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野1号》问世引起国际同行关注
近日,国际蕈菌大师张树庭教授向国际蘑菇科学学会主席格雷格.西莫及美国著名的菌种专家Rick Kerrigan介绍了双孢蘑菇野生新品种《沐野1号》,格雷格及Rick Kerrigan先生对《沐野1号》表现出了极大兴趣,《沐野1号》的问世在各方的积极推动下已经引起国际同行关注。
《沐野1号》双孢菇新品种是以梁枝荣教授为首的《沐野论坛》技术团队驯化选育,2008年8月17日从五台山三台风景区的草地腐殖土中分离,经过几年的驯化培育,2014年春天在山西五台县杨白乡的大棚内规模化出菇。蘑菇的外表很像食药用价值很高的姬松茸,菇柄长、嫩、香,种植方法和双孢蘑菇类似,但比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快、产量高,出菇早,干品味道更好。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对该品种出具了正式的菌种检测鉴定报告,确认“沐野1号”(代号my1)是双孢蘑菇的一个新品种。
据梁枝荣教授介绍,《沐野论坛》技术团队已经对双孢蘑菇野生新品种《沐野1号》与普通品种在栽培原料、发酵方法、铺料播种、覆土管理、出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数据对比,在同等条件下,《沐野1号》的各种数据都优于普通栽培种。在大棚地栽的条件下,4月-7月自然气温出菇,试验品种《沐野1号》比对照品种早出菇5天;前者潮次不明显,后者出4潮;前者每平方米出菇量平均25斤,后者平均约17.6斤。
试验结果很快引起了有关地方领导的重视,5月30日忻州市农业系统的首席专家、原农委副主任张春霞专程去考察;6月10日,忻州市科技局周明仁副局长、山西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郭尚所长等去现场考察;6月24日,国家总部经济课题组组长、经济研究院院长张鹏教授特意来所考察,表示蘑菇干品味道浓、香,可以考虑深加工,开发成调味品,增加附加值;6月27日,忻州市科技局陆局长、周明仁副局长一行到研究所调研,讨论了今年秋天召开“沐野1号”新品种现场推广会与成果鉴定等相关事项。
试验结果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国际著名菌类专家张树庭6月9日来信祝贺野生菌新品种的开发成功;6月26日,张树庭教授又来信强调,到目前为止,可能只有法国和美国发现和研究了双孢蘑菇野生品种,在中国应该是第一次发现,值得正式鉴定、记录及公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菌物学会秘书长文华安教授表示经过分子鉴定,这个确实是双孢蘑菇新的品种,要依托一个有实力的单位尽快实现规模生产。
试验结果也引起了国内同行的重视,6月6日,河北北方学院忻龙祚教授专程到生产现场采集了样品,带回去要做深入研究;6月22日,国内著名食用菌企业山东大山合的谢总专程来考察,决定进行《沐野1号》工厂化中试的生产示范;6月26日,山东著名企业富邦公司的宋总专程考察,要参与推广;7月6日, 梁教授应邀到河北滦平考察,签订了在滦平建立大型野生双孢蘑菇生态化培植基地的协议。
《沐野1号》的出发菌株是首次从山西五台山采集分离的双孢蘑菇野生种,属于原生态的野生品种,经过初步的栽培试验,《沐野1号》具有菌丝生长快、出菇早,耐粗放,产量较高的特点;《沐野1号》口感口味脆嫩香,干品香味更浓,具有良好的商品价值,市场前景广阔。以上两点标志着一个正宗出自中国的原生基因双孢菇优良品种的问世,这对于双孢菇产业和种质资源来说,都有可能是一个极大的触动。而这个触动,并非源于“中国”两个字,而是作为双孢菇的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品系的开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一次的品种与过往的所有商业化品种不但有明显的外观区别,而且内在的风味口感的区别也非常显著,《沐野1号》菌株的菇品,在经过为数不少的业内外人士品尝之后,普遍看好,对市场标准和食用方法、范围将会有较大影响。
从现代培植技术应用看,双孢菇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培植品种,虽然中国历史上就有培植其他菇种的记载,但其方法并非使用纯菌种,因此不能算严格的现代技术,换言之,以是否使用纯菌种作为标志的菌类培植技术分界线,实际上也是决定商业化利益的核心所在,这一点,双孢菇走在前面。 《沐野1号》应该是“第一个中国野生双孢菇商业化培植菌株”,这是确保无疑的,而以往其他人发现,只能作为种质资源库存而利用,离商业化培植存在较大距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