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4|回复: 0

食用菌产业,可以重振雄风吗?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12-5 14:43:44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农技师、台州药用真菌研究所所长甘连法在椒江洪家基地观察食用菌生长情况。
  我们发现,台州种菇的人越来越少,本地产食用菌渐成稀品。那么,本地食用菌产业日益萎缩的原因是什么?今后还有没有可能重振雄风?出路何在?记者就这些话题作了进一步调查采访。
  从辉煌到衰落,菇农放弃种菇原因何在
  台州人喜欢吃菇,菜市场各种菇类产品每天不断档。按理说,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钱赚。何况,台州的食用菌产业曾经辉煌过,我市菇农在种植蘑菇、平菇、香菇、金针菇、黑木耳和秀珍菇等方面也有足够的经验。偌大的市场,为何说放弃就放弃了呢?
  12月1日,市农业局农技专家董荷玲这样分析:“种植成本高是一个重要原因。”
  种蘑菇成本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种植棚及棚内基础设施成本;二是劳动力成本;三是原材料成本。董荷玲就第一项成本,以当下种植平菇为例打了个比方。一个菌包的成本3元左右,即使不算建棚的成本,一个能盛放1万菌包的种植棚就要一次投入3万多元。加上后期菌包的投入,一个食用菌种植棚少说也要投入5万元。一些高档菌菇对生长环境要求非常高,温度、湿度的控制很有讲究,需要建一个空调室,此类配套设施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在劳动力成本方面,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土地进城务工,导致农业劳动力紧缺。而食用菌生产,是一个费工费力且劳动强度大的产业,劳动力短缺无疑成为制约我市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比如堆料等蘑菇生产环节,现在的男工工资为120-150元/天、女工80-120元/天,而上世纪80年代我市食用菌产业红火时,人工费用仅为每天三四元,与现在相差几十倍,利润空间很大程度被快速增加的用工成本所挤压。
  稻草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我市仅有少量稻草供种菇所需,大部分得从江苏等省调运,成本高自不必说。
  温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颜伯霖补充认为,相对用工和物资等成本大幅度上涨,我市食用菌产品价格多年来却稳而不涨,甚至有时还下滑一点。效益的下降,挫伤了本地一些菇农的种植积极性。
  此外,土地问题、菌种老化、食用菌病虫害、生产机械匮乏、专业规模化生产水平不高、引导鼓励不够等,都成为了妨碍我市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的因素。
  近三年,温岭食用菌产业呈回暖趋势
  调查中记者发现,就在我市食用菌产业普遍不济的情况下,温岭却出现了上行势头。
  11月27日,在箬横镇街龙头村,记者看到这样一番场景:菇房内,女工们在忙着包装蘑菇,而新鑫食药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雪亮和他的妻子张芝莲,也在忙个不停。
  “以前这种双孢菇只能栽培一季,栽培蘑菇靠天吃饭,气温高就无法栽培了,产量跟不上。现在栽培蘑菇靠科技吃饭,我们的菇房还安装了循环空调,让蘑菇在13℃-15℃恒温的空调房里生长,一年可栽培三季。”陈雪亮说。
  记者眼前这片蘑菇种植园,是我省首批特色农业精品园之一,也是我市规模最大的蘑菇栽培基地。尤其是这儿的夏季蘑菇生产,不仅填补了本地市场的空白,还提高了菇房利用率。
  这个基地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种有秀珍菇和双孢蘑菇等,于2006年开始种秀珍菇。今年种的秀珍菇近20万袋,双孢蘑菇累计种植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这些蘑菇除销售台州市场外,少量通过冷藏保鲜车,运送杭州等地销售。去年他们的总产值达580万元,净利润140多万元。一到收获季节,每天早上天一亮,客商就找上门来购买刚采摘好的蘑菇。公司根本不需要自己到市场上去卖,收获的蘑菇很快就脱销了。
  “干农活很苦,但苦中有乐。每回采菇,我们都是凌晨两三点钟起床,一直忙到半夜才收工。开始很难熬,慢慢也就适应了。”陈雪亮说。
  在我市食用菌产业处境尴尬时,温岭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暖迹象。据了解,该市食用菌产业近年呈现规模扩大、产量递增、质量提升和效益增加的特点,逐步向机械化和集约化靠拢,同时食用菌生态循环种植模式也得到了发展,产业链渐趋成熟。
  “近三年,温岭蘑菇种植面积以20%速度增加,出现一批栽培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基地。除传统的箬横蘑菇生产区外,滨海和新河等镇的栽培面积也得到快速发展。”温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颜伯霖说。
  专家献言,为台州食用菌产业找出路
  记者了解到,台州市场有七成食用菌靠外地供给,每年约1亿元食用菌产品消费没能全部进入台州人腰包。台州菇农还在乎这部分市场吗?台州食用菌产业有没有信心重振雄风?
  12月2日,记者采访了高级农技师、台州药用真菌研究所所长甘连法。他认为,只要措施得当,就完全有信心重新找回出路。他提出三项举措,向记者展示了台州食用菌产业的前程。
  举措一:适应大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上世纪70年代,台州人年均消费食用菌不到0.2公斤,现在年均消费食用菌4公斤以上,但我市食用菌(鲜菇)年总产量仅1万吨左右。由此可见,我市完全可以通过自产来弥补这部分市场缺口。怎么做?今后要合理布局,均衡产区,离城市远的农村要发展耐运输的干制品和盐渍品等食用菌产品;交通发达、离城镇近的农村可发展鲜菇生产,这不仅能减少长途运输导致的菇质变异,而且能使产品保持新鲜。
  举措二:错开产季,缓解旺淡。食用菌生长大多在春秋两季,现有进入商品性生产的多数则是顺应自然。要改变产季过于集中,供求失衡的矛盾,须错开季节,实施反季节栽培。这种栽培方式虽然成本有所提高,但市场价格一般高于正常产季2―3倍,栽培农户将会获得成倍的效益。
  举措三:巩固名牌,发展珍稀。当今市场消费理念已发生变化,人们对食用菌一些传统老品种有厌食感,而对近年来新开发的形态特异、风味可口的珍稀品种,觉得很新鲜。每逢佳节到来之际,市场上白灵菇、杏鲍菇和鸡纵菇等新品种奇货可居,这些大都是从新疆、北京等地空运过来的。我市发展食用菌珍稀品种有利条件较多,如低值农副产品秸秆类资源丰富,年产百万余吨稻麦草几乎没有利用,不是烂在田里,就是烧在路边,还有大量木屑、玉米秆、豆秆和杂柴草等,都是栽培食用研究用菌珍稀品种的好材料。这些材料如果能通过各种技术处理,来栽培食用菌珍稀品种,是变废为宝、物尽其用的再创造工程,这是我市食用菌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温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颜伯霖,也有一系列的建议。
  他认为,部门要针对规模种菇户,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技改,包括机械化应用和设施改造等。同时争取财政等项目资金,做大做强一批具备实力的龙头企业,以此来带动区域内的食用菌发展。在培养料的综合利用上,要大力推广葡萄残枝等果枝条在秀珍菇上的应用和菌糠在经济作物上的利用,实现食用菌生产的整体循环,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并形成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格局,奠定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基础。

新闻链接:http://www.emushroom.net/news/201412/04/2219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