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陵人 发表于 2009-3-24 00:11:58

[求助]请教老师!看看这种农药能在食用菌生产中用吗?

<b>通用名:</b>醚菌酯<br/>
<div class="spctrl"></div>  <b>有效成份:</b>每公斤、制剂含有效成份500克。<br/>
<div class="spctrl"></div>  <b>剂型:</b>50﹪水分散性粒剂、50﹪干悬浮剂<br/>
<div class="spctrl"></div>  <b>防治对象:</b>叶斑病、早疫病、斑点落叶病,茎枯病,炭疽病为3000~4000倍。<br/>
<div class="spctrl"></div>  <b>特性:</b>1、生物源杀菌剂,绿色环保;全新的化合物类型,仿自然结构;全新的作用方式,具有保护、治疗及根除三重作用。<br/>
<div class="spctrl"></div>  2、半内吸传导方式,使药剂在叶面分布更为均匀,卓越的耐雨水冲刷性,延长药效作用时间,残留较少。<br/>
<div class="spctrl"></div>  3、良好传导活性,当叶片只有一面沾有药液时,另一面仍然有很好的防治效果。<br/>
<div class="spctrl"></div>  4、杀菌谱广,对白粉病与星病有特效,对其它多种病菌也有效。<br/>
<div class="spctrl"></div>  5、新型作用方式与常规各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br/>
<div class="spctrl"></div>  6、先进干悬浮剂型,悬浮性和分散性更好。<br/>
<div class="spctrl"></div>  <b>作用原理与特点:</b>本药剂直接作用于真菌细胞的细胞壁,质膜,细胞核,网体,线粒体等器官,并破坏细胞线粒体内电子传递,阻止ATP酶合成,使病菌细胞因缺乏能量供应而死亡。生物活性主要表现为抑制病菌孢子萌发与侵入,抑制菌丝生长与孢子产生。本药剂为半内吸传导型,通过叶表面的蜡质层和表皮层表面的气扩散来实现,在叶片内部几乎不扩散。与内吸传导型杀菌剂相比,此种方式能使药剂活性成分分散的更均匀,不会在植物体内部产生传导损失,本药剂通过植物维管束传导的量极少,不会在植物体内产生残留,药剂亲脂性颗粒吸附于叶表面蜡质层上,很少溶于水,不易被雨水冲刷;被吸附有效成分再以扩散的形式释放,故药效将得到延长。同时对作物安全,可增加作物生理活性,使叶片更浓绿,有效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延缓衰老,增加产量。<br/>
<div class="spctrl"></div>  <b>使用方法:</b>1.防治黄瓜的白粉病,2500-4000倍液,喷施;苹果黑星病,5000-7000倍液喷施;苹果斑点落叶病,3000-4000倍液喷施。<br/>
<div class="spctrl"></div>  2.发病轻或作为预防处理时使用低剂量,发病重或作为治疗处理时使用高剂量。<br/>
<div class="spctrl"></div>  3.必要时,翠贝可与其它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混用或轮用。<br/>
<div class="spctrl"></div>  <b>注意事项:</b>1、防治白粉病,提倡交替用药。每季作物使用次数不要超过3次,超过则需要与其它药剂交替使用。 <br/>
<div class="spctrl"></div>  2、可与其它杀菌剂、常规杀菌剂、杀螨剂和叶面肥混用,但避免与乳油混合使用。 <br/>
<div class="spctrl"></div>  3、对水生生物有毒,请不要污染水源。但在天然水中,翠贝会很快降解,故不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永久伤害。

陕西高陵人 发表于 2009-3-24 00:28:06

<p><font size="6">老师如果有兴趣的话,我可以提供该药若干袋!提前说明我不是做广告的,我想种菌类还在准备好,些我爸是个搞农业的,不过没有搞过菌类,所以想请老师给帮忙做几个试验,我想知道该药在装袋消毒前3天分别喷晒生料30袋量做对比,装袋时对料袋内部喷晒消毒,及活接种前处理接种场所对菌生产的影响,谢谢!</font></p>

老菌人 发表于 2009-3-24 10:04:47

<p>&nbsp;这个药物我没做过;你可以做实验的,如果有兴趣的话,该做。事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就是在不断试验中得到的嘛。<br/>如果不是你的产品,不要委托我做实验,因为,我做产品实验是收费的。<br/>谢谢理解!<br/></p>

陕西高陵人 发表于 2009-3-24 23:01:50

<p>哦!是这样呀!同样感谢您的回帖,回帖是对我最大的支持!</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求助]请教老师!看看这种农药能在食用菌生产中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