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老菇农 发表于 2009-11-15 11:04:19

"后来逐步引种到亚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地区,发展成今天的一年生作物。"<br/>一年生的作物木质素含量比较低,多年生的木本植物木质素含量比较高,我们生产需要大量的棉杆,不是个别温室栽培,那另当别论。稳定生产原料是第一要素。

福建老菇农 发表于 2009-11-15 11:10:13

<font face="Verdana" color="#000000" size="3"><b>田鸿先生的观点,很值的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现象?环境卫生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否也适用于香菇生产?</b></font>

shijian 发表于 2009-11-15 07:56:09

&nbsp;&nbsp;&nbsp;&nbsp; &nbsp;感谢黄老师、让我学习了解了一些香菇栽培的精华,我家在石家庄市远郊,本地以种植大棚金针菇为主、对香菇只是印象里的事,这里的枝枝杈杈都让板材加工消化,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种香菇的材料只能另辟蹊径,你所说的含单宁的树种、我理解在北方如黑枣、柿树,果实未熟时很涩,该是单宁吧,另外高粱含单宁,尤其是杂交高粱,在生产队时涩的连那时骡马都不爱吃,含木质素多的秸秆我想棉花秸秆、和大豆秸秆应该多、棉花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只是在寒冷的北方不得不一年完成一次生命历程,在南方种下一粒种能活很多年,北方暖棚里一棵三年的棉花大似小树、硕果累累,成了某植物园里的一景,黄老师我对香菇是外行,以上所说仅是表象,不妥之处恳请赐教。<br/>&nbsp;&nbsp;&nbsp;&nbsp;

忠实 发表于 2009-11-16 06:30:36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yb</i>在2009-11-15 16:42:48的发言:</b><br/>再回田鸿兄,东北的香菇虽然落后,但发展趋势还是很不错的,我到过一林场,每年300万棒,利用山区的小气候,反季节出菇(6月-10月),产品始终供不应求.全部出口。这个场效益相当不错。 </div>
<p>在吉林貌似还没有这么大栽培量的林场吧,吉林我已去过多次</p>

dw63457 发表于 2009-11-15 15:15:37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在夏香菇生产中,由于高温菌丝活力受影响,细菌酵母菌繁殖快是夏香菇烂筒严重的重要原因。所以香菇生产有条件尽可采用层架放袋,采用微喷技术结合使用无害的保水剂和保水膜,减少注水操作,既保证菌筒适当的含水量,又保持菌筒表面干燥,这样可减少因为划袋出菇的人工成本,也减少烂筒,保证有产量。个人浅见。</div>
<p>田鸿老师的这个观点我赞同,夏菇失水很快,不补水又不行,而覆土栽培靠地一面湿度又过大,也容易烂棒,采用保水剂和保水膜来提高含水量减少烂棒,今年我就想试试。</p>

红色石头 发表于 2009-11-15 13:22:57

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和梁惠王探讨发展是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杨新美老师主编的《中国食用菌》第七章 专门介绍了食用菌林的培养和利用,黄老师的《食用菌栽培》第三版,第八章,从业心得说到香菇和生态环境的矛盾。在此帖的感悟中,告诉我们后人该如何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让我受益匪浅,视野开阔了。我深刻感悟到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不求急功见利,不做历史的罪人。

田鸿 发表于 2009-11-15 13:05:14

<p>我有不少学生是东北的,不过我没去过,相信你说的,东北香菇树种资源丰富。但东北温度低,香菇袋栽,养菌的时间长,出菇时间也很长,仅有几个月的适温期不足以搞完一季生产,要建造温棚,使用成本会比较高,按目前的价格,要取得好的效益,难度较大,而且,温棚香菇的管理和南方也不相同。所以,个人认为,在东北也许利用砍树后较大的枝桠(10-25公分)做段木香菇出口倒还不错,细小的枝桠粉碎后做其他食用菌也许才是好的选择。个人浅见,请myb先生指正。</p>

田鸿 发表于 2009-11-15 11:02:02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福建老菇农</i>在2009-11-15 9:46:26的发言:</b><br/>
<p>&nbsp;&nbsp;&nbsp; 第一次,看到这观点,很新鲜,有创意,谢谢<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b>shijian先生》</b></font>至于烂筒、香菇菌丝活力弱(菌筒内部蓄热不能及时排除),好了,假如,菌棒进入发热期时,用筷子扎基个深孔,可以排除热量吗?如果我们香菇棒接种时,除了品字型接种之外,中间孔在接一对孔,等到接种后十五天,用筷子将对孔打1穿,形成散热通道,这样做可以吗?<br/>&nbsp;&nbsp;&nbsp; 台湾很少烂筒,为什么国内这么多地方都出现烂筒,是不是台湾单筒重量少,所以发热量不太大?所以不容易烂筒?<br/>&nbsp;&nbsp;&nbsp; 为什么日本方型菌砖,不会发生烂筒?单砖重量不比我们菌棒少,是不是他的表面积比菌筒大,有利散热?<br/>&nbsp;&nbsp;&nbsp; 很多未知东西还等待深入研究。</p></div>
<p>请黄老指正:<br/>以前是夏香菇烂筒严重,现在秋冬菇也出现烂筒,我地有个老区,曾经年最高生产量达到500万袋,现在菇农已经不种了,眼看着高价却不种就是烂筒太厉害,我去菇场看过,那菌筒表面看一切似乎正常,但用手轻轻一捏,菌筒就散筒了,鼻闻甚至有酒味。老菇场,无论怎样消毒,环境中的细菌和酵母菌量总是很大,而且是逐年、逐季增加,这是由于营养富集使细菌酵母菌等杂菌富集所致,整个菇场及周围环境都被污染,包括浅层地下水,栽培中的用水不清洁是造成细菌酵母菌四处扩散的重要原因;栽培中脱袋、转色、采摘、走动等动作也是造成污染传染的原因。自然界的生物都相生相克,这是一种平衡,没有选择性因素,特别在食用菌生产中没有营养等选择性因素,某一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会自己形成优势,一旦形成了优势,人要去控制使其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就很难,双孢菇大田栽培逐年减产,其中覆土层菌群失调就是主要原因。香菇菇棚及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可以减缓杂菌优势,减少烂筒。清洁、消毒好的菇场使用时间也不会超过10年。再有,在夏香菇生产中,由于高温菌丝活力受影响,细菌酵母菌繁殖快是夏香菇烂筒严重的重要原因。所以香菇生产有条件尽可采用层架放袋,采用微喷技术结合使用无害的保水剂和保水膜,减少注水操作,既保证菌筒适当的含水量,又保持菌筒表面干燥,这样可减少因为划袋出菇的人工成本,也减少烂筒,保证有产量。个人浅见。</p>

myb 发表于 2009-11-15 11:55:03

<p>看了黄老师的精品文章,很受启发,我这几天正在给上级写吉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报告。摘录其中一个片段&nbsp; </p>
<p>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起源于福建、浙江、江苏、广东等南方省份,并且在当地已形成产业气候。但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南方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日渐枯竭,从1994年开始,我国提出“南菇北移”战略,食用菌产业逐渐普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在“北移”过程中,因拥有丰富的持续性利用资源和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冷凉气候,东北地区渐渐成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新宠”。地处东北腹地的吉林,在发展食用菌产业上理应大有作为:</p>
<p>吉林省发展食用菌条件十分优越:1、生产原料得天独厚: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林业大省。年产锯末4000万公斤,农作物秸秆4000万吨,锯末和秸秆都是食用菌生产的重要原料,价格非常便宜,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外省望尘莫及的。2、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我省气候四季分明,5~10月份期间干湿温差大,有独特冷资源优势,夏季南方高温鲜菇难觅,我省则可反季节大量生产,冬季日光温室适合菌类生长,可全年连续生产,污染小,成功率高,且菇质优良。3、菌种资源种类繁多:我省长白山是闻名于世的“世界级真菌宝库”,有500多种食药用真菌。其中有180多种有开发利用价值。目前只开发利用20多种,占菌类资源的10%左右,大有潜力可挖。4、科技力量比较雄厚:全省有1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食用菌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很多成果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有条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p>

myb 发表于 2009-11-15 11:59:31

作为香菇来看,南菇北移的大方向没错,东北的各种优势条件是南方不可比拟的。大量的枝桠材白白舍弃在山野里,冷资源优势又是那么明显。真诚希望发达省份的朋友来这里大展宏图!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易菇论坛特稿】从业感悟(1)香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