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闲谈我国的双孢蘑菇生产发展
<p>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我一直从事、重视双孢蘑菇在我国的生产与发展。双孢蘑菇是常见食用菌里面蛋白质含量最高、世界产量最高、消费最多的品种;也是西方国家工厂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程度最高的品种。双孢蘑菇的生产原料是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因此也是生态意义最大的食用菌品种,双孢蘑菇栽培是农业循环经济中的重要一环。</p><br/>
<p> 正因为双孢蘑菇生产的经济意义大、生态意义大、农村循环经济意义大,近30年来,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界、学术界几次三番发起双孢蘑菇生产的高潮,包括引进国外工厂化生产设备技术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棚生产、菇棚生产。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引进的国外工厂化生产几乎百分之百的赔钱,绝大部分停产倒闭;老百姓大棚生产此起彼落,把国家扶持资金消耗完以后,也就偃旗息鼓,停产了事;现在唯一能坚持、维持生产的就是福建漳州的层架式栽培模式,但也是风雨飘摇、在举步维艰中生存。 </p><br/>
<p> 近几年我们进行了双孢蘑菇野生栽培和菌菜轮作的探讨,就是在林地露天栽培,生产原生态野生的双孢蘑菇或在大棚内种菇和种菜轮作生产,为我国双孢蘑菇的生产发展另辟蹊径,作了一些工作。 </p><br/>
<p> 亲历、经历、总结我国双孢蘑菇生产的历史和现状,感到我国的双孢蘑菇生产必须朝两化一作的方向发展。</p><br/>
<p>一、工厂化生产:</p><br/>
<p> 工厂化生产肯定是今后双孢蘑菇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但为什么迄今为止,这些引进生产设备与技术的工厂大部分都倒闭停产,能正常维持生产的可以说是屈指可数呢!?</p><br/>
<p>问题之一是参与考察、引进、消化国外设备技术的主要是政府官员、行业领导、有大名气可以开会做报告但没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真正既懂理论又懂技术、有基层工作经验的科技人员本来就凤毛麟角,他们很少有参与引进、消化工作的机会。生产第一线缺乏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是问题之一</p><br/>
<p>问题之二,国外双孢蘑菇高度工厂化、智能化的生产是建立在自己国家整体高度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基础上的。我们单独引进其先进的生产设备,但引进不了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引进不了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成熟的销售和消费市场。这就是木水桶定律所揭示的原理,这个系统工程所能发挥的效应,是由其最差的一环决定的,这是问题之二。</p><br/>
<p>问题之三,双孢蘑菇生产技术本身是非常成熟的技术,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主要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科技人员与生产工人的结合,技术主要靠既懂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整个生产是属于生产实践的问题,不是属于理论研究的问题。可现在我国食用菌行业推崇的是有名气的大专家、大教授,他们根本没有实践经验、也不可能有实践经验,靠他们炒作、造势、作报告、作宣传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根本不可能。因此工厂化生产从一开始就先天性不足,只有硬件、缺乏软件;只有造势之大人物,缺乏做事之小人物。</p><br/>
<p>问题之四:双孢蘑菇生产中菌种是关键,有的工厂为了原汁原味地引进国外的技术,几乎是想把国外的工厂从外到里完全复制进口,连生产种也全靠进口。进口菌种成本很高,其实没有这个必要,因为菌种生产工艺是成熟常规的生产,没有什么深奥的地方。关键是工厂化生产一定要不断选育、更换菌种,同一个菌种品系在同一个生产车间连续生产几代就会导致产量的严重下降。</p><br/>
<p>工厂化生产肯定是以后发展的方向,但必须结合国情,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同步进行,引进设施和培养技术人员同步进行;提高培养料发酵质量、完善菇房出菇条件和菌种的选育、生产同时发展。</p><br/>
<p>二、大棚栽培</p>
<p> 80年代开始,双孢蘑菇的生产,主要在大江南北的上海、福建、四川、两湖两广地区,南方冬季的气候简易草棚就可以栽培,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南方的农村、农民生产一直可以维持,只是受市场的影响波动较大。到90年代中期开始在黄河两岸的一些省市推广发展大棚生产,由于政府的大力扶持与参与,整个发展势头可以说是来势迅猛,但结果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整个产业可以说是政府贴钱挨骂、农民赔钱受累,究其原因:</p><br/>
<p>1、食用菌栽培属于培植业,农民祖祖辈辈从事的是种植与养殖,种菇和种菜、种粮是完成不同的行业,操作技术与农民熟悉的种植业、养殖业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农民短期内很难掌握技术,经过几年的实践,技术是掌握了,但大棚内病虫害严重,生产环境严重恶化,回天无力了。</p><br/>
<p>2、没有真正懂技术的技术后盾,大棚生产主要靠政府扶持,政府找技术就是找大牌子,找大人物,牌子是很大,声势是很大。其实,这些大牌子、大人物是干大事的,蘑菇生产是小事、苦事,大人物不干、也不会干,因此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不能有效及时解决</p>
<p> 3、没有稳定的产量,也就没有稳定的销售体系,也就没有稳定的市场,市场的反哺效应不能很快体现,生产销售形不成良性循环体系。生产一直靠政府输血扶持肯定不是长远之计,最后是不了了之。</p><br/>
<p>可见,大棚生产在我国双孢蘑菇生产中只能是过渡、不可能持久发展,也不可能发展壮大。</p><br/>
<p>三、层架式菇棚生产</p>
<p> 这种模式要逐步向中国式工厂化方向发展,首先要在解决了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向规模化、社会化发展,比如原料发酵、菌种生产、销售加工、技术服务都要发展形成相对独立、又密切配合的产业,形成一个整体的社会化生产体系。</p><br/>
<p>四、山洞、窑洞、地下人防设施的生产</p>
<p> 这种模式效果一般较好,但一方面受设施的限制、一方面连年生产也会有病虫害严重等问题,这种模式也会发展、也会存在,但绝不会成为生产的主流模式。</p>
<p> </p><br/>
<p>五、大棚内的菌菜轮作</p>
<p> 即半年种菇、半年种菜,当年种菇、翌年种菜的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为种菜提供肥料,又可以克服种菇连作的弊病,这种模式是目前我国大棚种菇的唯一可发展的模式。</p>
<p> 综上所述,我国双孢蘑菇生产的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两化一作,即工厂化、野生化和大棚的菌菜轮作。</p><br/>
<p>注:以上是我几十年来在生产第一线常年奔波劳作的总结和感悟,非常直白,没有套话、空话、假话。会议编辑工作人员有为难之处,可以直接给我退回,麻烦打扰之处敬请谅解。作者梁枝荣。</p> 该文我感觉确实不错,正如作者所说的,非常直白,没有套话、空话、假话。 双孢菇项目是官员创造政绩的绝好工具。 <font face="Verdana">长见识了 0.0</font> <p>好贴,谢谢分享!!!!!!!!!!!!!!!</p> 哈 我是还没进入这个行业的新人(还在读书) 大家多多指教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tbody>
<tr>
<td>
<div id="textstyle_5" style="FONT-SIZE: 11pt; OVERFLOW: hidden;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0px; WORD-WRAP: break-word">
<p>好贴,谢谢分享!!!!!!!!!!!!!!!</p></div></td></tr></tbody></table> <p>现在说真话的文章太少了。这篇将历年来蘑菇生产做了简要的总结,难得</p> 好贴,谢谢分享!!!!!!!!!!!! 请教毛老师、黄老师等专家、教授:<br/> 国内正在从事双孢蘑菇工厂化周年生产的成功企业(自动化设备是国外或国内制造的)主要是哪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