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 发表于 2010-1-5 07:10:07

[原创]食用菌产业现代化应该如何“化”

 
<p>&nbsp;【易菇论坛首发】 我国的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国情决定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只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发展道路。我国农村种菇人口多而条件有限,而且食用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一些菇农基本上还是使用手工工具耕作(连起码的拌料机都难以买起)。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全面推广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机械化、自动化的大食用菌产业模式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另辟蹊径,走机械化大食用菌产业与园艺化小食用菌产业相结合的生态菇业道路。有三种现实的市场情况促使我们认真地思考这一问题。 </p><br/>
<p>&nbsp;&nbsp;&nbsp; 国内市场青睐绿色食品。食用菌产业并不拒绝进步。但与其他产业相比,食用菌产业恐怕是唯一并非愈现代化愈好的产业,人们对食用菌产品甚至有着追求原始品质的偏好。不用说自然野生之山参、菌菇、龟鳖、鱼虾等山珍海货成为上品,就是农家老式豢养之畜禽、土法种植之果蔬也已悄然热销。人们都怀念过去的鸡蛋好吃,过去的米饭香甜,过去的鱼虾鲜美,过去的蔬菜可口,大有农副产品质量今不如昔之感。于是,食用菌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推崇,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的宠儿,价格不断走高却又供不应求。 </p><br/>
<p>&nbsp;&nbsp;&nbsp; 国外市场对我国食用菌产品高筑“绿色壁垒”。近几年来,一些国家常常高筑“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进口中国食用菌产品。我国生产的香菇、双孢蘑菇等,都曾被国外以药物残留超标等为借口而退货。比如,日本曾单方面提高对我国食用菌产品的进口门槛,制定了所谓的什么肯列表制度,在这些歧视性贸易壁垒面前,也可联想到发展绿色或有机食用菌产品是何等重要。 </p><br/>
<p>&nbsp;&nbsp;&nbsp; 生产方法不当影响食用菌产品质量。几年前,国内一大菇商承接欧洲代理商200吨双孢蘑菇的订单,但到交货时,跑遍很多地方却只收购到60吨合格产品。其主要原因是许多菇农忽视科学培育,造成双孢蘑菇农药、重金属残留超标。这说明,食用菌种植需要科学的培育和管理理念。 </p><br/>
<p>&nbsp;&nbsp;&nbsp; 国内外市场的这些信息令我们深思:什么是食用菌产业现代化?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能够通过科学的种植和管理培育出优质绿色食用菌产品的,就是食用菌产业现代化。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前途在于:发展机械化大食用菌产业与劳动密集型的园艺小食用菌产业相结合的现代化生态菇业,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机械化大食用菌产业,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劳动密集型的精细种植的园艺小食用菌产业,特别是绿色生态食用菌产业。提供绿色产品的生态菇业,估计将是未来的主流食用菌产业,我国在这方面具有优势。 </p><br/>
<p>&nbsp;&nbsp;&nbsp; 食用菌产业是典型的生态产业,其食用菌产品的生产过程除工厂化外,都是自然的生长过程,自然条件是基础,产量和质量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特别强。食用菌产业还是典型的循环经济。</p><br/>
<p>&nbsp;&nbsp;&nbsp;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应当在发展机械化大食用菌产业的同时,扶持和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园艺小食用菌产业,构建菇业循环经济。发展机械化大食用菌产业,目的主要在于求效率、要高产。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园艺小食用菌产业,目的则在于求质量、要增值。在日韩等国家普遍实行现代化大食用菌产业的情况下,我国积极发展精细种植的园艺型绿色食用菌产业,可以赢得比较优势,进而赢得竞争优势。这就像瑞士的家庭制表胜过其他国家的大厂制表一样。参考文献略(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p>

funguy 发表于 2010-1-5 07:52:15

<p>坐个沙发,很舒服!楼主的思想我懂了,中国食用菌之路应该以我国食用菌从业者为本,应该尊重的他们的就业权和工作权,防止过度发展的机械化剥夺了他们从事食用菌的权利,反而产业发展,他们却失业了;楼主热爱食用菌之心天地可鉴啊!佩服佩服!</p>

whpzhrsyq 发表于 2010-1-5 09:41:58

小规模与大规模同步发展。

风雨过后 发表于 2010-1-5 18:42:12

只要把中国的小菇农都能建上标准的大棚,再有个接种室,有些简单的机械,如果再建立个能真正办事的协会,中国食用菌市场就会自然满足,国家会考虑这些事么,即使有好的政策到下面又变成什么样,国家考虑的是大事,大事不一定实事。所以只能是空谈<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食用菌产业现代化应该如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