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ygzxf 发表于 2008-9-12 08:46:47

双孢菇二次发酵

&nbsp;&nbsp;&nbsp;&nbsp; 双孢菇生长周期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二次发酵的过程使用的步骤是否正确。<br/>&nbsp;&nbsp;&nbsp;&nbsp;&nbsp; 二次发酵的目的是杀死堆肥和房间里的有害生物(线虫、螨类,蝇类的卵和蛹,有害的真菌和它的芽孢等)。这些生物实际上在55度以上经12~16小时后能全部杀死;在干燥环境中,有些微生物能耐高温。堆肥应含有相当的水分,因此使用蒸气是理想的。温度越高二次发酵的过程越短。堆肥的平均温度长时间保持在60度以上是不得当的,虽然在62度维持几个小时,看来也不产生什么问题。首先不需要更高的温度,已知道,温度在60~62度以上经过一段较长时间,一次发酵中嗜热微生物又开始活动起来,这种情况下,蘑菇栽培者将闻出更多氨味,温度从65度降到所需的温度55度,也将使二次发酵后堆肥强烈脱水。如果堆肥的温度和室温长时间保持在60度以上,堆肥中仍然具有活性的微生物数目就会减少。堆肥加热到65度以上时,堆肥中霉菌或放线菌就不能保持活性。一群细菌生活在55度以上的堆肥中会形成芽孢,另外一些群体甚至在高温下仍然能保持活性。

wygzxf 发表于 2008-9-12 08:54:35

&nbsp;&nbsp;&nbsp;&nbsp; 室温应比料温高。在有大量的蒸气可供使用时,最好使室温慢慢升到58度。不需要更高的室温,更高的室温甚至对堆肥的表面有害,它能使堆肥的温度升得比需要的还快。

wygzxf 发表于 2008-9-12 09:04:04

&nbsp;&nbsp;&nbsp;&nbsp; 限制室温在57~58度,另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当要求3~4小时巴氏消毒时,在堆肥的某些部分的温度有可能增至60~62度。如果室温限制在57度,床内的温度甚至升高至65度时,部分外层的堆肥仍然保持有活性。当巴氏消毒后空气温度再下降时,微生物的活性就从保持活性的外层转入到菇床的内部。63度的料温和56度的室温比料温和室温长期保持在60度的害处要小。

野蘑菇 发表于 2008-9-12 11:11:52

&nbsp;《现代蘑菇栽培学》[荷兰]

wygzxf 发表于 2008-9-12 09:33:30

&nbsp;&nbsp;&nbsp;&nbsp; 当培养料的温度大约是58~60度,上方床架中心温度可能已达62~63度时,温度计每半小时应检查一次。如果温度基本恒定,那就维持不变。如果某些部位的料温很快就升至60度,短时间内就有增至61~62度的危险。当堆肥的温度显示更高时,表面的巴氏消毒必须停止,通入更多的新鲜空气,使室温和料温下降。<br/>&nbsp;&nbsp;&nbsp;&nbsp;&nbsp; 装料后的堆肥活性很高时,要立即进行巴氏消毒可能有困难,因为堆肥的温度常常增加的很厉害。在这种情况下,在装料后几天(堆肥活性已降低),用蒸气将室温增加至56~60度,进行培养料的表面消毒。当培养料的温度有增加的危险时,停止巴氏消毒。要迅速增加室温,应该有大量的蒸气和一个保温性好的二次发酵房。有些菇场表面的巴氏消毒甚至延期到三次发酵过程的最后几天。不利的是,在巴氏消毒期间如果有氨气释放出来,就没有纠正的办法。

wygzxf 发表于 2008-9-12 10:03:46

&nbsp;&nbsp;&nbsp;&nbsp;&nbsp; 二次发酵过程中,活动的微生物可分三个大的群落:嗜温细菌、放线菌和嗜温霉菌。各个群落需要稍有不同的温度范围。一般认为,嗜温细菌生长的最适温度在60~50之间。在二次发酵期间,放线菌是最有活性的,看来在稍低一些温度,55~50度生长更好。嗜温霉菌在53~45度。其发酵过程微生物替代次序是:细菌—放线菌—嗜温霉菌。这意味着堆制过程中,二次发酵作为最后阶段的生物学活动,在培养料温度从58度慢慢的降至48度时时行的最好。<br/>&nbsp;&nbsp;&nbsp;&nbsp; 很明显,其他的条件必须符合:氧的供应必须足够,培养料的含水量必须是在68~70%之间等等。<br/>&nbsp;&nbsp;&nbsp;&nbsp; 经验表明,在巴氏消毒后温度在60度左右,温度降低每天接近1。5~2度时,二次发酵进行的最好。只有当料温温达到53~48度时,培养料将变成“美丽的灰白色”。

solemon23 发表于 2008-10-5 19:01:50

是在抄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双孢菇二次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