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sheng 发表于 2009-2-24 21:19:25

<font color="#0000ff" size="5">技术共享,哪有那么简单!</font>

平菇叶 发表于 2009-2-25 10:00:40

<p>每个人的价值观已经固定,管理中哲学层面的一些东西教都教不会更别提共享了<br/></p>

发酵罐 发表于 2009-2-25 13:02:40

技术是时间风险构成的,代价成本太高,获得技术就必须分摊成本,我愿意分担有价值的技术,但很少有人落下脸面搞技术转让,即使有也会遭炮轰,这风气是不是值得大家深思,我们应敬佩那些有技术而不保守提供有偿转让的人。而大多只愿意跟在后面叫好拍马屁,希望能获得有价值的线索,被拍者也心有不甘遮遮掩掩。我愿意看到有人登高一呼,我正在使用的全套流程或技术经过生产验证效益突出现转让一百元一万元。

蝈蝈 发表于 2009-2-27 23:47:41

看大家讨论的那么热烈,我也提提我的看法。<br/>其实就目前国内的工厂化生产的厂家的技术水平来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员或者总工的能力,一个能持续发展的企业,特别是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很注重企业内部的稳定性,他不会随意调整生产模式,就算是调整也是在稳定的基础上过渡的。而这些技术人员和总工哪一个不是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探索出来的?怎能就简简单单的几页纸所能体现?举个例子,我们曾经实验过,同样的培养基质用不同的装瓶机装瓶,日本的设备装出的瓶重(每筐16瓶)相差5克左右,而国内仿造的设备的装出的瓶重波动范围将近50克,少的也有几十克。<br/>欲速则不达,所以说,技术这个东西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搞定的,这需要理论+实践+时间的。

taiikou 发表于 2009-3-22 17:14:11

请问蝈兄&nbsp; 搔菌要注意那些?

蝈蝈 发表于 2009-3-22 20:46:28

对于金针菇来说,搔菌后的料面平整度,冲水的强度

蝈蝈 发表于 2009-3-15 07:18:36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如梦剑客</i>在2009-3-14 18:30:57的发言:</b><br/>
<p>请问连云港国鑫的装瓶设备如何?福建兴宝的呢?蝈兄你建议买哪家的?</p></div>
<p>这个需要实际考察和比较,我一个同事曾经做过实验,利用日本的设备和中国的设备用同样的原料装瓶,结果日本的设备装出的瓶子的重量相差在5克左右,而国产的就相差更大了。<br/>再生产上,有两个方面的设备需要注意,一个是装瓶,一个是搔菌。</p>

Feng001 发表于 2009-3-16 19:58:33

Feng001 发表于 2009-3-14 19:35:26

<font face="Verdana">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群号59010029<br/></font>

如梦剑客 发表于 2009-3-14 18:29:2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香菇人</i>在2009-2-24 19:02:55的发言:</b><br/>前年我带朋友去参观一个杏鲍菇工厂.在出菇房看到一个个杏鲍菇非常白而大.大个的八.九两一朵.小个的也有三.四两一朵.我朋友拿出相机就拍照.陪我们的老总马上制止.不客气地说;让你们参观以是很大的面子了.拍照是绝对不充许的.这种场面的照片至今我还从未见过. </div>
<p>香菇人兄弟,你说的工厂是哪里的,可否带我也去看看?</p>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建议对工厂化食用菌版块进行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