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科学理性的对待食用菌专家学者
<p>【易菇论坛首发】写这篇文章,我心情很沉重,因为我们食用菌界近几年很多业内人士贬低专家学者风气益盛,大有不把专家学者拉下马誓不罢休的姿态,什么中国的种菇高手都在民间,什么专家是砖家,什么专家只会理论不懂实践,甚至形容成坑害菇农的凶手等等。太多太多的言论,让很多专家学者伤透了心。</p>
<p>食用菌行业的专家学者”是在食用菌行业、某一食用菌学术领域、某一食用菌特殊技能等专一方面,被同行认可、被相关食用菌从业人员认可、被相关部门认可的人物。更多的是,他们学识深厚,著书立说,被人们所敬仰。</p>
<p>不可否认是有一些专家学者发出了一些错误的言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丧失了理智。食用菌学术界的腐败也很严重。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喜欢把打击面扩大,一秆子打死一船人,这和文化大革命里的红卫兵有什么区别!</p>
<p>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专家学者,翻开中国食用菌厚厚的发展史,1923年-1927年著名真菌学家戴方澜在东南大学开课讲授真菌学,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真菌学研究人才;1030年,黄希范用木屑栽培平菇获得成功;1939年著名真菌学家邓叔群群发表英文巨著,至今仍是研究真菌的重要著作;1952年裘维藩著[中国食用菌及其栽培]是中国人工栽培食用菌的奠基之作;1954年著名食用菌大师杨新美首次介绍银耳芽孢菌种分离、接种技术。等等事例难以一一说明。可以肯定的说没有黄年来、郭美英的努力,中国金针菇的发展就没有今天这个地步;没有杨新美教授的努力就没有被称为中国食用菌“黄埔军校”的华中农业大学的今天;没有上海农科院杨庆尧的努力就没有液体菌种的今天;没有李玉教授的努力中国的粘菌研究还会落后其他国家;没有李茹光对云芝肝泰的研究就没有吉林省真菌制药强省地位。没有徐锦堂等教授对天麻的研究,也许我们的医学界还要靠野生天麻度日。</p>
<p>现在行业人士对专家学者的愤青如果成了红卫兵,那不如不做!我甚至觉得,今天中国食用菌界所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几十年前那场闹剧的流毒。别拿无知当个性。</p>
<p> 有些人说,“我不是专家学者,我只是普通食用菌从业着,但是我要说……”这样就可以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负责任。其实,当你要发表一个观点的时候,希望你对看你文章的人负责。对你的话负责,希望你先多读读专家学者的书,多学习学习再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想让别人尊重你,就请你先尊重别人。任何攻击和侮辱专家学者是最没素质的表现。</p>
<p>当你想对专家学者指责的时候,希望你有充足的理论支撑。大家都很忙,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打嘴架的游戏,来满足你哗众取宠的欲望。谩骂是愚蠢的行为,在食用菌产业中.专家学者的专业引领能有效地提高食用菌生产各方面的理念和能力。促进这个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然而,由于专家学者不可能做到对生产一线的所有情况都准确、全面地掌握.理论类专家学者又较缺乏对基础生产实践的切身体验。以至于专家学者在提供专业支持时。提出的食用菌理论、食用菌理念、食用菌观点不可能全部还原到食用菌生产的现实中。对实践者的指导也无法做到事事都有针对性。一线从业人员在生产实践中,必须理性地对待专家学者的引领作用。既要重视专家学者的专业指导。又要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工作。</p>
<p>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食用菌科技决策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至关重要,对待食用菌专家学者要多些科学性、多些理性!(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p> <p>毛老师 您说的很对<br/>就是一部分假专家坏了专家的名声<br/></p> 让他们说去吧,几个唯恐论坛不乱的人 <p>评价体系不完善,做研究的靠论文和课题,而做产业的看的是效益。如果抓了市场和管理,能写出什么论文,就算有第一手的数据又能发表在什么刊物上。是政策把科研人员从应用第一线拉回来了,科研人员与生产管理能手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评价依据也应不同</p> <p>农业科研课题应当从生产中来,而不应当从资料或书本中来。很难想想,如果袁隆平一开始就做什么DNA,那他是不会有今天的成就的。现在的制度设计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方式和标准有很大问题,前几年听说要把研究型的事业单位都改成公司制,这本是一件好事,将强迫研究和生产结合,现在没听说了,说明阻力很大。</p> 害群之马太多,坏了马的名声。我在三明的时候有一个牛人(食用菌协会的干部)研究松杉木屑栽培杏鲍菇,拿到金针菇工厂出的菇,全部失败,只出了一点垃圾菇头,还是烂的。这世界太小,有一次我居然在网上撞到这个牛人松杉木屑栽培杏鲍菇高产技术转让的信息,时间也刚好合上那批。真的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刀郎</i>在2009-11-10 18:38:40的发言:</b><br/>害群之马太多,坏了马的名声。我在三明的时候有一个牛人(食用菌协会的干部)研究松杉木屑栽培杏鲍菇,拿到金针菇工厂出的菇,全部失败,只出了一点垃圾菇头,还是烂的。这世界太小,有一次我居然在网上撞到这个牛人松杉木屑栽培杏鲍菇高产技术转让的信息,时间也刚好合上那批。真的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div>
<p>刀郎兄说的现象确实各省都有,败坏了专家学者的名声,从您说的那位来看,只配称伪专家!</p> 呵呵,关键是在我们农民看来,伪专家脸上不可能写上"假冒",而且大多时候他们把自己包装的更"专家". 现在的伪专家实在是太多,倒致败坏了好专家的名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