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调查
文:晋城市食用菌协会食用菌是晋城市的新兴优势产业,晋城是山西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近年来,在各级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科技特派员的积极参与,晋城市食用菌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产量连年大幅增长,农民收入增加,企业效益提高,为全市转型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晋城市食用菌产业近年来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特点是:
1、产业规模全省领先。主要表现在产量和工厂化企业,全市食用菌年产量达3万多吨;工厂化生产企业11家,其中设计日产30吨以上、投资上亿元的4家,这两项在山西都是最多的。目前,全市菇农1000多户,专业合作社30个,从业人数近万人,食用菌年总产值3亿多元。
2、行业协会机构健全。市科技局作为市食用菌协会主管单位,市科技局局长兼市食用菌协会会长,6个县(市、区)比照市里模式,都成立了食用菌协会。市、县(区)两级7个食用菌协会把科技和食用菌产业紧紧连在一起,为全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品牌效益初步显现。大部分企业都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以质量求生存,目前已有“柏基”、“泽地萃”、“金田”、“珍菇坪”等食用菌注册商标,并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广泛好评。柏基菌业公司、陵川夺火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产品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
4、典型示范作用突出。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涌现了一大批感染力极强的典型,既有工厂化生产企业,又有专业合作社,更多的是农户,特别是科技特派员创业典型,在全市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5、产业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全市逐步形成了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体系,从菌种、菌包生产到技术咨询、培训和销售服务,都有企业在做。科技特派员、神农公司刘建东同志,多年来,一直奔波在生产第一线,为菇农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同时,自己经营的企业,除生产食用菌外,还为菇农生产菌包。目前,全市从事产业服务的企业有5家。
二、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
1、菌种市场不规范。缺乏专业权威的供种单位,导致菌种在生产过程中退化、污染,甚至出现绝产现象。同时缺乏主导品种,一种食用菌多个品种混杂在一起,严重影响产品外观形态和内在质量。
2、生产标准化水平低。生产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不利于规模开发和产业化运营。
3、非工厂化栽培技术水平还比较低。目前,金针菇、杏鲍菇在全市已全部实现了工厂化生产,产品质量稳定。个别非工厂化栽培的食用菌农户,受自然环境和技术水平影响,产量和质量不很理想。
4、食用菌深加工量小。目前只有少量的干制产品,并且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包装简陋。
5、科技人员缺乏。由于科技人员缺乏,生产中事故时有出现,给菇农造成经济损失。
6、信息服务滞后,市场开拓力度不大。缺乏为食用菌产业特别是产品销售提供信息服务的企业或中介机构、社团组织;本市、本省和外省的销售窗口,虽已有企业在搞,但刚起步,效果不明显;出口业务也是刚刚起步,开拓国际市场需加大力度。
三、科技特派员食用菌产业创业情况
晋城市从2004年开始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全市现有1802名科技特派员,市委、市设有科技特派员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科技特派员工作处于全省领先地位,2009年,市科特办被科技部表彰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为搞好国家级科技特派员食用菌创业链提供了人才和组织保障。
目前,在食用菌产业中创业的各种类型科技特派员150余名,涉及市、县、乡、村各类科技人员。多年来,他们活跃在食用菌产业链的各个节点上,有一线种菇的,有工厂化企业老板,有生产菌包的,还有搞加工和销售的,逐步形成了一个基本完整的创业链条。其中,创办工厂化企业的7个,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的25个。
科技特派员的作用不仅仅是自己创业,更重要的是在搞好创业的同时,向周围的农民示范推广种植技术,带动广大农民种菇养菇,增收致富。今年以来,科技特派员辐射带动172户农民从事食用菌生产,带动农民就业1000余人。
科技特派员主要职责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近3年,科技特派员承担国家、省、市、县(区)各级各类科技项目近二百项,获得研发资金支持1500余万元,其中国家星火项目200项。目前,全市近20个食用菌品种全部是科技特派员引进推广成功的,近几年,还引进推广成功新技术如液体菌种应用、杏鲍菇单包产量提高、废弃菌包利用等10多项,在食用菌产业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了顶梁柱的作用。
四、食用菌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晋城市不断地加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力度,使食用菌产业的一些最新技术成果能够迅速地运用到生产中去,并快速形成生产力。主要表现有以下几项:
一是引进韩国青绿园实业公司最尖端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设备和技术,采用“高度的机械化”,在人工气候的温室内,模拟食用菌生长条件,利用现代化的工厂化生产车间生产食用菌,实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自动流水线作业。
二是研发出了固体、液体相结合的菌种制作工艺,特别是液体菌种制作工艺,达到了国内先进技术水平。
三是不断开发应用新菌种,在香菇、平菇、双孢菇、杏鲍菇、白灵菇、金针菇、黑木耳等品种的基础上,开展蛹虫草和灵芝的大规模种植,并已研发出了灵芝的深加工产品。
四是引进创新食用菌生产智能设施设备,成倍扩大食用菌单位面积产量,并实现了香菇、双孢菇周年化生产。
五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先后进行了白灵菇、杏鲍菇、双孢菇等食用菌生产原料的替代研发试验,利用本地丰富的蚕桑、林果枝条和玉米芯等资源作为替代原料,进行科学改进、试验,最终取得了成功,实现了生产原料本地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六是开发应用剩余废弃菌料做鱼塘饵料和养羊饲料,发展循环农业,取得成功。
七是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发展香菇反季节生产和黑木耳仿生态栽培技术在陵川、沁水等地大规模示范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八是部分企业(合作社)通过使用三安生物食用菌基料净化剂、生物食用菌栽培营养剂、生物食用菌消毒剂,使产地环境安全、生产过程安全。农产品达到“三无”(无农药残留、无兽药残留、无化学残留)和超有机食品标准。
五、主要建设内容及预期目标
为促进全市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08年市食用菌协会牵头制定了食用菌产业发展十年规划。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对农村农业工作各项政策,鼓励支持农民进入食用菌行业。要通过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进一步提高食用菌产业市场竞争能力,要发挥工厂化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龙头作用以及科技特派员的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确保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重点及布局:
一是城区建设以菌种研发、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示范及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生产服务体系。
二是泽州县发展工厂化生产企业为主。探讨完善以工业化的管理模式对农业项目进行管理的办法。
三是高平市利用玉米芯资源丰富以及劳动力资源的优势,规模化发展白灵菇,促进当地农民转型就业。
四是阳城县利用废弃桑枝,大力发展香菇规模化生产。
五是陵川县海拔偏高,森林资源丰富,全年最高温度26℃,具备生产反季节食用菌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香菇反季节种植和黑木耳仿生态种植,要向规模化发展。
六是沁水县利用山区资源优势、气候优势,大力发展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通过重点局域建设,达到重点突出、整体推进的目的。到2015年,全市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农户达到1500户以上,带动就业人数达到15000人,食用菌总产量突破6万吨,实现总产值6亿元,使食用菌真正成为山区和纯农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主导产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13年到2015年,每年新增食用菌种植户100户以上,现有工厂化生产企业争取在2015年全部达产达效(目前均未达产)。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继续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在食用菌产业创业。要在目前150人的基础上,增加到250人,争取达到300人,保证每一个工厂化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基地至少有一个科技特派员。
二是加强科技特派员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更好地为菇农服务。要根据食用菌生产的季节特点,定期不定期的对科技特派员进行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为安全、高效、高品质种菇养菇提供技术支撑,使创业链上的每一个科技特派员都成为行家里手。根据资金情况,每年至少组织两次集中培训。
三是加强对合作社发展的规范和指导工作。现有合作社法人大部分都是科技特派员,要对他们进行合作社运作管理方面的指导,防止走弯路,使其巩固提高,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2015年前,新发展专业合作社20个,总数达到50个,以更好地组织菇农发展生产。
四是对工厂化生产企业(其法人代表和技术人员近70%都是科技特派员),要对他们进行企业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指导,使现有的工厂化生产企业能够在巩固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原则上不再鼓励新上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
五是根据创业链发展现状,重点在产前、产后两个节点上发展科技特派员,鼓励他们在菌种和菌包生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市场营销等环节进行创业,市协会将协调有关部门给予扶持,使晋城市的食用菌创业链进一步完善提高,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六是加大食用菌产业科技创新力度。优先支持科技特派员在以下领域研发和创业:1、建立市级食用菌菌种培育中心。通过收集全国食用菌资源,筛选出适合晋城市栽培、市场前景好的优良品种,为全市食用菌生产提供优质菌种资源。2、菌种厂建设。对市级食用菌菌种培育中心筛选出的优良品种进行扩繁。菌种厂要达到菌种生产、储藏、销售相配套,并通过国家无公害食品安全要求以上的标准,完全满足全市食用菌生产要求。3、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2013-2015年创建5个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园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全市食用菌发展。4、发展食用菌深加工。要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研发食用菌干制产品、罐头产品、软包装产品、方便食品、多糖保健品等加工产品和保鲜技术,延长食用菌产业链,增加附加值。5、建立市级食用菌科技服务中心,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技术服务,形成集菌种研发、菌种及菌袋标准化生产、产品深加工、产品配送、废料综合处理等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化平台,促进食用菌产业全面发展。
七是继续加大食用菌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现有工厂化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要通过改善生产环境,努力达到认证标准,争取更多产品办理产品认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