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农交会杂谈之四
<p>今天是农博会举办的第4天,参观的人比昨天还多,菇农问的问题也没什么新颖的地方,无非还是什么种什么菇最挣钱,得了什么病怎么治等之类的话题。只有两件事值得我们深思。</p>
<p><b>重用菇农做技术员一年赔了80</b><b>万</b></p>
<p>通化市曹老在当地是个呼风唤雨的大人物,拥有很多企业,每个企业效益都相当不错。见多识广的曹老看到了国家对农业政策的优惠,决定投资食用菌产业做突破口。在靠近通化市不远的地方卖了一片山林,盖了14栋标准化日光温室。从外省请了一个菇农做技术员,月薪一万元。生产以平菇和黑木耳为主,经过一年的打拼,平菇仅出了几千斤,黑木耳污染严重近乎绝收,当年就赔了80万元。曹老开始把这个技术员当佛供着,言听计从,还把他推荐成通化市新闻人物。结果这个菇农水平实在不敢让人恭维,整个一个厂子让他造的乌烟瘴气,曹老后悔不及,只好把他辞去。我问曹老,刚开始干时为什么不请专家学者给论证一下,曹老苦笑道:我本身就是一大学校长退下来的,对科室人员不太放心,还是找一个有实践经验的菇农较妥当,结果叫一个菇农把我整惨了,赔钱没什么,也不差这两个钱,但丢不起这个人啊。现在曹老还想继续干下去,正在考虑怎么聘技术人员。是菇农还是科研人员?我只能解答:等您想好再说把。</p>
<p><b>城市人开始到农村种菇</b></p>
<p>伊通县有一个双孢菇生产基地,是一个生物学博士投资近百万元兴办的。老板放弃了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在偏僻的伊通农村卖了一片土地,当年就盖了八栋出菇棚。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的劳动力投资与双孢菇产业。由于技术过硬,管理有方,双孢菇产量很高、质量也好。每斤批发价5.5元,几乎控制了整个长春市场,着实发了大财。他感叹由于城市的生活条件较好,所以选择在城市创业的人群较多,但创业项目有限,人群越扎堆成功几率就会相对下降,所以现在选择去农村创业,是个很好的机会。我在想如果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到农村去种菇,会对整个食用菌产业造成多大影响。这个问题值得探讨。</p> 楼主所说的成功例子,垄断了市场销售,价格得到保证,利润丰厚,垄断市场靠大规模,规模有充裕资金支持,最后是技术保障。假如有多家竞争,价格在两元左右,只有叹气得份。<br/> 这有些像刚开始沿海的小家电,占了先机,同样的实力对手还没有参与竞争。<br/> 第一个失败是决策人的失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