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gertosky 发表于 2010-10-24 13:36:29

 
<p>野生驯化是指从野生个体上采集细胞进行培植条件的摸索吗?</p><br/>
<p>野生个体在自然界外部多变的条件下,都能得到生存,必定具有性能上的某种优势。在人工培植较稳定的条件下,应该获得更高的产量。不知道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p><br/>
<p>不经过长期驯化和培植的过程,如何知道所获菌株是否具有较高产量?在平皿,斜面的琼脂培养过程中,就能看出菌种的高产特性吗?</p><br/>

tigertosky 发表于 2010-10-24 13:45:15

&nbsp;
<p>对于一些容易变异的品种,在斜面培养过程中,能够看到角变区的出现。菌落的一部分面积与正常的菌种菌落特性不一致。在培植过程中,在一个栽培袋内,估计也会有变异的菌丝的存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利于子实体发生的。同时栽培袋内的菌丝受所在位置的微环境影响,活力大小也不同。</p>
<p>请问楼主老师所说的菌种不退化的方案,是否对栽培袋内发生的部分菌丝的变异以及菌丝活力减弱有好的帮助。</p><br/>
<p>以上的个人的想法和问题,期待老师的解惑。</p>

ldw 发表于 2010-10-24 19:37:18

顶楼主<br/>值得学习<br/>

jph6060 发表于 2010-10-24 19:11:07

<p><br/>&nbsp;&nbsp; 真好, 楼主老师: 请您继续发帖.</p>

食用菌生化技术 发表于 2010-10-24 19:18:49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tigertosky</i>在2010-10-24 13:45:15的发言:</b><br/>&nbsp;
<p>对于一些容易变异的品种,在斜面培养过程中,能够看到角变区的出现。菌落的一部分面积与正常的菌种菌落特性不一致。在培植过程中,在一个栽培袋内,估计也会有变异的菌丝的存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利于子实体发生的。同时栽培袋内的菌丝受所在位置的微环境影响,活力大小也不同。</p>
<p>请问楼主老师所说的菌种不退化的方案,是否对栽培袋内发生的部分菌丝的变异以及菌丝活力减弱有好的帮助。</p><br/>
<p>以上的个人的想法和问题,期待老师的解惑。</p></div>
<p>别叫我老师,因为我从来都没当过老师,感觉上不自然,大家在此都是互相交流经验,相互切磋而已。<br/>微生物的变异每时每刻都发生着,一般有三个大方向,1,保持原种性,2,向我们期望的“好”的方向发展,3,违背我们的意愿,向“坏”的方向发展。这好和坏只是人类单方面的意愿,不是微生物的“本意”,微生物的变异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适者生存,用进废退。适应外界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影响微生物变异的外部刺激因素,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那么造成的变异就越大。野生环境下与我们试管条件下及人工栽培条件下差异最大,作用时间最持久的因素是什么呢?</p>

tigertosky 发表于 2010-10-25 16:18:57

<p>那也不错啊,也没有比我们先进多少年?<br/><br/>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的项目吗?</p>

食用菌生化技术 发表于 2010-10-25 17:08:16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tigertosky</i>在2010-10-25 16:18:57的发言:</b><br/>
<p>那也不错啊,也没有比我们先进多少年?<br/><br/>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的项目吗?</p></div>
<p>是企业的项目</p>

tigertosky 发表于 2010-10-25 10:03:55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sy6560483</i>在2010-10-24 22:19:51的发言:</b><br/>
<p>此贴的发展很难看好。</p></div>
<p><br/>你说话总是很酷吗?呵呵</p>

食用菌生化技术 发表于 2010-10-25 14:54:06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shijian</i>在2010-10-25 7:40:26的发言:</b><br/>
<p>&nbsp; 若能成功分离纤维素、是很了不起的技术,纤维素是生产低成本汽油(乙醇)的首选,国家不让用粮食生产燃料乙醇,主要考虑的是口粮安全,用植物秸秆生产乙醇主要难题是纤维素不好分离。</p></div>
<p>&nbsp;&nbsp;&nbsp;&nbsp;&nbsp; 成功分离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已在3年前完成了课题,但与此同时,我们又落后了,美国早已使用一种新的工程菌种,不用先得到纤维素,完成了直接由发酵法实现用2.5吨干稻草产出一吨燃料乙醇的中试。哎!总是感觉我们在老美身后爬行,嚼人家吃剩的馍。</p>

lsy6560483 发表于 2010-10-27 22:38:42

"<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0000">菌种退化与高产驯化的生物化学原理与应用</font>"!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食用菌高产的生物化学技术原理》之二:菌种退化与高产驯化的生物化学原理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