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蘑菇 发表于 2010-9-17 12:04:20

如果能直接写出厂名就更好了,我看了就是银川那一家,大连那一家,河北那一家,还有那一家。 <br/>

roser002 发表于 2010-9-17 20:02:08

<p>双孢蘑菇的技术看来还是业内的一个大问题。</p>

菇魔力 发表于 2010-10-24 15:04:04

个人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市场行为畸形。市场鲜销的蘑菇是聪明的商贩们经过多年的“研究”绞尽脑汁利用各种化学保鲜剂泡白,市场就喜欢这种扭曲的白。而且老百姓自然季节栽培的菇泡水率可达20%,用行内人的话说药水可以泡进去,保鲜得住;而工厂化种植的蘑菇由于栽培特点决定泡水率只能达11%,保不住。因此,市场鲜销没有优势,除非国人不媚白,而回到蘑菇的本来面目。其二,动不动就盲目花几千万引进国外先进的设施,从投资角度上说,固定资产折旧就已达每斤1.5元,怎么与老百姓竞争。其三,技术仍然停留在季节栽培水平,根本没有达到工厂化栽培的深度。其四,原材料的不稳定性增加了种植的不稳定性。

安广杰 发表于 2010-11-19 08:39:22

空调机组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yg841129</i>在2010-11-19 0:03:33的发言:</b><br/>
<p>&nbsp;&nbsp;&nbsp;&nbsp; 建设工厂的时候就决定了很大的因素,一次发酵要高压(一般设计大概要达到5000Pa),二次发酵很关键,密封性和保温效果,国内企业很难做到欧洲那样,全不锈钢的投资太大,另外国内的单面不锈钢、单面彩钢做工确实不敢恭维,菇房投资最大,热镀锌钢材、铝材的菇架,空调和控制系统,确实是不小的一笔。双包蘑菇工厂化栽培确实很诱人,但是如果要投资,最好能做一个详细的投资预算,模式怎样/二次发酵用混泥土还是不锈钢、菇房用空心砖还是夹芯板、设备改进口哪些、关税如何、与国内的设备如何匹配等等,都需要做一个详细的预算?<br/>  三次发酵确实产量高,但是需要的设备投入太大,技术要求太高,中国现在的国情不适合,切勿像印度、伊朗一样,设备坏了,等荷兰来修理,那么工厂就得全部停工,还是采用简单、机动一点的模式比较好。</p></div>
<p><strong><font size="4">句句真言,好。</font></strong></p>

zyg841129 发表于 2010-11-19 00:03:33

<p>&nbsp;&nbsp;&nbsp;&nbsp; 建设工厂的时候就决定了很大的因素,一次发酵要高压(一般设计大概要达到5000Pa),二次发酵很关键,密封性和保温效果,国内企业很难做到欧洲那样,全不锈钢的投资太大,另外国内的单面不锈钢、单面彩钢做工确实不敢恭维,菇房投资最大,热镀锌钢材、铝材的菇架,空调和控制系统,确实是不小的一笔。双包蘑菇工厂化栽培确实很诱人,但是如果要投资,最好能做一个详细的投资预算,模式怎样/二次发酵用混泥土还是不锈钢、菇房用空心砖还是夹芯板、设备改进口哪些、关税如何、与国内的设备如何匹配等等,都需要做一个详细的预算?<br/>  三次发酵确实产量高,但是需要的设备投入太大,技术要求太高,中国现在的国情不适合,切勿像印度、伊朗一样,设备坏了,等荷兰来修理,那么工厂就得全部停工,还是采用简单、机动一点的模式比较好。</p>

zyg841129 发表于 2010-11-24 21:33:14

<p>中国应该依据自己的国情来,切勿全盘模仿荷兰的模式,如果现在能解决控制系统的问题,我想整个生产线国产的路也就不远了。</p>

漳州菇 发表于 2010-12-6 20:43:01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yg841129</i>在2010-11-24 21:33:14的发言:</b><br/>
<p>中国应该依据自己的国情来,切勿全盘模仿荷兰的模式,如果现在能解决控制系统的问题,我想整个生产线国产的路也就不远了。</p></div>
<p><br/>金玉良言。。。。。。。。。。。。</p>

一位退休老人的唠叨 发表于 2010-12-23 17:59:37

富邦菌业 发表于 2010-12-22 11:38:21

向各位坛友致敬!本人正在做蘑菇工厂化生产项目,但我们是从出菇棚开始,现在我们的菇棚已经建好50多个,每个棚500平方,空调控温,可实现周年生产,电费大约0.5元/每斤.我们计划菇棚发展到100个的时候开始建培养料厂,计划采用西班牙技术,发酵槽+二次隧道模式,然后混播菌种打包栽培。不知道这个思路如何?请各位坛友指导。

chene 发表于 2010-12-25 21:16:59

感觉咱们的问题是产业链的问题,只引进技术设备(还是人家的,让人掐着咽喉!)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种植原料、种植的设产设备、种植产品、产品的销售、产品的宣传、产品消费的模式等等都要同步匹配,而且建议咱们的食用菌设备生产企业也与时俱进、创新求前!所有这些是离不开政府的扶持的,更需要食用菌人形成自主的产业联盟,自己去争取发展的模式的多样性!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我谈中国工厂化双孢菇工厂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