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69|回复: 0

治疗糖尿病的药用菌----桦褐孔菌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7-19 09:00:27 |显示全部楼层
桦褐孔菌[Inontus obliquus( Fr.) Pilat]是俄罗斯的一种民间药用真菌, 东欧、俄罗斯、波兰、芬兰等广泛利用其来防治各种疑难杂症, 如各种癌症( 胃癌、肝癌、肠癌等)、心脏病、糖尿病, 并能抑制艾滋病病毒, 抗辐射, 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 抗有丝分裂及消除其活性等作用, 被称作是上帝赐给苦难人类的一种神奇的礼物。目前, 已发现的真菌约25 万种, 被我国药用的约为300 多种。随着对药用真菌多糖等活性物质的深入研究, 桦褐孔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逐渐引起人民的关注, 成为医药工业和保健品工业的热门开发领域。1 桦褐孔菌的分类学地位桦褐孔菌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褐菌目( 无褐菌目) 、多孔菌科、褐卧孔菌属( 纤孔菌属) 。学名: Fus!coporia oblique( Pers.Fr) Aoshi 或Inontus obliquus( Fr.) Pilat[3],在外文资料中, 其学名常Inonotus obliquus 或Fuscoporiaobliqua 出现, 日文名为“ ガカバアノタケ”。俗名:Black!birchtuchwood,Malalonmushroom,Clinker olypore,Tschagapilz,Crooledschiller!porling, ukisarunokoshikake。中文名为白桦茸、黑桦菌、桦菌、斜管纤孔菌, 被赞誉为“西伯利亚灵芝”。

2 桦褐孔菌的形态特征与分布

桦褐孔菌是一种寄生在落叶树上的菌, 主要寄生于白桦树( Betula platyphylla var. Japonica) 、银桦、赤杨等的树干或树皮下, 形成不育的木腐菌。子实体呈现瘤状, 直径25~40 cm, 黑色, 深裂, 表面不规则, 像砖块; 菌肉红褐色, 木栓质; 菌管3~10 mm, 质脆, 常前端开裂, 菌孔6~8 个/mm3, 圆形, 浅白色, 后变暗褐色; 孢子阔椭圆状至卵状, 光滑,( 9~10) μm×( 5.5~6.6) μm, 有刚毛。

桦褐孔菌的菌丝体极其耐寒, 能耐受- 40 ℃的低温, 主要分布在45 °~50 °N 地区的北美、芬兰、波兰、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国的黑龙江和吉林、日本的北海道等国家和地区。

3 桦褐孔菌的功能性研究

3.1 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Lovyagina 等最早报道桦褐孔菌

含有碟酰谷氨酸、芳香草酸、丁香酸和γ!羟基苯甲酸等芳香物质; Ludwiczalkt 与Wrzclono 从桦褐孔菌中得到桦褐孔菌醇和多种氧化三萜类化合物; 继而Kempska等从中分离出多种羊锱醇型三萜类化合物; Askowski 分离出类固醇和生物碱类化合物; Kohlos 分离得到栓菌酸3β!22 !didyhroxy!lanosta!7, 9( 11) 24!triene。

何坚等从桦褐孔菌子实体中纯化鉴定出1 种新的化合物桦褐孔菌素( fuscoporine) 和8 个已知化合物: 羊毛甾醇( lanosterol) 、3β!羟基!羊毛甾醇! 8, 24 二烯!21 醛、3β!21!二羟基! 羊毛甾醇!8, 24 二烯、3β!羟基β!羊毛甾醇!8, 24 二烯!21 酸、3β, 22R!二羟基!羊毛甾醇!8, 24 二烯、过氧化麦角甾醇、鞘氨醇类似物、甘露醇。桦褐孔菌素黄褐色, FeCl3 反应呈阳性, 分子量398, 分子式为C20H14O9。He J 等( 2001) 从桦褐孔菌子实体中分离出3 个新的羊毛甾烷三萜烯化合物, 分别为: 25!甲氧基!21, 22!环羊毛甾烷!8!烯!3β!21α!二醇、3β!22α!二羟基!8, 23E!二烯!25 过氧化羊毛甾烷、3β,22α!25!三羟基!22E!羊毛甾烷二烯。V G Babitskaia 等 ( 2002) 分离出桦褐孔菌的黑色素, 并确认黑色素是儿茶酚。赵芬琴等( 2006) 首次从桦褐孔菌的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羊毛甾烷!24 烯!3β!21!醇和麦角固醇的过氧化物。

3.2 桦褐孔菌的功能特性

3.2.1 抗肿瘤作用。桦褐孔菌对多种肿瘤细胞( 如乳房癌、唇癌、胃癌、胰腺癌、肺癌、皮肤癌、直肠癌、霍金斯淋巴癌)有明显抑制作用, 能够防止癌细胞转移、反复, 增强免疫力, 促进健康。试验证明, 桦褐孔菌提取液中的三萜, 特别是桦褐孔菌醇对沃克256 癌细胞和巨噬细胞趋化因子!7 人乳腺细胞等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桦褐孔菌的提取液能抑制人类母体外子宫颈肿瘤细胞的生长, 降低肿瘤细胞蛋白质数量和有丝分裂指数值, 干扰肿瘤细胞新陈代谢, 还影响细胞周期中的8/G 阶段。李秀英等报道桦褐孔菌提取物对胃癌MGC!803 细胞株具有抗增殖与诱导凋亡的作用, 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金光等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到的多糖类物质对小鼠S180 肉瘤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2.2 抗病毒作用。桦褐孔菌的提取物, 特别是热干的菌丝体有强的抑制巨细胞形成的活性, 35 mg/ml 可阻止HIV 感染, 且毒性很低, 能有效激活淋巴细胞, 其热水提取物中的成分能阻止HIV 病毒增殖。Toshiaki 等人发现桦褐孔菌中具有高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水溶性木素衍生物有抗HIV!1蛋白酶的作用, 而其他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多酚则无该作用[8]。

加拿大和芬兰等国用桦褐孔菌醇复合物提取的高性能标准提取物来治疗流行性感冒。另外日本学者报道, 桦褐孔菌对0~157 大肠杆菌中毒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2.3 抗氧化作用。L N Rasina( 2002) 发现桦褐孔菌子实体乙醇提取物对wista 鼠90Sr 的定位及从体内导出有积极效果;能使连续2 个月受0.025 sGr/min γ射线体外照射的小鼠平均寿命延长;使血液中脂类过氧化物、血清中的修复蛋白与正常的老鼠的水平几乎一致。VGBabitskaia 等由子实体提取了黑色素———儿茶酚, 发现具有抗氧化和基因保护功能[9]。崔基成等报道桦褐孔菌( 采自长白山山区) 提取物对

1, 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清除活性; 进一步研究证实, 桦褐孔菌发酵液提取物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 主要是由桦褐孔菌素该类多酚类物质发挥作用的结果, 其衍生物也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3.2.4 防治糖尿病。桦褐孔菌的菌丝和菌核中的多糖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多糖对糖尿病小鼠都有降血糖作用, 尤其是桦褐孔菌多糖提取液, 其降血糖作用时间可持续48 h; 此外还发现, 栓菌酸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有效, 其活性成分主要是各葡聚糖、杂多糖和蛋白复合物, 菌丝多糖并没有明显的抗酶特性, 但在给小鼠注射了桦褐孔菌的菌丝和菌核中提纯的多糖, 其降低血糖的作用维持了3~48 h。俄罗斯制药公司桦褐孔菌精粉对糖尿病的治愈率为93 %。

3.2.5 增强免疫功能。免疫功能衰退是衰老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在免疫器官中, 胸腺和骨髓调控细胞功能及其分泌免疫球蛋白的能力下降。这些变化导致中老年人对外抗原的免疫功能减弱, 对突变的抗原监视功能降低。现代研究证明: 衰老所致免疫功能衰退是可以延缓的, 也可以部分恢复, 在防治免疫功能衰退的诸多措施和药物中, 扶正补益中药已被证明是有效的。研究发现, 桦褐孔菌的水提物能引起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谷胺酰转肽酶活性的降低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升高, 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增强, 可清除体内的自由基, 保护细胞, 延长传代细胞的分裂代数, 增进细胞寿命, 促进代谢, 因而能有效地延缓衰老, 长期服用可延年益寿。

3.2.6 其他作用。桦褐孔菌具有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并减轻症状的作用, 与常规应用的降压药合用有协调作用,使血压更易控制且平稳; 此外还可使高血压患者的自觉症状得到改善。据报道, 桦褐孔菌不仅是一种补药, 而且是血液的清洁剂和疼痛的缓解剂, 能改善并预防过敏性体质,对肝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肾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并对呕吐、腹泻、胃肠功能紊乱有治疗作用; 此外, 恶性肿瘤患者

进行放疗、化疗过程中服用含有桦褐孔菌有效成分的药物,可增强病人的耐受性, 削弱因放疗、化疗而引起的毒副作用。

4 桦褐孔菌的使用现状

西西伯利亚的鞑靼人利用桦褐孔菌来治疗结核病、胃病、肝病、心脏病、蛔虫病或作为一种外部的清洗剂。这种真生婴儿清洗仪式和代替肥皂洗脚、洗手或洗全身当作日常的“肥皂水”。“肥皂水”是把烧焦的桦褐孔菌烧到发红, 然后浸到热水中, 搅动直到桦褐孔菌泡散, 水变黑色。

在俄罗斯桦褐孔菌用于临床的癌症治疗, 患者必须长期服用, 癌病患者至少要服用1 年, 桦褐孔菌已被制成一种茶煎剂、提取物、糖浆、坐浴剂、气雾剂。茶煎剂的制法是把一小块桦褐孔菌放在水中煮开几分钟, 每天饮3 杯, 饭前饮用, 服用12 周至12 个月。

此外, 桦褐孔菌能极大地缓解疼痛, 在俄罗斯人们用作滋补剂、血液清洁剂和疼痛缓解剂。人们一直都饮用由桦褐孔菌特制的茶和药用酒, 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们不断地改进技术, 提高其药用价值, 并研制开发出了蘑菇茶、保健饮料;把桦褐孔菌的菌核细胞壁进行破碎提取出一种特殊物质,制成干粉末, 2 g 粉末加150 g 水来饮用; 另外, 还把它的提取物放在烟丝中, 对预防肺癌有显著作用。

5 展望

目前对桦褐孔菌的系统研究还不够深入。虽然对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 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对桦褐孔菌的研究相对还比较薄弱, 主要集中在三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上。

在食品工业领域也应加强研究力度, 桦褐孔菌未来的研究应是全面系统的, 多学科综合性及开发应用性研究, 不仅要在基础理论领域研究, 而且还要在临床应用及开发产品等不同领域进行研究。桦褐孔菌因人工驯化栽培尚未完全实现, 更加珍贵的是野生的品种, 只有在活的桦树上生长10~15 年才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野生的桦褐孔菌价格十分昂贵, 因此, 美国、日本、韩国已加大了对桦褐孔菌的研究力度, 但比较集中在桦褐孔菌的药理作用和临床药用价值的研究上。日本已在世界各国提出了专利申请保护, 美国也把它列为“特殊天然物”作为宇宙人的未来饮品, 韩国和我国延边等少数地区正在进行液体培养和菌丝体基础培养研究。

桦褐孔菌在我国食品工业中的研究和应用几乎为空白, 采用现代技术来分离桦褐孔菌的有效成分技术尚有待完善, 如超微粉碎技术的细胞破壁浸提多酚、多糖类物质,超高压对其结构特性的改变在药理和药效方面的作用, 桦褐孔菌精粉的超临界萃取等几乎没有涉及。桦褐孔菌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保健品市场的应用价值, 桦褐孔菌的天然色素可在食品添加剂、饮料、茶叶的深加工中应用, 桦褐孔菌中的多糖和多酚类物质可在化妆品领域、保健饮料、微胶囊中应用, 另外, 桦褐孔菌在烟草行业、纺织行业、饲料行业、边缘学科等也将有更为广泛的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