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料 生料栽培原料必须新鲜(无霉变、无虫卵、干燥)。如果不新鲜陈旧的料,要进行发酵。发酵时间5~7天,期间翻堆2~3次,每次料内温度达到55以上保持24小时,翻堆时不要流于形式,最忌的是生熟翻混。让料充分得到发酵,达到杀菌、杀虫的目的。
2、拌料 及酸碱度 关键是水分,水分的大小直接影响发菌和出菇及产量。水分大了很难发好菌,水分小了影响产量,根据原料的吸水性增减加水量,一般检查水分方法是,用手握住料用力攥,有水滴,但不能流。气温高时水分小点,用手用力攥料,有水纹但不滴。PH值不能低于7,高点不影响菌丝生长。
3、装袋 一般四层菌种三层料,菌种两头多放,四层菌种的比例是4:3:3:4。
4、发菌 平菇发菌最关键的是菌袋要透气,空间要良好的通风条件。一是微孔发菌,将装好的菌袋四层菌种扎微孔,用牙签粗的的铁丝或牙签,然后根据气温高低决定排袋层数,夏季可单排;二是将排好的菌袋用直径1~1.5cm带尖的木棒打透气孔。否则,很容易生长霉菌,特别是绿霉菌。
5、出菇(水分)管理 秋季和春季可以多喷水,因空气干燥;但冬季一定注意喷水方法,少喷或不喷,喷水时,要在中午棚内温度高时喷,并且要及时通风,否则小菇蕾会变黄,直至腐烂。
6、 冬季的管理 实际上就是温度、湿度和通风。最近很多菇农打电话,幼菇变黄和死菇现象严重,乱用药,不但没治好病,还更加严重了。冬季气温比较低,子实体本身失水很少,如果喷多了,子实体含水过高,造成新陈代谢受阻,很难输送养分,幼菇变黄腐烂;通风不良也是造成幼菇变黄腐烂的原因,冬季虽然天天通风,但没有起到通风的作用,只起到了降温的作用,白天想办法把棚温升起来,然后再通风,大约在下午一点钟左右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