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 发表于 2010-8-10 08:50:59

上海香菇种植推广"科研单位+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nbsp;&nbsp;&nbsp;&nbsp;中国经济网上海8月9日讯&nbsp;(记者沈则瑾)近日,由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上海大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担的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香菇新菌种及其栽培技术推广》通过专家验收。通过实施课题,在云南施甸和浙江磐安累计推广上海香菇新菌种申香10号1000万袋,平均单产超过750克/袋。<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在食用菌种植新区云南施甸,采用“科研单位+公司+基地+农户”的推广模式,形成食用菌产销网络,累计发展菇农730户。农民种植“申香10号”收入翻了几番,目前农户年均收入5万元以上,其中,超过10万元以上的农户占20%;5-10万元的农户占70%。<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一、创新推广模式,实现分段管理。以“科研单位+公司+基地+农户”的推广模式,形成了香菇生产合理有效分工的新生产链,大大的提高了菌种生产的安全性,降低了农民生产的风险和公司效益的提高,形成了多方共赢的局面。<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科研单位”即上海市农科院,负责香菇菌种的选育及母种保藏、复壮和生产;“公司”即大山,负责生产组织工作,包括香菇的收购、加工和销售;“基地”即云南香菇菌种繁育基地(上海市农科院和大山在施甸建立基地,并联合当地政府成立云南大山食用菌有限公司,以企业形式进行基地管理运作),负责生产原种、栽培种和菌棒,向农户提供栽培用的菌棒;“农户”即云南施甸的菇农,负责香菇的栽培管理和采收工作。<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二、加强技术服务,形成产销网络。课题组在实施时制定了详细的技术服务计划,为农户免费提供整个生产流程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解决了农户的生产技术难题;通过采取保护价向菇农收购香菇,使用专用商标进入市场交易,规避了农民卖菇的风险,形成了香菇产销网络。良好的推广模式和技术服务方式受到当地农户欢迎,由最初找农户种植发展到现在农户反映供不应求,目前公司年产菌棒已超过1000万棒。<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三、全过程监控,确保菌种质量。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着手香菇菌种的选育,先后选育出申香8号、申香10号等申香系列菌种在全国举行了示范和推广,相关工作获 200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建成农业部出口食用菌良种繁育中心,该中心是一个具有生产和示范双重功能的菌种供应基地,通过严格按照菌种的生产标准,监控菌种生产全过程,为全国提供了大量优质香菇菌种,从源头上杜绝劣种、假种。(来源:中国经济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香菇种植推广"科研单位+公司+基地+农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