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gy2012 发表于 2015-11-25 11:10:19

规模种菇是反中华几千年的农耕文化。

中国几千年耒所形成的农耕文化,说实际点儿,就是以不超三代的家庭单元为单位生产群体,除了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具有的共产社会,即所谓的群婚制时代和理想共产主义社会以外,都是以家庭为经济单元的。改革开放初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获得了农民的广泛支持,其实就是以家庭为经济单元使农民获得了充分的管理自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引进了外资外企,加上把国有企业改为私人所有以后,一些有话语权的人试图按资本主义生产理念来管理中国,提出了所谓的规模化!这在中国是行不通的。首先是经济条件达不到,谁也不能承诺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河南南街村那种按需分配的生活。

zhugy2012 发表于 2015-11-25 11:14:23

其次,中国农民群体最大,这个现实是无法轻易改变的,也无需改变。

zhugy2012 发表于 2015-11-25 11:30:16

我说这些是有感而发的:前天,我从西峡坐车,经丁河、重阳、西坪、寨根到桑坪黄沙到卢氏县南部的村庄,山角下的有限平地,除了房屋,全都是香菇棚,想找个百耒平米的空地都非常难,根本没有田园荒芜现象,家家过很敫实。在今年茹价下跌、哀嚎一片的情况下,这里的农民只是比往年收入减少很多而己,几乎没有赔钱的。

zhugy2012 发表于 2015-11-25 11:37:40

到灵宝以后,和一个菌种厂老板交谈,得知今年的规模几乎没有减少,他说:这得益于今年的料便宜,木屑由往年的六百多降为三百多,仅此每袋成本少一元多,麦夫皮也下降不少。

zhugy2012 发表于 2015-11-25 11:42:11

这么大的种植量,很少有超过二万袋的。米坪镇河西村的白雷娃种了三万多袋,成了远近闻名的新闻人物。

zhugy2012 发表于 2015-11-25 11:55:08

这要感谢九十年代的西峡县委,在一切扶持政策的前体下,对超过三千袋的户不奖还罚,有个响亮的名词叫“适度规模”。这提法在九八年西峡召开的香菇营销战略研讨会上得专家的一致首肯。这时的西峡县委是尊重了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他们是盼着民富的。

zhugy2012 发表于 2015-11-25 12:45:14

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大大小小的官员和砖家,便站在资本家的立埸上,视广大的劳动人民为他们的廉价劳动力,他们的幸福是无需考虑的,只能变着戏法让这部分人沦为奴隶,怎样降低成本,怎样让这部份人少得钱多干活?因此,便处心积虑,数典忘祖,提出了规模化、园区化。这里人们要问:谁能保证他们的子子孙孙永远不当农民?永远当官或永远当富豪?如果觉得没有把握,就不要一条道走到黑,一个劲地站在资本家的立场上想事为人!一句老话:中国的农耕文化是几千年形成的。说话、弄事要积点德,留点儿后。

lansechangxiang 发表于 2015-11-25 18:05:10

适度规模

zhugy2012 发表于 2015-11-25 23:01:22

lansechangxiang 发表于 2015-11-25 18:05
适度规模

对,就是要讲适度规模,有多大力量办多大的事。但国家现在倡导的是大规模,不管效益,一味地支持规模经营,且不说诸多的猫腻,造成大量的空壳公司。都是在赔钱赚吆喝!何苦呢?

zhugy2012 发表于 2015-11-27 08:56:20

本帖最后由 zhugy2012 于 2015-11-27 08:58 编辑

现在有个时尚名词叫家庭农场。这个提法就很好。以一家人的能力,通过智能化,机械化,想搞多大都可以,不要一味地强调个体规模,要强调一个地方的群体规模和地域特色,弄出来的结果叫共同富裕,就象河南湖北和浙江福建的老菇区那样子。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规模种菇是反中华几千年的农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