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 发表于 2010-7-27 08:00:20

[原创]液体菌种难说简单

 
<p>【易菇论坛首发】现在食用菌行业什么宣传的最火?答案多数人会说是液体菌种。食用菌各类杂志上,网络媒体上把液体菌种捧上了天,如何客观真实的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站在利益角度去非议它的好坏,那些为了推销液体罐不符责任的狂嘘是对广大菌界同仁极不负责任的。</p><br/>
<p>风风雨雨几十年,从上世纪70年代,上海农科院杨庆尧先生开始研究液体菌种到现在,液体菌种的发展步履艰难,至今我国食用菌领域大多采用的还是固体菌种,国内颇具实力的食用菌较大型企业不是没有银子买不起这个罐,国外公认的食用菌发达国家-荷兰也不是没有实力上液体设备,但怎么他们还是采取固体菌种路线。其中真的需要我们反思。</p><br/>
<p>发酵设备问题&nbsp;&nbsp; 现有的食用菌液体发酵罐多从常规工业发酵设备改良而来,有的只是简单的改造,就直接用于食用菌菌丝的发酵生产,那么食用菌的生理特性充分考虑了吗?常规发酵罐罐体多为不锈钢制作,管路很复杂,尤其是罐内充气管道,其内壁不可避免要沾染培养液而且难以清洗,这是污染的重要原因。还有多数罐可视性差,不便于实时观察菌种生长情况,难以及时发现发酵中的异常变化,尤其是不能及时发现菌种被污染。食用菌的菌丝也不同于抗生素发酵的菌丝,菌丝较长,剧烈的搅拌导致菌丝大量断裂、原生质外流,从而影响产量。还有对通气量的反应二者有明显差异,这些都需仔细研究。</p><br/>
<p>配套设施与发酵条件&nbsp; “液体菌种其实很简单”,“无需高精尖技术,让你轻轻松松搞液体菌种”,“无需高昂设备,盆盆罐罐就可搞液体菌种”“液体菌种是食用菌重大变革必将取代固体菌种”等等之类的夸大其词的宣传太多太多。把发酵罐生产菌种看的如此轻松简单,而忽视配套设施与发酵条件的要求,甚至让买罐者感觉设备的性能已经达到傻瓜化了,只要买了罐,简单指点几句话,就能成功生产液体菌种。实在荒谬的很。事实上,除了发酵罐,还需要很好的无菌系统,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操作人员以及相应的操作规程与制度保障等,才能成功而稳定地生产出液体菌种。食用菌菌丝与发酵工业的大多数微生物(青霉、链孢霉等)相比较,生长势更弱,对养分的竞争力更差,许多工业发酵菌种相对于食用菌菌种而言,都是具有强势竞争力的杂菌,在同样发酵条件下,食用菌发酵更容易污染,一、二次生产出来不能代表什么,而是要连续、稳定的成功生产,污染率要严控,这必须要许多配套设施和条件做保证。</p><br/>
<p>液体菌种接种工艺&nbsp;&nbsp; 液体菌种的接种方法多采用接种枪,用正压空气把液体菌种从发酵罐压送到接种枪,再喷射到培养料面,这种方法存在的弊端是环节多,容易污染。如果料面过大就需要多次、多点喷射,不易喷均匀,菌丝还会受到冲击力影响。</p><br/>
<p>缺少理论支撑&nbsp; 多数食用菌教科书、报纸书刊、网络上更多的是介绍关于固体菌种知识,对液体菌种的相关知识介绍的很少,相关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论述的寥寥无几,零碎而且缺乏系统性、完整性,某些方面的液体菌种知识基本是空白,严重缺乏理论支撑。而菇体菌种的理论与实践则已系统化普及化。在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过程中,有时采取同样的菌种及相同的工艺,产生的有效成分却有很大的差异,很多人指责发酵产物不稳定,菌株在发酵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生理生化的细微变化谁又能细致的研究呢?液体发酵生产中的有关参数诸如物理参数(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空气流量、溶解氧、排气中的氧及二氧化碳含量)、化学参数(PH值、糖、氮、此生代谢产物)、生物参数(包括菌丝形态与菌丝含量)又有那位大家能指出完整、系统的标准呢?还有发酵罐生产中的控制方法象温度的控制、溶氧浓度的控制、搅拌速度的控制、PH值的控制、泡沫的控制等现在尚无标准出台。发酵终点的判断中形态观察和发酵过程的代谢变化又有多少人掌握要领?</p><br/>
<p>&nbsp; 不切实际的误导&nbsp; 液体菌种是一项很优秀,也很先进的技术,但是如何发挥它的优秀,如何普及它的技术,之所以说液体菌种技术先进,在于它发菌速度快,快在何处?快到何种程度?是我们每一个从业者和研究者应当心知肚明的。由于液体菌种是悬浮在液体中的活体菌丝球,发菌过程避免了菌丝的断了修复再生,菌种的萌发时间提前了36-24小时,再就是由于菌丝球 数量多能迅速覆盖接种面多点萌发,迅速蔓延料面形成菌种优势,使整个发菌过程至多缩短6至10天!!!而不是商家推广液体菌种培养器的鼓吹的发菌期缩短四分之三,试想,液体菌种的菌丝球直径在1-2毫米之间,而经过压实灭菌处理的培养料会且只会隔离菌 丝球让多余的水渗透到料内,在培养料表面萌发,不会如商家所说液体渗透到哪里菌种就生长到哪里。如此说法纯属误导。再说商家提出整个发菌栽培时间缩短四分之三,也是无稽之谈。还有所吹嘘的液体菌种出菇整齐,产量高,由固体菌种过去三、四个月的制种时间缩短为2-3天,头潮菇产量提高70%。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p><br/>
<p>赵本山的一句话“不看广告看疗效”很适合那些对液体菌种跃跃欲试的人群,最近的一次食用菌会议上一位生产液体罐厂家的老总只来人没参展,笔者追问这位很热衷与各种会议参展的老板未参展的理由,这位老板的话让我深思:“现在搞食用菌的人越来越不受忽悠了,现在生产罐的厂家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无独有偶,那位所谓的液体菌种鼻祖还在会议上大肆炫耀自己的罐又得了多少多少大奖,又有了多少多少专利,已经更新了多少多少代,液体菌种的发展之路不是靠你嘴皮子磨出来的,这个领域需要更多的人去求真务实的完善它。</p><br/>
<p>液体菌种难说简单!未来的路还很漫长!参考文献略【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p>

田鸿 发表于 2010-7-28 01:47:2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液菌王</i>在2010-7-27 21:52:40的发言:</b><br/>
<p>夜体菌真的简单,全开放操作。只不过公开传授的技术设备难操作,不是学员笨,实在是老师的技术不完美。</p></div>
<p>不是技术不完美,而是设备有先天缺陷。</p>

chene 发表于 2010-7-27 13:06:06

<p>尽做菌种了,忽视了去细品怎么让食用菌上餐桌造福国民了啊?!</p>

液菌王 发表于 2010-7-27 21:52:40

<p>夜体菌真的简单,全开放操作。只不过公开传授的技术设备难操作,不是学员笨,实在是老师的技术不完美。</p>

红星生活 发表于 2010-7-30 15:39:34

笑话不是,中国人连这点小事拿不倒还能发射神舟飞船。有几个人知道液体菌的最高水平。不是不愿推广,而是研究者研究过程中,国家没给经费补助,所以得等到他们生产两年,收入低得上科研经费时,自然会向全国推广。<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font face="Verdana">烘干机浮选机磁选机分级机圆振动筛工业烘干机陶瓷球磨机球磨机回转窑鄂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碎石机圆锥破碎机振动筛冲击式破碎机对辊破反击式破碎机雷蒙磨粉机回转窑鄂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分级机对辊式破碎机复合式破碎机移动式破碎机碎石机圆锥破碎机超细粉碎机高强磨粉机高压微分磨震动给料机制砂机洗砂机圆振动筛直线震动筛细碎机砂石生产线球磨机磁选机烘干机浮选机<br/>辊式破碎机颚破复合式破碎机鄂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球磨机冲击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辊式破碎机圆振动筛直线振动筛振动给料机雷蒙磨超细粉碎机</font>

液菌王 发表于 2010-7-30 14:23:41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mkiller</i>在2010-7-30 11:48:10的发言:</b><br/>
<p>怎么说呢,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酵罐,缺乏基础研究理论的指导,基本上是山寨其他微生物发酵罐,这样的发酵罐肯定先天不足的!<br/><br/>液体菌种,是一锤子的买卖,一个罐子毁了就全完了!这就需要大量基础研究为成功率做保证。<br/><br/>可是我国的科研都急功近利的很,浮躁的很,谁愿意做基础研究啊,吃力不讨好的。<br/><br/>固体菌种是吧一个大的风险分散成一个个小的风险,对于一般菇农来说,抗风险的能力远远高于液体菌种。<br/><br/>风险和利润是一对孪生兄弟,不要想着通过液体菌种提升你的竞争力,我们国家还达不到这个水平!</p></div>
<p>说笑话不是,中国人连这点小事拿不倒还能发射神舟飞船。有几个人知道液体菌的最高水平。不是不愿推广,而是研究者研究过程中,国家没给经费补助,所以得等到他们生产两年,收入低得上科研经费时,自然会向全国推广。</p>

mmkiller 发表于 2010-7-30 11:48:1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田鸿</i>在2010-7-28 1:47:28的发言:</b><br/>
<p>不是技术不完美,而是设备有先天缺陷。</p></div>
<p>怎么说呢,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酵罐,缺乏基础研究理论的指导,基本上是山寨其他微生物发酵罐,这样的发酵罐肯定先天不足的!<br/><br/>液体菌种,是一锤子的买卖,一个罐子毁了就全完了!这就需要大量基础研究为成功率做保证。<br/><br/>可是我国的科研都急功近利的很,浮躁的很,谁愿意做基础研究啊,吃力不讨好的。<br/><br/>固体菌种是吧一个大的风险分散成一个个小的风险,对于一般菇农来说,抗风险的能力远远高于液体菌种。<br/><br/>风险和利润是一对孪生兄弟,不要想着通过液体菌种提升你的竞争力,我们国家还达不到这个水平!</p>

ghost9106 发表于 2010-7-27 09:49:52

其实液体菌种的生产从严格上讲就是一种发酵,在工业上这是个非常严格操作的过程。毛老师指出了其中有众多的实验参数要控制,这些内容就是一门发酵工程。但简单想就是菌种在容器内的液体培养,如果想自己试验一下,用个三角瓶或大一些的容器放在磁力搅拌器中凭经验撑控培养时间小规模做还是可行的。

hbingchun 发表于 2010-9-28 20:16:30

高见!!谢谢!!<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液体菌种难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