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老菇农 发表于 2010-6-29 10:15:11

从业感悟(十四)栽培原料选择前的思考

  <font size="3"><font face="Verdana"><strong>栽培原料选择前的思考</strong></font></font> <br/>
<p><font size="3"><br/>&nbsp;&nbsp;&nbsp;&nbsp;<font color="#ff0000">【易菇论坛会员专区特稿】</font>在竞争激烈市场环境下,首先考虑的是材料取之难易,量的多少,价格,材料的理化性质的稳定性,没有稳定性一切都是徒劳的,就像我对蘑菇已经不兴趣的原因,也就是材料的稳定性比较差(该观点我已经在跟帖中表述过)。</font></p><br/>
<p><font size="3">&nbsp;&nbsp;&nbsp; 从农副产品加工后的下脚料中寻找。具体找什么,先判断所栽培菌类生育期的长短,回归到培养料来考虑。香菇、秀珍菇栽培周期长,要考虑使用木质素含量高的树种,杏鲍菇、金针菇应考虑软质树种。最近常使用的代用材料有玉米芯,甘蔗渣(红渣),棉籽壳,杨树木屑,玉米杆、高粱杆,豆杆、杨树木屑,东北松的木屑、泥炭土,甜菜丝等。大家只是在尝试性使用,并没有进行系统研究,没有统计数据进行支撑,很多生产上很需要解决的事情,没有人去研究,使我国食用菌生产一直徘徊在经验主义上,可悲。</font></p><br/>
<p><font size="3">&nbsp;&nbsp;&nbsp; 我个人认为原料便宜,容易大量取得,容易储存,就是硬道理。<br/></font></p>
<p><font size="3"><br/>&nbsp;&nbsp;&nbsp; 我不赞成再对农副材料进行再加工的观点,比如,酒糟,如何晒干?消耗的人力,能源,生产成本,也不愿意采用中药下脚料进行栽培,少量还可以,规模栽培呢?原料质量难以控制。对于种草此类事,我个人观点是劳民伤财,既然资源匮乏,那自然条件就很差,种植食用菌也好不了那里去。为什么没有天也要创造条件上呢?</font></p><br/>
<p><font size="3">&nbsp;&nbsp;&nbsp; 还有,有人提出什么菌草概念,用所谓菌草粉碎物,全部替代种植香菇的木屑,成功了吗?如果成功,那为什么推广十几年,依然还要靠政府的补贴来推广呢?我认为什么是真科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称为真科学。推广十几年了,以菌草代替全部木屑在福建,几乎没有成功过。采用橡草粉碎物再添加35%硬质树种的木屑好些,菇农还是不愿意使用所谓的菌草,菇农最讲现实的。“为什么会墙内开花,墙外香”,我看到这样的报道,哑然失笑,无言以对。还有人说因为福建资源很丰富,发动不起来。事实又是如何?据我所了解,菌草粉碎物比木屑更贵。听说在四川某地一企业因此亏损200万元,没有钱再玩下去了,回过来,还是使用木屑种植杏鲍菇。从历史的曲折教训,不该重演,该落幕了。这给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就是选择代用材料不能够违背菇种的自然规律,香菇属于白腐生菌类,主要是利用木质素,才能够经起漫长的发育周期。所以选择材料时应该考虑到所栽培菌类的腐解类型。</font></p><br/>
<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 近来木屑短缺,棉籽壳天价了,添加部分农作物的茎杆,玉米芯替代部分棉籽壳进,行栽培周期短的菌类(金针菇,杏鲍菇)的尝试也越来越多。茎杆海绵组织越丰富越好,也就是吸水性也越强。比如甘蔗渣,玉米芯,玉米秸秆就是很好的栽培材料。从玉米芯提取木糖醇,现在也是热门,和食用菌争原料,价格也上涨,最近我的学生利用玉米杆的粉碎物栽培金针菇取得比较好成绩,只是玉米杆比重比较小,体积比较大,填料高度高了很多,但确实是具有很好吸水性。其含糖量也比较高,不失一种有待于开发的培养基质。目前已经有针对玉米秸秆的快速粉碎机出现了。<br/></font></p>
<p><font size="3"><br/>&nbsp;&nbsp;&nbsp;&nbsp; 还必须指出的是:玉米芯和玉米秸秆弹性比较好,在进行金针菇和其他菌类栽培包制作时,容易造成预留的孔被堵塞或者塌孔,请给予注意。</font></p><br/>
<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 栽培香菇,秀珍菇,还是考虑硬质树种的木屑吧。栽培发育期属于中短期的菌类选择软质木屑,都需要经过发酵。喷淋,提高木屑的孔隙度,才是上策。发育期属于中短期的可以配搭30%左右的玉米芯,玉米杆,甘蔗渣等粉碎物。但必须提醒大家的是棉籽壳含氮量比较高,采用上述的替代品,含氮量低的多,故应该适当提高麦皮的用量,也可以选择含氮量高的豆粕进行调整,最近豆粕价格猛跌,虽然比棉籽壳贵600元\吨,但其含氮量是棉籽壳的三,四倍。建议整个培养基配方的含氮量,控制在1.3-1.5%为宜<strong>。(<font color="#000080" size="3">未经许可,严禁转载</font>)</strong></font></p><br/><br/>
<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font color="#ff0000"> 本人在会员专栏上所发表的文章,不得转载和在QQ群里转发,这是对论坛不尊重,也是违背一位老人对论坛所做点微薄贡献的意愿。</font></font></p><br/>

我要注册 发表于 2010-6-30 22:16:31

<p>感谢黄老师和张老师的回复,我今天算了,租地请人种玉米,是不可行的,玉米亩产不高,只够租地钱,人工肥料种子就亏了,如果能搞到农业局的项目,我就成立个玉米合作社,种姬菇,一定这样运行!!!!!!<br/><br/>…………O(∩_∩)O~…………</p>

myb 发表于 2010-7-2 18:16:30

&nbsp;<font color="#ff0000"> 栽培香菇,秀珍菇,还是考虑硬质树种的木屑吧。栽培发育期属于中短期的菌类选择软质木屑,都需要经过发酵。喷淋,提高木屑的孔隙度,才是上策。</font><font color="#000000">绝对经典!</font>

奇迹 发表于 2010-7-2 17:58:11

<p>一线的科研单位很少在做栽培科研研究了,原材料越来越紧张,竞争越来越激烈,发展食用菌循环产业应该是一种趋势</p>

我要注册 发表于 2010-6-29 23:20:55

<p>我今天去改锯厂拉锯末,结果早被人排了队,其他种菇的要锯末,烤豆腐干的要锯末,用锯末生产木炭的…………,我的天,什么时候锯末变成宝了?<br/><br/>不知道明年租几亩地来种玉米效果如何?玉米卖给养鸡的,秸秆和玉米芯就来种菇,种菇废料还田种玉米。不知是否可行啊。还有就是玉米芯和秸秆如何储存啊?是粉碎新鲜的来晒干,还是晒干后来粉啊?新鲜的粉来能直接种菇不?</p>

wertsdfg 发表于 2010-6-30 08:34:06

软硬木屑的确需要研究了,科研单位确实没有研究的,但的确很关键。

福建老菇农 发表于 2010-6-30 08:46:59

回答一楼:你的设想很好,这就是构成生态循环圈,按现在时髦话来说就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br/>晒干后再粉碎比较好吧,但我想是否能够在田里先切断,捆扎,运回,堆垛,需要使用时再粉碎,还是北方培养更有发言权。

香菇人 发表于 2010-6-30 09:01:13

木腐菌宜用含大量木质素的材料.草腐菌宜用富含纤维的材料.伪背这一定义.难于产生利润.我非常赞同黄老师的观点.象草.茅草用于栽培平菇类不错.金针菇.蘑菇.杏鲍.草菇.木耳.茶树菇.猴头菇.姬松茸.等可分别适旦加入.

mushroom_lover 发表于 2010-10-10 18:14:11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tbody>
<tr>
<td>
<div id="textstyle_4" style="FONT-SIZE: 11pt; OVERFLOW: hidden;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0px; WORD-WRAP: break-word">回答一楼:据我了解玉米芯是晒干后再粉碎的,然后压块保存。</div></td></tr></tbody></table>

luo2083 发表于 2013-2-28 17:18:48

栽培香菇,秀珍菇,还是考虑硬质树种的木屑吧。栽培发育期属于中短期的菌类选择软质木屑,都需要经过发酵。喷淋,提高木屑的孔隙度,才是上策。发育期属于中短期的可以配搭30%左右的玉米芯,玉米杆,甘蔗渣等粉碎物。但必须提醒大家的是棉籽壳含氮量比较高,采用上述的替代品,含氮量低的多,故应该适当提高麦皮的用量,也可以选择含氮量高的豆粕进行调整,最近豆粕价格猛跌,虽然比棉籽壳贵600元\吨,但其含氮量是棉籽壳的三,四倍。建议整个培养基配方的含氮量,控制在1.3-1.5%为宜.
对黄老师这段话我不是很理解,向黄老师请教!秀珍菇是木腐菌吗?“栽培发育期属于中短期的菌类选择软质木屑,都需要经过发酵。喷淋,提高木屑的,才是上策。”这句话是说木屑加棉仔壳或玉米芯等主料一起发酵吗?不然单纯木屑发酵怎么会增加孔隙度呢?另外碳氮含量的问题我不大清楚,比如碳氮含量是不是用某一材料的本身含碳氮量乖以在培养料中的百分比就是培养料的碳氮含量,原材料的碳氮含量好象不容易查到,培养基配方的含氮量,控制在1.3-1.5%,是不是意味着培养基含碳量控制在26-30%,谢谢老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业感悟(十四)栽培原料选择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