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老菇农 发表于 2010-4-11 08:10:38

随笔(四)《波兰食用菌生产设备》读后感

<font size="3">让我们大家先对波兰总统等遇难人员表示哀悼。<br/>&nbsp;&nbsp; 最近周游江苏,浙江才回到福州,看到<font face="Verdana">《波兰食用菌生产设备》</font>,虽然作者是从网络上获得,也说明其用心,谢谢这样有心人。这样有心人越多越好。<br/></font>&nbsp;&nbsp;&nbsp;&nbsp;<font size="4"> 好图,从中我们得到很多启示,虽然我们目前还不可能这样机械化生产,但大家看传送带上的发酵料,放线菌那么多,而我们蘑菇栽培过程中的发酵料上的放线菌又有多少呢?他们一平方米产量是30-40公斤 而我们呢?就知道我们差距在那里?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最主要的是理念上存在差距,我们和国外在蘑菇栽培上基本理论相差不大,但我们栽培依靠的是经验,他们依靠的是计算机,是软件,是测定数据。实施的过程我们靠的是手工,手工可靠吗?他们靠的是大型机械。人最大的弱点,就是椭性,贪婪。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现有的一家庭栽培模式将会退出市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年轻人不愿意呆在农村,也不愿意从事繁重的食用菌行业,向往是大城市生活,日本目前食用菌从业人员的年龄就是我们明天。要使食用菌行业永续,现在我们就必须逐步改变观念,向适度规模化栽培靠拢。就必须进行适合中国国情小型设备的开发,研制。我曾提出一个观点,中国需要食用菌航空母舰,也需要高速小炮艇。有些菌类适合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还有不少菌类由于栽培稳定性比较差,栽培周期过长,同步性比较差,市场的认知度比较低,电费和质量之间相关性考虑,不适合航空母舰栽培,只能够进行季节性栽培,季节性栽培不等于不需要高速小炮艇,<font color="#ff0000">因为机械是最听话的,也是最不贪婪的。</font><br/>&nbsp;&nbsp;&nbsp; 我期待五月到日本和俄罗斯考察,以及今年九月到波兰和荷兰考察,同样,将国外最新的东西带回来给大家一起分享,希望会给大家视觉上的冲击,更希望感悟到其他国家的食用菌从业人员的敬业和拼搏精神。<br/></font>&nbsp;<font color="#ff0000" size="5"><strong>&nbsp; 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毛主席语录),衍生成食用菌产业的出路在于设施话适度规模栽培。</strong></font>

wertsdfg 发表于 2010-4-15 09:21:39

国内双孢菇很难发展机械化,价太低,农村小蘑菇建设都种这个。

发表于 2010-4-14 18:17:37

黄老师站的高,看的远,我辈学习中。

福建老菇农 发表于 2010-4-13 13:26:12

回11楼<br/>&nbsp;&nbsp;&nbsp;&nbsp;&nbsp; 中国蘑菇生产我了解的不少,见的很多,我这里介绍的国外蘑菇生产,不是谁的月亮圆的问题,人家先进的东西我们就应该虚心学习,不懂就是不懂,就得学习,来不得半点自大,我也看了国内每平方米生产30公斤的蘑菇,问题是人家无论春夏秋冬度是稳定在30公斤,好多年了,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呢?往往昙花一现。原因很简单,技术稳定,原材料稳定,管理稳定,没有内耗。稳定生产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核心,没有稳定就谈不上效益。可以说国内至今我还没有见过那一家稳定生产双胞蘑菇的。如果有,请告诉我,我将自费去学习。

蘑菇虫 发表于 2010-4-13 10:01:50

<p>不要迷信外国的月亮就比中国的亮!!!<br/>人才是决定成败的内因!!!<br/>在中国也有产量在30千克以上实例。<br/>只是管理理念的落后和人的责任心不够!!!<br/>管理好人产量和质量都不是问题!!!</p>

nzbz 发表于 2010-4-12 15:23:19

<p>黄老师:上次在你的帖子中看到你参观南平禾意的照片,其中禾意用的装袋机我很感兴趣,想再看这篇帖子,现在怎么找都找不到,麻烦你给我个链接一下,谢谢!</p>

weifenting 发表于 2010-4-11 08:45:23

<p>我很赞同福建老菇农的观点.现在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年轻的不愿干重活,脏活.现在,中国还不能跟发达国家相比.食用菌航空母舰只适合部分大型企业.而中国,种殖食用菌大部分还是家庭栽培式,高速小炮艇更有发挥的空间.</p>

奇迹 发表于 2010-4-11 20:47:39

<p>食用菌的发展必须依靠理论,理论指导生产,生产种中检验理论,才有可能实现质的飞跃,纯经验式的生产模式最终会遇到瓶颈,衷心感谢黄老师,他指点了我很多</p>

lilingjie 发表于 2010-4-11 19:53:36

<font size="4">黄老师的谆谆教导总能让食用菌的从业者受益,我们也感受到了黄老对家庭小作坊前景的担忧。我是80后的在校大学生,我觉得我们学校里面还是有立志从事食用菌行业的人的,其中不乏有激情的,能吃苦耐劳的。他们对食用菌的知识渴望和追求可以令人敬佩,有的人甚至放寒假暑假都留在学校基地里和食用菌的老师一起去搞科研,做调查,学校的设备简陋,很多活都是人力扛扛抬抬的。我们都是农村里出来的孩子,我们都有一颗回到家乡,建设家乡的真诚的心。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决心在食用菌的路上摸爬滚打,我们从业的路上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资金的缺乏,设备的简陋,实际操作能力的不足。这是我们这代大学生大多数人自主创业的软肋。尽管有困难,我们相信我们的打拼可以闯出一片天来,因为我们敢于吃苦,勤于专研,我们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我们也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我们相信我们可以改变小作坊的生产模式,适度规模化栽培离我们不会很远。</font>

福建老菇农 发表于 2010-4-11 20:29:13

&nbsp;&nbsp;&nbsp;&nbsp;回答起楼:<br/>&nbsp;&nbsp;&nbsp;&nbsp;&nbsp; 兴趣是无穷的动力,吃苦耐劳是中国传统美德,但食用菌规模化生产,更需要能够举一反三,有悟性,能够将多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新型大学生。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随笔(四)《波兰食用菌生产设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