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食用菌经营管理之我谈
<p align="left">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以成为不少省市的支柱产业。虽然国内、外消费量在逐年增加,但由于生产技术的普遍偏低及市场竞争的加剧,食用菌生产有利的空间越来越小。价格偏低,多数企业创利艰难甚至亏本,农户以户为单位的生产虽有较低的成本优势,但其所谓的效益也就是自己工钱,我国食用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笔者就多年的从事食用菌科研、生产的所见所闻,谈一些不成熟的见解。</p>
<p align="left"><b>1.</b><b>企业不能吃“大锅饭”</b></p>
<p align="left">菌业生产的是鲜活产品,其需要的劳动力不是8小时制所能解决的问题,要时时去关照,必须及时处理所出现的问题,这方面国营或集体的“大锅饭”企业难以做到,尤其是某些政府“过热政策”扶持的公司,尽管技术力量强硬和调入了较大的资本,但由于体制问题难以创造效益,运行3-4年就赔钱关门了,后来不得不实行承包经营,即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能创效益的上,经营亏损的下。如我国某食用菌上市集团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初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速乃至上市,但运行几年后还是宣布破产。这说明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靠资金、人才、管理的推动。还要管理、雇工等有必要实行股权制,使人人有上进心,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p>
<p align="left"><b>2.</b><b>按市场要求生产</b> </p>
<p align="left"><b>2.1</b><b>市场调查</b></p>
<p align="left">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对菇类产品的要求在逐步提升,不但要求能保持原有的色、味,而且要求菇业食品能一开即食,或简单加工就能食用。超级市场对新鲜蘑菇大幅度上升,包装也不断要求提档。</p>
<p align="left"> 目前在大、中城市周边以菌类批发市场为纽带将广大市民的餐桌与千家万户菇农联系起来,形成了菇农—运销商—批发商—零售商—市民的产、供、销体系。这种体系有其合理性,又有其局限性。因为当前大部分农户进行的是季节性生产,产品集中上市,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如四川一般在秋季出菇正好是产菇集中期,经销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将菇价压倒几角钱1斤,使菇农挥泪出售,降低了栽培积极性,第二年栽培面积缩小,价格上升到顶峰,又提高了菇农的积极性,这种恶性循环就是一种不正常的市场规律。</p>
<p align="left"> 这就要做好市场调查:新鲜菇要销到那个市场,首先要调查对目标地区的人口,饮食习惯,平均工资等一系列情况调查清楚。较稳定的价格才能作为市场预测的价格。此外菇业讲究的是鲜,设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鲜”否则难以获得效益。</p>
<p align="left"><b>2.2</b><b>以质求胜 </b></p>
<p align="left">日产鲜菇1吨规模的产品就需要与专业的经销商建立销售网络关系,将鲜菇尽快送到市场,实践证明要联系多家诚心度高的经销商合作,防止“单打一”受制于人。如宁夏05年就只有一个经销商造成价格低,而在没有别的经销商收购时,只能任人宰割。当市场跌落时经销商不于生产者同舟共济,因此生产者要对市场了解,如果自己的产品质量是市场中最好,产量稳定就要根据市场行情与经销商讨价还价,或者树立品牌,注册商标自己经营。</p>
<p align="left"><b>3</b><b>靠天时地理人和</b></p>
<p align="left"><b>3</b><b>.1天时 </b></p>
<p align="left">所谓天时,就是要顺应天气气候变化进行生产,我国除了少数工厂化生产,大部分还是靠天吃饭,因此要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措施,调节生产季节和鲜菇的销售,不要盲目决策,这样往往造成损失。</p>
<p align="left">可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做出气温的变化图表,在生产计划时,根据菇类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合理安排,如果忽视这些基本资料,盲目决策往往会导致失败,如在夏季生产生料平菇栽培,遇到高温全盘结束,就会受到损失。地理经纬度上相差2度以上的地区,相互引进品种或生产工艺,就会因温度有差异,造成生产出问题。所以在生产时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生产计划。</p>
<p align="left"><b>3</b><b>.2地理 </b></p>
<p align="left">所谓地理,就是要利用地理环境优势进行生产,栽培场所的选择与建设是万事开头难之事,考虑的周全与否,常关系到生产效益,如:交通运输的成本核算,水电是否满足,地下水及供水、水质的考察、与附近村庄的距离及利弊关系,台风,暴雨、雪灾等对场地的设施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要考虑清楚。最后还要考虑该项目一但破产后场地拍卖是否值钱。总之选择场地应多方考察和多方案比较,为了选择一块比较理想的场地,应不惜人力、时间去考察分析。决策迟些无大损,一旦失策,则悔之晚唉。</p>
<p align="left"><b>3</b><b>.3人和 </b> </p>在诸多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莫过于人的因素。除企业体制外,集约化生产企业还要完善管理章程和奖励机制,做到有章可循,有利可图,透明管理,公平竞争。企业领导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而他们之间不少互为矛盾,有时顾此失彼,因而需要决策者兼听则明,注意避免“英雄主义”,虚心地听一些专家的建议,更应重视一些不同意见。企业领导还要有抵抗不正常的行政干扰精神,否则,不但所某计划可能失败,还可能导致公司财力受损甚至破产。工厂生产企业能否运转成功与其体制、管理、技术、资金四大要素相关,其中体制与管理是决定的因素。 社会上的假专家太多,都不知道哪个是真的。 ok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