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你的名字叫菇农
<p>【易菇论坛首发】 惊闻长春郊区一菇农在灭菌过程中,灭菌锅爆炸,导致身忙;惊闻一把大火将一菇农奋斗多年的基业付之一炬;惊闻一菇农在煤火升温过程中不幸一氧化碳中毒身亡……….。</p>
<p> </p>
<p> 他们,日夜疲劳,半夜采菇,灭菌两天不合眼,辛勤种菇,精心细作,聊以生存。他们的名字叫:菇农。 </p><br/>
<p> 他们,生活在大山深处,辽阔草原,城市郊区,十里八乡…他们住的地方叫:农村。 </p><br/>
<p> 他们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基础弱,生活条件更差,有的地方还没有网络,更难以涉事上网… </p><br/>
<p> 他们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在现今中国食用菌产业大军中占了绝大多数。他们没有组织,没有政府的关怀,更奢望不到国家资金的扶持。惠民工程也与他们挂不上边。</p><br/>
<p> 他们中最不甘于守着土地刨食,贫困度日生存的一些人,在食用菌发展的大潮涌中,率先从事食用菌产业。这些敢于在社会生存和人生道路上勇吃螃蟹的人们,在把中国食用菌产业成为第一世界生产大国的巨大成绩面前,他们还叫菇农,还是弱势群体。 </p><br/>
<p> 他们这些率先种菇,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艰苦付出,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白眼以及受歧视的沉重精神压抑,勇敢地挣回了第一桶金;他们开始自主创办食用菌合作社、菇农协会,兴办食用菌企业。这种新鲜事的蝴蝶效应,春风化雨,雷霆万钧,锐不可当,势不可挡。 </p><br/>
<p> 他们怀揣着人民币,身穿着牛仔裤,满面笑容,喜气洋洋,信心满怀的走出自己的家乡,走向外省,甚至走出国门,在更大领域里发展食用菌产业。这样的菇农队伍更加庞大,底气更加雄壮。时势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博的空间,他们应运而生,发展成长壮大。 </p><br/>
<p> 他们以农民与生俱来最纯真的本质,用自己最辛勤的付出,承担着最沉重的劳作,领取着最基本的收入。他们超时劳动,他们劳保薄弱,他们灾伤频发,他们收入微薄;他们住简陋的菇棚;他们的饮食不佳,难以正常饮食,很多胃病缠身;到市场批发蘑菇受菜霸欺辱;他们被城市人白眼;他们的合法权益被侵犯;他们的辛酸难以诉说。但他们仍难以置信、难以置信地忍辱负重,坚忍不拔,顽强前行!托起发展中国食用菌产业的重任。 </p><br/>
<p> 他们淳朴忠厚,拿着比土里刨食好得多、却又与付出不对称的微薄收入而知足满足,甚至感恩。殊不知低廉劳动力成本却为别人创造着可观的利差。 </p><br/>
<p> 他们成了中国食用菌产业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大军!中国食用菌辉煌的增长中浸透着他们的辛劳付出和巨大贡献,他们成了一个庞大的具有自己特质的引人注目的社会群体,他们用自己所有的经历,为自己书写下了震天撼地的二个响当当大字:菇农! </p><br/>
<p> ——也许这才能真正去反映他们的特殊本质,反映出他们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反映这一阶段性的历史的奇特的社会现象。其深层次原因和深度分析,至少目前难以正确揭示和精准把握,或暂时不愿意不便于去揭示和把握,那就留给历史去评说。但中国菇农为中国食用菌产业所做的贡献浓墨重彩,熠熠生辉,青史铭刻,永不磨灭! </p><br/>
<p> 无法用更多的语言来做更多的表述,在复杂的现实和复杂的心情下,只能面对上千万的庞大队伍的菇农兄弟姐妹们道一声说:菇农万岁!(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刀种火耕</i>在2009-12-14 15:06:21的发言:</b><br/>菇农辛苦!菜农也辛苦!茶农还辛苦!烟农更辛苦!稻农依然辛苦!总之农民都辛苦!!! </div>
<p> 农业为基础、基础 底座也、承重之任,农民负重前行哪有不辛苦之理。</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田鸿</i>在2009-12-13 13:30:12的发言:</b><br/>
<p>不要危言耸听,新技术的进步促进香菇产业快速发展,满足社会需求,香菇砍花栽培在目前已经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也没有作为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必要,如果要保护,难道要为了保护砍花技术就要继续砍花栽培香菇?香菇砍花栽培的文献记载不到1000年,何来“中国一千多年的香菇史”?</p></div>
<p style="TEXT-INDENT: 2em">最早记载香菇人工栽培的是西晋的大文学家张华(232-290),他在所著《博物志·异草木》中有曰:“江南诸山群中,大树断倒者,经春夏生菌谓之椹,食之有味,而每毒杀人。”张华记下了长江以南在晋代(265-420)乃至更早时人工砍树种香菇的情况。“椹”即“蕈”的同音字(方言),全中国惟我市龙泉、庆元、景宁三县菇民称菇为“蕈”。</p>
<p style="TEXT-INDENT: 2em">与张华所记对应的是《山蔬谱》,有曰:“永嘉人,以霉月断树,置深林中,密斫之,蒸成菌,俗名香菇,有冬春二种,冬菇尤佳。”这段文字所记为浙江菇民的香菇砍花法栽培。时间为隋朝(581-617),因为在龙、庆、景三县中,龙泉建县最早,亦在唐乾元2年(759年),此前这三县均属永嘉县。到唐时(618-907),改名为温州治;明、清为温州府。《山蔬谱》将龙、庆、景菇民写为“永嘉人”,是为常理。</p>
<p style="TEXT-INDENT: 2em">张华和《山蔬谱》作者不详,但其证明了浙江人在1800年前已开始栽培香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此时是靠孢子的自然繁殖,“密斫之”是砍花的形象记录。意思是在树皮上密密地砍上疤口,让香菇孢子于其上自然萌发成菌丝后,长香菇。</p><br/>田鸿你不认可張华的《博物志·异草木》,哪你认为香菇是何年代开始种植的?<br/>是群众创造历史?菇农创造历史?<br/>还是英雄创造历史?专家学者创造历史?<br/><br/> 菇农辛苦!菜农也辛苦!茶农还辛苦!烟农更辛苦!稻农依然辛苦!总之农民都辛苦!!! 我们的论坛有正气呀, 这么好的文章我要跟帖.毛老师一下子说到我们心里去了.真好. <font size="3">毛先生:请你将这篇文章列为精华,能够给更多的菇农给与力量和鞭策以及鼓励和希望。<br/><br/>补充四楼观点:除了菇农之外,还有一代代的知识分子,对菇菌有情结的老前辈深入探索和对菇农的实践的总结,提升才有今天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果,没有杨新美,没有戴芳澜等等无数老前辈的艰辛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这局面。菇农和专业科技知识分子就如鱼和水的关系。</font> <p> 中国香菇生产技术是与水稻种植技术同等重要的发明,中国一千多年的香菇史,是千百万菇农为生存奋斗的血泪史!遗憾的是香菇砍花法至今还被联合国科教文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随着新技术的运用,传承了一千多年的香菇砍花法技术、语言、文字和文化极可能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p> <font size="3">写的太好了,对菇农没有深厚的感情是些不出这样精彩的文章。<br/>菇农有很多创造发明,同样也在推动食用菌行业向前向前。<br/>我更希望能够上网的菇农,能够尽量上网,查资料,看看想想,吸收新的理念,新的想法,开拓自己的视野,少走弯路。</font> 毛先生文采就是好。能够写出大家的心声。亦能够客观反映一些问题。 菇农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