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食用菌“大小年”现象(
“大小年”现象多在常规品种如黑木耳、平菇等栽培中时常发生,导致食用菌行情变化无常,风险较大 菇业行情常受原料价格的影响,原料价格又受粮食收成、石油、煤炭等很多因素影响,有时还受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甚至还受天气的影响,人力极难控制。这些因素往往造成菇产品价格的起伏波动,价高时菇农一哄而上搞种殖,价低时又一哄而下,这样的结果又为下次的价格波动埋下了隐患。这一涨一退的过程中,很多食用菌企业包括菇农,并没有赚取到他们期望中的利润,相反有的还损失了很多,使整个食用菌产业杂乱无序,难以健康发展。可以说食用菌的“大小年”现象伤透了菌人的心。面对食用菌“大小年”现象,菇农十分焦虑,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不该种,该种什么品种才能赚钱;就连菌种经销商也不轻松,因为食用菌“大小年”现象也往往牵动着菌种销售的“大小年”。怎样防止“大小年”的发生?是我们值得分析和探讨的问题。
笔者认为:大小年现象有很强的人为性。一个完善的、健康的、有朝气的食用菌产业要尽量避免“大小年”现象的发生,食用菌产业的根本也不应该建立在所谓的“大小年”上。如果这个产业市场有了过分的大年,恰恰说明这种现象正在违背市场规律,违背消费者的需求,做了很多虚假的泡沫。说明食用菌企业的行为正在远离消费者的需求,远离市场规律,“大年”之后的“小年”无疑是市场规律的惩罚。
如果一个地区的食用菌产业老被“大小年”现象所困惑,就应该切实认真地研究自己哪儿做的不足,在哪个方面更好的开发自己。特别注意的是从开始食用菌创业就不应以所谓的“大小年”来决策,不要刻意什么时候是“大小年”,决策中首先要考虑的应是你的产品是不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产品、管理、市场是不是真正满足或者超出他们的期望?只要满足了,小年的时候我们的产品也可以变成大年。“大小年”现象就是食用菌生产“扎堆”与“反扎堆”这一对矛盾相互作用的表现。避免“扎堆”就需要菌人客观、理智地的决策。
当然,食用菌产品贮存期短,销售渠道不畅,小规模散户栽培,多无固定销售渠道,主要依靠当地农贸市场,部分通过不固定的商贩外运,遇有食用菌产品过剩或外销困难时,又因属于新鲜产品不耐贮存,所以即使赔钱也不得不出售。解决食用菌的“大小年”现象也不容易。菌人实力是规避“大小年”风险的最好办法。凡菌人不要抱着看运气的心理去赌这个产业,可以通过分析近几年的食用菌生产情况,广泛收集信息,不胆怯也不盲从。多与菌界同仁接触,但不盲信有关估测。
很多菇农现在的栽培依然是一种粗放型的经营,并且偏向于栽培难度不高的品种,存在别人种什么我种什么,别人多种我也多种的惯性思维。由于菇农不能掌握整个市场信息和市场形势,盲目栽培,计划性不强,造成大量上市,但是同时储存、加工的食用菌企业比较少,造成供过于求,从而导致价格低廉。而对于栽培一些相对高档的食用菌,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技术上,他们还都达不到这样的能力。这也导致了食用菌“大小年”现象的发生。
规避食用菌“大小年”现象,需要菌政部门发布有效的食用菌市场信息,对菇农给予积极的指导,打破菇农和市场间信息不对称的格局;还有各省各地的食用菌协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行业合作组织要真正积极的发挥作用,协调菇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减少菇农的盲目栽培。遵循食用菌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的科学管理,尽量做到可知可控。当今食用菌市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远超菌人们的想象,但食用菌市场总会有些规律的,当雷同的“卖菇难”现象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其间必定隐含着一定的规律,关键是菌人们善不善于挖掘总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菌人们只有在与市场之魔的相互“切磋”中才能日进日新,促进我们食用菌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来源中国香菇交易网http://xianggu.99114.com/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管他大年还是小年,每年60吨料的平菇。大年多赚点,小年少赚点,大小年不是我一个小小菇农能决定的。 哈哈,长带不输,短带不赢。{:soso_e11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