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的一篇【菌龄之说】很有深度,给很多菌界同仁解了惑,非常值得学习。在这里我仅就食用菌母种菌龄的有关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有不当之处大家批评指正。
母种菌龄的衡量方法我们要看两个方面。
首先是从母种继代培养的次数来衡量,也就是试管菌转试管的次数来计算菌龄。假如以F1表示母种一代,那么F1转接后的试管菌就是F2,即母种二代,以此类推,F后的数字越大,说明菌种的菌龄就越大。但这样计算的菌龄,如果在各种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F1与F2、或者F3的菌丝形态几乎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此,如果没有特别的标识和记载,任何一只试管让你辨别F几,肉眼几乎难以辨认。从理论上讲。母种的试管的转接是菌丝无性繁殖的过程,只要满足菌丝生长的需求,就可以无限制的繁殖下去。但我们食用菌界为什么很多同仁提出限制转管次数呢?我个人感觉无非是怕转管过程中受客观条件所限,存在者许多影响不利于菌丝生长的因素(如隐形污染等)的原因。
其次以母种培养时间和保存时间的长度来衡量。也就是从试管菌转接后就开始计算,菌丝从萌发到长满试管斜面以及以后保存的天数都算菌龄。例如说两只试管甲和乙都是F1,培养时间短的甲菌龄就小,培养时间长的乙菌龄就长。但如果甲培养时间为10天,保存时间为15天那菌龄就是25天,而乙培养时间为14天,但保存时间仅为5天,那么乙的菌龄就为19天。这样乙的菌龄反而比甲的菌龄小。当然这种衡量方法还与培养和保存的温度高低有直接关系,比如温度稍高,菌丝长满斜面速度快,菌龄就短,但如果继续在高温下生长,菌丝就会大量消耗营养,加快菌丝衰老,培养基干涸,虽然说时间短,但实质上菌丝就老了。这就如同一个9岁的长胡须,虽然年龄小,但生理功能和面貌却不是9岁的情况。所以,母种菌龄除了时间的概念外,还有重要的形态指标,就是要观察菌丝的萎缩形态与培养基的干涸程度。凡是菌丝萎缩或培养基已经干涸的,不管它培养时间长短,都是菌龄过大的菌种。
我说的对与否,请大家给以评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