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国 发表于 2010-6-17 11:55:13

浅谈食用菌栽培的地势、地域、差异与风和水

 
<p align="center">&nbsp;</p>
<p align="center">【原创】浅谈食用菌栽培的地势、地域、差异与风和水&nbsp; </p>
<p>一、地势差异:谈地势差异,首先就不得不讲一下风的因素和水的因素对食用菌生长的至关影响,从风和水的字义上讲:柔和的风就是好风,洁净的水就是好水,结合起来就是好风水。在食用菌栽培实践中有这样的故事值得讲给大家听:</p>
<p>一、地势差异与产量的关系:有这样的兄弟俩,他们每人栽培黑木耳2万袋,在菌袋制作过程中,配料、操作等一系列环节都是在一起进行的,并且在一座养菌室同时养的菌,菌室消毒、温度控制、日常管理都是同样的,当进入田间管理后,分别在本村不同的地块同时摆袋、同时浇水,露天田间管理模式也完全一样,最后产量差距却大了,哥哥2万袋总产量1200斤,弟弟2万袋总产量1800斤。第二年哥哥与弟弟在一片田里一样管理,黑木耳产量就一致。这种情况在黑木耳主产区不是少见,这是什么道理呢?通过深入观察和详细了解,本人得出的结论是:地势差异占主导作用,与风和水相关。同样的配料、同样的管理模式、同样的品种,在不同的地势环境,产量是有很大差异的。</p>
<p>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p>
<p>二、地势差异与管理的关系:故事人的双方都是我的朋友:一个是有钱有势的老板,另一个是比较有经验的滑子蘑栽培技术员。老板在城区边缘有个厂区,院内有温室大朋而且很大,老板与技术员决定生产10万包滑子蘑,另外给技术员投资3万包的原材料作为回报,统一管理。老板很豪爽,这种合作方法也确实可行,但是技术员忽略了地势差异的管理,厂区周围全是建筑物,大家知道北方栽培滑子蘑过程是,春天生产栽培袋,夏季转入养菌阶段,初秋进入生长期并开始採收。就在节气进入6月中下旬期间里,老板与技术员同时出差的3天内,菌棚内13万菌袋全部因高温缺养而报废。他们不是没有想到,事先也采取了措施,但是没有想到地势差异与极端天气变化的影响。这个老板并没有责备技术员,事情已过去两年多了,这个技术员精神还是一蹶不振。这就是地势差异的影响。</p>
<p>下面讲第三个故事更值得思考,</p>
<p>三、地势差异与病害发生的关系:那是07年的6月初,我去东宁县的绥阳镇,那里有我好多朋友,其中有一家国有大型林业管理局的一位负责食用菌栽培方面的中层领导干部,这位朋友很有才干,也很为林业职工栽培食用菌负责,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在自己厂区又栽培蘑菇又栽培黑木耳,可是在黑木耳进入田间管理时摆错了位置,在厂区外3米高的围墙下摆放了几万袋黑木耳,围墙严重阻碍了西南方向来风,结果耳片进入生长期遇到酷暑高温时节,耳片刚生长就弹射孢子,紧接着就行成了白色菌丝,把耳片包裹起来,造成耳片溃烂,袋内青苔、绿霉相继爆发。在不同的地势上不适应这种生物生长必然适应另外种类生物生长,这是生物生存生长规律。所以不可忽略了地势差异与风和水的影响。</p>
<p>我们栽培食用菌建菇棚、建养菌室、黑木耳田间露天管理、要观察风向、水源清洁度,天气变化,地下矿物质影响。掌握了地势差异与风和水的关系对食用菌的栽培管理、产量、质量、病害防控等措施至关重要。</p>

红色石头 发表于 2010-6-18 00:20:05

<p>老师总结的经验真的宝贵啊。学习受教了。</p>

李永国 发表于 2010-6-17 21:43:50

<p>感谢各位版主、专家、还有一位台湾同胞、同行的网友们对这篇经验之谈小作品的认同和鼓励,更感谢【易菇论坛】这个平台我新的家,我刚学会打字不久,很慢,我会把我的经验和经历的故事慢慢讲给大家的。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再次谢谢【易菇论坛】我的家。</p>

yjhdxvz126 发表于 2010-6-17 17:05:55

我是一个栽培黑木耳的,一直在琢磨黑木耳的管理和病害防控措施,不得其解。今看了李永国老师的精彩文章,仔细琢磨,豁然开朗,看来,种植黑木耳确需与风水大有关系。希望李老师继续发表新作,传播真知灼见!

lianwen 发表于 2010-6-17 21:01:52

&nbsp;&nbsp;&nbsp;&nbsp;&nbsp; 感谢李老师的好文章,收藏了,慢慢分享。

gongsichanpin 发表于 2010-6-17 20:19:20

<p>学习了,李永国老师的精彩文章实战经验的总结。继续关注中,收藏了。</p>

我要注册 发表于 2010-6-17 20:10:38

<p>真诚学习了,可能我们是应该多看看自己所栽培品种的原生出菇环境,才能悟得正道</p>

蘑菇心寒 发表于 2010-6-17 20:30:28

谢谢李老师,正在建大棚,给我很大的提醒

myb 发表于 2010-6-17 12:08:11

<p>该文作者李永国先生是吉林省食药用菌协会协会常务理事,具有相当的实战经验,尤其是对黑木耳病害防控很有研究,欢迎李老师多发一些实用性文章,造福于论坛网友,李老师年近花甲,刚刚学会打字、发帖,精神可佳!受李老师的委托要求,本文将系列发出,严禁转载!</p>

691001 发表于 2010-6-17 15:33:32

李老师的文章不错,受益匪浅,谢谢。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食用菌栽培的地势、地域、差异与风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