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注食用菌产业化后劲不足问题
<p>【易菇论坛首发】食用菌产业化是新时期食用菌发展的根本取向。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新成就、新经验,但食用菌产业化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发展的后劲不足已成为一个巨大的瓶颈,主要表现在:<br/> (一)食用菌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够。各地有了一些食用菌产品加工企业,但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发展规模不大、精深加工层次较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管理水平较低,产业集中度不高、关联度低,难以参与国内国际竞争。<br/> (二)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不高。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的技术壁垒、绿色壁垒越来越多,标准也越来越高。而我们的食用菌标准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市场发展的要求,质量监测体系还不够健全,生产环境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改善,加之缺少名牌食用菌产品,优质安全食用菌产品比重偏低,影响了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br/> (三)食用菌产业化发展资金不足。发展产业化,引进优良品种、发展名优特新产品和食用菌产品加工业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目前,地方财政无力支持,信贷投放能力有限,民间资金启动困难,资金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一些种植大户,贷款非常困难,<br/>(四)组织菇农进入市场的能力不强。目前各地从事食用菌经营的群体很大,但食用菌龙头企业、食用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食用菌中介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不能有效地组织菇农进入市场,行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手段和内容单一,难以满足菇农进入市场的需要。<br/> (五)食用菌产加销联结机制不完善。多数食用菌企业和菇农之间是买断关系,订单菇业履约率低,菇农受益有限。生产的品种和品质结构不适应加工要求,分散生产与集中加工的矛盾突出,区域优势发挥不充分,发展水平低与结构趋同并存。<br/> (六)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的一些优惠政策还不到位。一些行业、部门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对企业往往只搬部门条条框框,不讲国家优惠政策,甚至许诺的优惠政策也难以兑现。<br/> 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在食用菌经济全局中突出出来,笔者具体建议如下:<br/> 第一,加快步伐,增强食用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要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为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介入食用菌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便捷的途径。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与发展龙头企业紧密结合起来,把招商引资与发展龙头企业紧密结合起来,支持那些机制好、竞争能力强的食用菌龙头企业,使这些企业在短期内规模有较大扩张,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发展成为龙头企业集团,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竞争力,使之真正发挥“食用菌龙头”的带动作用。<br/> 第二,加大力度,提高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在四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加强食用菌产品基地建设。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用菌的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食用菌产品生产基地。二是发展食用菌产品精深加工业。要大力支持工商企业发展食用菌产品加工流通业,增加食用菌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三是大力开拓市场。企业要加快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不仅要推销产品,而且要通过这个网络收集处理各方面信息,了解市场、分析市场、适应市场。同时将菇农有效地组织起来,建立各种形式的食用菌合作经济组织,壮大食用菌经纪人队伍,使菇农真正进入市场,切实解决食用菌产品销路问题。四是推进科技创新。食用菌龙头企业要通过引进人才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合作、自办技术研发中心等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br/> 第三,加重责任,建立和完善食用菌企业与菇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要将食用菌产品加工业当作道德工业来发展,加快食用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推行食用菌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提高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食用菌产业化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益分配机制是否合理。要大力发展订单菇业,通过建立稳定的购销合作关系,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br/> 第四,加强指导,提高食用菌产业化的整体水平。食用菌产业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菌政部门的协调和统筹。菌政部门要着力整顿和规范食用菌市场秩序,为推进食用菌产业化创造良好环境。二要根据市场需求导向,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原则,做好项目的规划工作,引导菇农和食用菌龙头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参考文献略(作者:myb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p> 食用菌企业往往在起步之初就没有很好的规划<br/>企业领导没有长远的目标,盲目性太强<br/>企业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团队建设更是欠缺<br/>没有建立起企业文化<br/><br/>具体内容正在整理中,过几日会发布。 <p>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到一个大问题上,栽培水平落后。</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