。——摘自张皓实验报告</p>
<p>  <strong>张皓婉拒教授“帮忙检测请求”</strong></p>
<p>  法大教授何兵表示,现在取样合格率肯定高,过段时间再抽样检测</p>
<p>  本报讯 (记者杜丁)昨晚,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主任何兵联系阜外一小六年级学生张皓,希望他能帮忙再次检测市场蘑菇取样,但张皓母亲代其拒绝了何兵的请求。</p>
<p>  <strong>张皓母亲</strong></p>
<p>  <strong>孩子该做的已经做完了</strong></p>
<p>  昨晚8点,何兵教授联系上了张皓的母亲,表示他所在的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想重新采集蘑菇样本,请张皓及其指导老师帮忙检测。张皓的母亲表示,张皓马上面临期末考试,不想影响孩子的学习。对此,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科学探究班”老师刘建华证实,自媒体报道了张皓的调查后,“每天电话不断,影响了正常生活”。</p>
<p>  “孩子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剩下的事情交给相关部门去完成吧。”张皓母亲说,做完此调查后,张皓本来想印制小传单,发给社区居民,“现在不需要了,大家通过报纸都知道了。”</p>
<p>  <strong>何兵教授</strong></p>
<p>  <strong>会联系其他检测机构</strong></p>
<p>  对此,何兵表示理解。“不应该指望一个孩子去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何兵说,研究中心会联系其他检测机构。</p>
<p>  “现在取样合格率肯定高。”何兵表示,经过媒体连番报道后,最近北京对此工作肯定抓得比较紧,他们正在考虑等过段时间,该事件平息后,再去市场进行随机抽样。</p>
<p>  <strong>■ 回应</strong></p>
<p>  <strong>张皓母亲解释“数据打架”</strong></p>
<p>  日前,西城学生张皓调查发现,“鲜蘑不同程度被荧光增白剂浸泡”。而之后北京工商部门抽测结果显示,合格率为97.73%。</p>
<p>  对于张皓的调查结果与北京工商部门的结果差异很大的原因,昨晚,张皓的母亲特地给了何兵教授两点建议,并谈了她的看法。</p>
<p>  一是有可能双方采样的季节不同导致。她表示,张皓取样是在夏天,夏天食物不易保鲜,容易导致商贩采取添加荧光增白剂来保持蘑菇表面光亮新鲜;而北京工商部门的取样是在冬天,蘑菇在冬天比较容易保鲜。</p>
<p>  二是有可能双方取样地点不同导致。她说,张皓的取样大部分来自小区周边的小商店;而北京工商部门的取样覆盖面比较广,包括超市、市场等一些管理比较规范的地方。</p>
<p>  本报记者 杜丁</p>
<p>  <strong>■ 调查</strong></p>
<p>  <strong>北京有厂家在售荧光增白剂</strong></p>
<p>  被用于蘑菇、面粉等增白,有的厂家教顾客如何漂白蘑菇</p>
<p>  本报讯 (记者林阿珍)昨日,记者在网络上搜索“荧光增白剂”发现,全国各地都有厂家出售荧光增白剂,但有的厂家称不生产用于食品的增白剂。而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称,有出售用于蘑菇漂白的荧光增白剂。该工作人员透露,有的买家还将荧光增白剂用于面粉中。</p>
<p>  <strong>荧光漂白剂350元/公斤</strong></p>
<p>  昨日,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到一家生产荧光增白剂的公司,公司位于北京朝阳区。记者拨通其公司页面的电话,询问是否可以买到用于蘑菇漂白的荧光剂。一名女工作人员在电话里表示,“有,但你用的时候,得注意控制一个量”。</p>
<p>  该工作人员称,用于食品的荧光增白剂,价格高于工业漂白剂,一公斤价格为350元,而工业漂白剂的价格大多只有几十元。</p>
<p>  <strong>“蘑菇漂白”需浸泡半小时</strong></p>
<p>  该工作人员还介绍了增白剂的使用方法。她说,以1吨蘑菇计算,一般可以放置3-5公斤的增白剂,最多时可以放10公斤(按5公斤算,1斤蘑菇增白需花费 0.875元)。把蘑菇放水里,撒上增白剂,“水多的话就稀释了,最好水面刚没过蘑菇就好,蘑菇上面再拿东西压一压”,浸泡半小时就可以。增白剂在加热的情况下,效果会更好。</p>
<p>  <strong>控制不好量对人体危害大</strong></p>
<p>  “增白剂会不会对人体有危害”?记者询问。</p>
<p>  对此,该工作人员说,增白剂是水溶性的东西,市民把蘑菇买回家用清水泡一泡,“漂浮在蘑菇表面、没被吸收进去的增白剂就全洗掉了,被人体吸收的是少部分”,“但你如果控制不好量,对人体危害就大”。</p>
<p>  该工作人员还透露,不少购买增白剂的买家,还将之用于面粉、纸巾中。</p>
<p>  <strong>■ 探访</strong></p>
<p>  <strong>蘑菇生产之房山</strong></p>
<p>  <strong>“生产过程不可能添加增白剂”</strong></p>
<p>  北京本地产食用菌70%来自房山,生产、销售暂未受影响</p>
<p>  昨日,北京市农业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北京本地产的食用菌,70%来自房山。</p>
<p>  房山区政府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房山是北京食用菌生产大区。截至目前,全区有21个乡镇、7000余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主打品种包括香菇、平菇、白灵菇、真姬菇、杏鲍菇、金针菇等十余种。全区蘑菇年产量达5亿余吨,年产值4.2亿元。</p>
<p>  北京格瑞拓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房山区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该公司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食用菌采取工厂化、标准化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绝对不可能添加荧光增白剂。“这种东西要加也是在加工和销售环节添加的,因为它的作用是保鲜和增白,就是让卖相变得更好。”</p>
<p>  据悉,格瑞拓普日产食用菌3吨至5吨,其中40%用于出口。目前其生产和销售暂未受到影响。</p>
<p>  <strong>蘑菇销售之新发地</strong></p>
<p>  <strong>“荧光增白剂一般不检测”</strong></p>
<p>  <strong>新发地市场主要检测农药残余等,增白剂不属必检项目</strong></p>
<p>  据介绍,新发地市场是北京食用菌主要集散地,每天“吞吐量”在500吨以上,占北京总交易量的90%以上。目前,新发地市场有两台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车、一个市场中心检测实验室,每天可抽检1200个农产品。</p>
<p>  昨日,新发地市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市场检测的主要是农药残余等常规项目,这个检测每天都要做,而且要上报农业主管部门。</p>
<p>  这位工作人员说,荧光增白剂这种东西以前没有出现过,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车应该是检不了,但市场的中心检测实验室应该可以检。不过,这不是要求的检测项目,一般不会去检。</p>
<p>  本报记者 林文龙</p>
<p>  <strong>■ 简介</strong></p>
<p>  <strong>中国食用菌协会</strong></p>
<p>  成立于1987年,是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行业社会团体,是由食用菌(含药用菌)及相关行业的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和科研、教学单位以及专业合作社、地方性行业组织等自愿参加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p></div>

福建老菇农 发表于 2010-12-4 11:24:16

<font size="5">除了有的双孢蘑菇是水洗之外,请问试验所说的还有那种菇,需要经过水洗,再投放市场的?水分一多点,经销商就大叫大叫,肯经销吗?特别是夏天,菇体湿度一高,就更不耐储存,货架期大幅度宿短.这简单的道理都搞不清楚.只是隔行如隔山。至于什么包装材料污染等等,那是包装材料问题,怎么能够打在蘑菇身上呢?老百姓很穷了,别什么都为他们身上推,那是不道德的。</font>

脱毒灵 发表于 2010-12-4 11:25:42

<p style="FONT-SIZE: 12px" align="center"><b><span style="FONT-SIZE: 12px">北京市场销售食用菌荧光增白物质专项监测情况通报</span></b></p>
<p style="LINE-HEIGHT: 28pt; FONT-SIZE: 12px">&nbsp;</p>
<p style="LINE-HEIGHT: 28pt; TEXT-INDENT: 30pt; FONT-SIZE: 12px"><span style="FONT-SIZE: 12px">近日,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组织了对北京市场销售的蘑菇产品荧光增白物质的专项监测<a class=" FCK__AnchorC" name="OLE_LINK1"><span style="FONT-SIZE: 12px">。在东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昌平</span></a>等区县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13</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家超市、市场共抽取</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132</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个样本,其中,有</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3</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个样本检出荧光增白物质,合格率为</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97.73%</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span></p>
<p style="LINE-HEIGHT: 28pt; TEXT-INDENT: 30pt; FONT-SIZE: 12px"><span style="FONT-SIZE: 12px">抽样地点包括锦绣大地、新发地、岳各庄、八里桥、大洋路、水屯等批发市场;首联、京客隆、物美、美廉美、超市发、家乐福、乐天等商场、超市。</span></p>
<p style="LINE-HEIGHT: 28pt; TEXT-INDENT: 30pt; FONT-SIZE: 12px"><span style="FONT-SIZE: 12px">其中,鲜食用菌</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46</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个样本,干制食用菌</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74</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个样本,食用菌罐头</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12</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个样本。种类包括:香菇、滑子菇、金针菇,茶树菇、鸡腿菇、平菇、冬菇、黑木耳、蟹味菇、草菇、杏鲍菇、白灵菇、花菇、珍珠菇、白玉菇、双孢菇(口蘑)、秀珍菇、榛蘑、鲜味菇、秋木耳、猴头菇、鲍鱼菇、黄牛肝菌、高山老人头菌、美味牛肝菌、金钱菇、山榛菇、黄花菜等。</span></p>
<p style="LINE-HEIGHT: 28pt; TEXT-INDENT: 30pt; FONT-SIZE: 12px"><span style="FONT-SIZE: 12px">检测方法为《食用菌中荧光物质的检测》(</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NY/T 1257- 2006</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判定依据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四批)。</span></p>
<p style="TEXT-INDENT: 30pt; FONT-SIZE: 12px"><span style="FONT-SIZE: 12px">从检出情况看,</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3</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个样本均为表面有荧光增白物质污染,菌体内部均未检出,并且在包裹蘑菇的包装上均检出荧光物质,据专家分析,荧光增白物质来自包装污染。</span></p>
<p style="LINE-HEIGHT: 28pt; TEXT-INDENT: 30pt; FONT-SIZE: 12px"><span style="FONT-SIZE: 12px">2009</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年以来,北京市工商局共对北京市场上</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321</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个食用菌样本开展了荧光增白物质的检测,有</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3</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个样本检出荧光增白物质,整体合格率为</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99.07%</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span></p>
<p style="LINE-HEIGHT: 28pt; TEXT-INDENT: 30pt; FONT-SIZE: 12px"><span style="FONT-SIZE: 12px">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负责同志表示,对本次监测检出不合格样本的经营者,已责成工商部门对同批次产品依据相关程序开展下架退市并立案查处。</span></p>
<p style="LINE-HEIGHT: 28pt; TEXT-INDENT: 30pt; FONT-SIZE: 12px"><span style="FONT-SIZE: 12px">同时,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负责同志表示,本市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认真履责,加强监管和监测工作。同时,欢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span></p>

脱毒灵 发表于 2010-12-4 11:42:45

<p>&nbsp;&nbsp;&nbsp;&nbsp; 出了那么大的事?这无疑是一场菌业地震!中国食用菌协会在那里?会长去了那了!都几天了,连个纪者会都不开!等到大家不敢吃食用菌了!等到这个产业灭了,看一千万菇农怎么骂你!建议易菇立即去北方工商局采访,还菇业一个清白!</p>

zjs18 发表于 2010-12-4 16:59:21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蘑菇仔仔</i>在2010-12-4 10:32:27的发言:</b><br/>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各位坛友大家好,请不要在论坛说脏话骂人好吗!这既不符合论坛的宗旨,也容易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落下口实。我们都是有素质的人,如若如此脏话连篇那我们自己也是不是像毛老师文章中所说的“砖家”、“教兽”一样了呢?</p></div>
<p>对不起!有点控制不住。</p>

zjs18 发表于 2010-12-4 17:03:46

把我发的‘那个’<font face="Verdana">帖</font>子删了吧。

李永国 发表于 2010-12-4 18:31:08

以后不说脏话,都跟我学那就不好了,谢谢菇仔仔小兄弟的理解,下回一定改正......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弱势食用菌产业,容不得无知者诋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