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009-2010年产季食用菌产量统计报告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2009-10年产季美国食用菌总产量为7.93亿磅(约36.0万吨),比上一年下降3%。</span>食用菌总销售额为$9.25亿美元,下降4%。食用菌厂家为312个,增加了23个。平均销售价每磅$1.17美元,保持不变。<br/><br/>根据蘑菇栽培者报告,蘑菇的鲜菇销售量为6.71亿磅(约30.4万吨), 下降1%。用于加工的量为1.07亿磅(约4.85万吨),下降13%。蘑菇总销售额为$8.86亿美元,下降3%。<br/><br/>蘑菇属<br/><br/>蘑菇总销售量为7.78亿磅(35.3万吨),其中宾西法尼亚州占总销量的64%, 加利福尼亚州占14%. 蘑菇总销售额为$8.86亿美元。棕色蘑菇(包括Portabello, Crimini 等几种)总销售量为1.2亿磅(约5.44万吨),其中棕色蘑菇占整个蘑菇销量的15%. 棕色蘑菇销售额为$1.68亿美元, 占整个蘑菇销售额的17%.<br/><br/>在美国,蘑菇栽培厂家总112个, 其中产量超过1千万磅(约4536吨)的栽培厂家占整个美国蘑菇产量的69%,约为5.4亿磅。各种规模蘑菇栽培厂家如下:<br/><br/>超过2000磅, 8家<br/>1000磅至1999万磅, 17家<br/>500万磅至999万磅, 16家<br/>250万磅至499万磅, 21家<br/>100万磅至249万磅, 29家<br/>50万磅至100万磅, 2家<br/>少于50万磅, 19家<br/><br/><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255);">蘑菇栽培总面积为2760万平方英尺(256万平方米), 总装料面积为1.31亿平方英尺,每平方英尺产量为5.96磅(约29.1公斤/平方米), 蘑菇栽培厂家每平方英尺平均可获得$6.78美元回报。</span>美国蘑菇鲜销产量为6.71亿磅(约30.4万吨), 用于加工量为1.07亿磅(约4.85万吨)。蘑菇栽培者报告称, 鲜销占85%, 加工占15%。预计下一个产季栽培面积为1.27亿平方英尺。在宾州切斯特县的62个蘑菇栽培厂家生产了3.51亿磅(约15.9万吨)的蘑菇, 产值为3.08亿美元。切斯特县栽培面积为1150万平方英尺, 总装料面积为5350万平方英尺。<br/><br/>特种食用菌--香菇, 侧耳和所有其它外来品种<br/><br/>在2009-10年产季,商业化栽培特种食用菌销售额为$3910万美元,下降19%。 一个特种栽培者定义为在产量上至少有200根天然段木或具有一定商业化室内栽培面积,$200美元以上销售额。栽培者每磅平均售价为$2.56美元。<br/><br/>香菇的销售量为632万磅(约2867吨), 栽培者可以得到每磅$2.75美元的价钱。侧耳的销售量为578万磅(约2622吨), 栽培者可以得到每磅$2.55美元。 除了香菇侧耳之外的其它外来品种为317万磅(约1438吨),栽培者可以得到每磅$2.18美元。<br/><br/>合格有机食用菌<br/><br/>栽培者销售出3000万磅合格有机食用菌, 其中销售了1700万磅合格有机食用菌,其它为无合格标签的有机食用菌,这些有机食用菌占所有食用菌销售的2%, 共有生产厂家51个,占16%。<br/><br/>译自NASS 报告于美国农业部国家农业统计机构2010年8月19日发表的统计数据<br/><br/> <font size="4">很久没见到野蘑菇老师了,感谢你带来最新的资料。从美国生产商角度看.对于生产特种食用菌-如香菇,侧耳等是有难度的,这恰恰是我国的优势。而对于双孢菇而言,国产的褐色双孢菇不要再考虑进入美国市场了,一是运输途中的氧化 蘑菇损失问题,二是美国地产菇的价位以使我们没多少利润了。</font> 安工称我为老师,实在不敢当,我是山里人,孤陋寡闻。<br/><br/>安工见识多广,请教您一个问题,以下引用田鸿:有个疑问,国内双孢菇消费仅占总产量的25-30%左右,其余的都要出口。国内双孢菇主要是普通菇农在生产,即使在目前的单产水平上增加1倍,双孢菇的总产量将在07年240余万吨的基础上翻番,达到近500万吨,这么大的量该如何销售?我的问题是:我国目前双孢菇产量真的达到240万吨?那是美国的8倍。 <font size="4">我想田宏老师引用的是:2007年中国食用菌年鉴中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1682万吨,其中平菇414.5万吨;香菇288.4万吨;双孢菇244.1万吨;金针菇117.8万吨;草菇43.7万吨。2007年以双孢菇为例各省产量分别是山东39.6万吨;江苏39.3万吨;福建37.1万吨;广西34.9万吨;河南27.2万吨。“年鉴”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我们不能妄加评论,仅供参考吧。</font> <font size="4">国内双孢菇生产经历了08年的重创之后一直没有缓过来,据我片面了解许多基地空房率很高。国内达到漳州地区双孢菇单产的基地寥寥无几,在北方某基地负责人说:“我们能稳定住每平米20斤的产量就不错了”。我们不排除有高产的,但做到大面积稳定高产的少之又少。全盘引进荷兰模式设备在目前的国内市场是很难接受的,山东---公司,大连华南公司的例子就摆在那,中国的老板都很聪明,会算的很精。那广大已经存在的双孢菇基地该怎麽办?我的建议是:消化吸收杨老师带来的荷兰工艺,取夷之长,补己之短。在发酵环节做好文章,量体裁衣做好栽培环境调控,逐步提高单产和投料批次。找到适合自己的生产工艺,能赚到钱才是硬道理。</font> 安先生,不知道08、09年的统计数据怎样呀?我的意思是目前国内双孢菇产量已经够大,如果真按国外的生产方式,达到杨老师所示荷兰的生产技术水平,那巨大的产出量该如何消化?反过来,我们是要去追求那种高标准的生产模式还是立足现有的生产条件在技术上多努力?这是您“双孢菇基地出路”的帖子让我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 对,“ 能赚到钱才是硬道理。”任何技术都有其经济学属性,离开国内现有条件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最终是无法在市场上立足的。 我这里有现有的蘑菇《双孢菇》菌种。草菇菌种,有意者请联系;13859273885 小王,地址漳州市角美镇东美 同意安先生的观点,标准化小平菇未来是平菇栽培的主要发展方向。 <p>同意楼上的看法!!!!!!!!!!!</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