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tianxp

食用菌培养料栽培营养理论体系初步建立与应用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11-30 07:14:3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anxp 于 2014-11-30 07:22 编辑







非速生品种适合主培养料示意表:
  
  
原料主要养分
香菇
木耳
粗木耳
滑子菇
竹荪
双孢菇
木屑、竹屑
木质素、纤维素


棉籽壳
纤维素、半纤维素



玉米芯
纤维素



稻草
纤维素、半纤维素



花生壳
木质素、纤维素



菌草、杂草
纤维素、半纤维素



  
树叶
  
纤维素、半纤维素




        注:因时间关系暂收录一些常栽品种,其它品种待以后补充。

速生品种适合主培养料料示意表:
  
  

平菇
姬菇
鸡腿菇
草菇
金针菇
白灵菇
杏饱菇
滑子菇
茶树菇
木屑
木质素、纤维素




棉籽壳
纤维素、半纤维素

玉米芯
纤维素
棉渣
  
费棉
纤维素、半纤维素




稻草
纤维素、半纤维素



玉米秆
纤维素
花生壳
木质素、纤维素




菌草
  
杂草
纤维素、半纤维素
  
树叶
  
纤维素、半纤维素






       注: 表种类似金针菇、白灵菇、杏饱菇、茶树菇等品种,传统栽培和工厂化栽培生产周期差异很大。所以上表只按照现在工厂化栽培方式的生产周期归类到速生品种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11-30 07:53:1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anxp 于 2014-11-30 08:02 编辑







总  结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所有品种的栽培都是围绕着主栽培原料的粗纤维的分解层级合理展开的;
        因此粗纤维的分解层级决定了各个品种栽培技术、原料配比及处理等等因素的进一步认识与探索,其它类似淀粉、单糖、双糖等养分,甚至与“氮”源可以说只是陪着人家粗纤维的分级在玩;粗纤维才是食用菌栽培的主角!
        原料什么样的粗纤维结构也就决定了这种原料最适合栽培什么品种,这是一种更接近真理更接近事实的基本原理。反过来什么样的品种就必须用含有最适合的粗纤维结构的主原料来对应栽培栽培才算科学合理;
        菌草、稻草、甘蔗渣这些原料之所以不能用于香菇的正常高产栽培;木屑、花生壳不能用于双孢菇、草菇等品种的高产栽培一样,这些都是违背了这个最基本的自然规律的具体体现;
        而所有现栽的品种能在某种原料上大面积栽培成功,并很容易获得高产,都是附和了这一基本规律的具体体现;

        所以对主栽培原料碳源上升到粗纤维的重新认识层面与定位是本理论系统的核心;

        氮源作为培养料的另一主要营养源,并没有那么复杂,对整个栽培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所以只作为本系统原料中养分的次要因素加以考核评价,而同步升级到粗蛋白的认识层面就很好的解决了以前对氮源的认识也和碳源一样模糊不足的认识缺陷,达到了一起提升到同一层面的认识升级高度,操作性都很强;
        当然这套理论体系显然没有把食用菌菌丝对其他类似尿素的有机氮,和硝酸铵、氯酸氨类氮的利用囊括进去,但是现实栽培中这类氮的添加使用比例不大,而且最终利用几乎是以单质氮源的形式添加或参与培养料的配比及菌丝代谢的,与现用的以粗糙有机质为主体的食用菌原辅料的营养形式及状态有着本质的区别。
        而以粗纤维、粗蛋白作为食用菌培养料的营养参考及评价标准,很恰切的反映了现实栽培食用菌的过程中有机质培养料真实的营养供给状态。因而有很强的操作性、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这套体系就碳源来讲,更简单的双糖单糖类的淀粉、蔗糖、葡萄糖等速效碳源的参与,没有直接考虑进去是因为这类养分本身就是以营养补充的形式出现,不足以影响培养料组成的主体,只是培养里在栽培过程参与营养代谢较少的一部分碳源,所以忽略掉也在情理之中;
        在前几年这套系统建立完善过程中也,老田就碳源从理论上也曾想定位在“碳水化合物“的这个概念层面,但是这样也和碳氮比例的老理论一样又陷入另一个大帽子的陷阱。一样的面太宽,不好因此去定义培养料的原材料,操作性不强。而且他和粗蛋白严重不均等对称,所以最终选择了用粗纤维这个很恰且的层级来定义碳源;
        论坛上也看到很多很专业的有丰富的生物化学的同仁在论坛上,发了很多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把我们使用的培养料的分解转化机理,讲的非常细致入微,讲道了纤维素、木质素的分解。糖的代谢、蛋白质的转化分解直到更细微的氨基酸及酶的生成分解利用的等等非常详细;
        但我一直认为对食用菌培养料的营养研究一定要是双向的,那就是不仅要对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料的营养成分进行细致入微的认识及研究,更要对食用菌在栽培过程对营养的需求同步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并且要把这两者在栽培实践中很巧妙的加以融合运用,这种研究才对食用栽培具有了实际的指导意义;
        而且对这两个方向的研究必须达到同一层次和认识要同步进行。否则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说各话式的“两张皮”的研究状况而无法相互结合,无法具体运用,到头来只能是理论一大堆应用一团糟。
比如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应用研究必须同步,才能生产出科学合理的饲料,才能把以前需要养一年出栏的猪,让它们4个月就出栏;
        正像我前面讲的整个食用菌届对培养料营养的认识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碳氮比例这么浅显粗放的一个认识层面,应该早早进行系统研究,把营养理论的应用指导层面推进到粗纤维、粗蛋白这个层面并形成广泛共识,
我说的是“广泛共识”,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工作者或高层次的研究者之间,这些东西才有真正的实际意义,让广大的食用菌栽培者皆受益,让整个行业受益。
        如果几十年前广泛达到这样的认识水平,也不会有更多的食用菌科技工作者钻牛角尖式的,费劲“越界”去用几十年时间试图用菌草、甘蔗渣、稻草去种香姑那样走弯路。
        这就是我上面一开始说的让尘归尘、土归土,诸神归位。因为我们食用菌行业一直以来对自己每天用的培养料营养与食用菌品种的营养需求,没有深层次的研究和了解并达成共识,更没有成为行业栽培种植的营养指导标准原则,才出现了这些老田说的让这些“诸神“归不了位,几十年来我们每天都在错位的“调遣”使用他们还冤枉他们不罩着自己。
        大家想想你每天让姚明去跑百米,让潘长江去打篮球。还一直埋怨姚明跑不过刘翔,潘长江打篮球死磕不过乔丹!
        所以这套体系是在以前碳氮比例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升级,是比碳氮比例更具体更现实的一个粗线条,不可能做到包罗万象却能做到一点带面,能够真实反映出培养料直接参与菌丝新陈代谢的主要两大类营养元素的真结构面目。
        这套理论体系使广大食用菌栽培者及科研工作者对食用菌培养料及营养认识全面推进了一大截,栽培者也第一次可以按照粗纤维、粗蛋白的概念去寻找和配比适合自己栽培品种的培养料配方。有着很好的真实性和现实性操作性指导意义。
        这个系统理论的建立,填补了食用菌行业培养料营养认识长期欠账太久的理论空白,并很好的补上了这块理论短板,为广大食用菌栽培者培养料配比及处理提供到了一套操作性强的理论依据。
        田喜平愿意把这一套自己总结并成熟运用了十多年的理论体系全部公布于世,使这套理论体系发挥更大的行业指导功能为各位食用菌同仁服务,老田我更愿意象这套理论体系一样用自己的身体,补上大家食用菌培养料营养理论认识和实际使用的这块短板,成为大家真正的一员!为以后大家在食用菌原料配比及处理这个环节继续做出应有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11-30 08:36:4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anxp 于 2014-11-30 08:42 编辑

二:分论补充部分:

1)   原辅料合理配比的原则∶
        依照上面的理论体系介绍,对培养料碳源的认识推进到粗纤维层面,培养料的配比就是按照配方中主原材料的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素分级作为培养料的配比指导原则来进行的。

        其中香菇、木耳等品种因为以木质素为主要碳源,因此栽培料时以富含木质素为主的木屑为主料;
        而平菇、姬菇、鸡腿菇等速生品种以纤维素及半纤维素为主要碳源的品种,自然选择以纤维素、半纤维素为主的玉米芯稻草、菌草、杂草、棉渣等为原料,才能获得更高的产量;

        在栽培品种选定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的主原料选择正确的辅料并进行适当调整,以木质素为分解对象的香菇、木耳等典型木腐菌,因为整个的栽培周期很长并以木屑为主原料,必须添加麦麸或小麦、玉米等全谷类料为主要辅料,并可添加适量鸡粪作为补充。
        这些综合类辅料中富含大量菌丝前期生长所需的速效碳(淀粉为主)及速效氮(粗蛋白为主)的养分补充物质,但是由于鸡粪中的碳以粗纤维为主,因此不能成为典型木腐菌的主要营养补充辅料。因此鸡粪用于香菇木耳的栽培无法完全替代麦麸、玉米粉等综合类含淀粉类辅料,只能适当添加而已!

        而对于以玉米芯、稻草、杂草为主料的平菇、姬菇鸡、腿菇等速生品种的栽培中,由于玉米芯、稻草、杂草等培养料中主要碳源以纤维素、半纤维素存在,很容易被这些速生品种所分解利用,因此这些品种在辅料添加时根本不需要添加以淀粉为主要碳源的麦麸,玉米等全谷类综合辅料。而是以粗纤维为主要碳源,以粗蛋白及氨态氮为主的鸡粪、猪粪添加最为经济、实惠、有效。

        而且鸡粪作为这些速生品种的辅料添加还有一个非常意外的大收获,那就是由于鸡粪猪粪中的碳源多以粗纤维的较复杂形势存在,一般绿霉、细菌、酵母类杂菌对这一类碳源根本不感兴趣。而以淀粉类为主的麦麸、玉米粉等辅料中丰富的淀粉往往是绿霉、细菌、酵母类杂菌最喜欢的碳源“口粮”。
        所以才有了老田前面给一位用红糖和麦麸作辅料造成大量污染的同学,形象比喻回复打的那个比方:
       “菌丝是你家的狗,杂菌是狼,你家的院墙是你所采取的培养料处理及防杂手段,你添加的的红糖和麦麸是肉。你给后院扔了一块肥肉本来是想拿肉喂你家狗,由于你家的围墙不够高,结果你扔的那块肥肉把狼给招来了!结果呢,狗不但没吃着肉而且连自个也被狼吃了”!
        这个比喻很形象的表达了麦麸、玉米粉、蔗糖等速效碳源直接用于培养料添加后的真实状况!然而更多的同仁不明白这个道理,麦麸玉米粉等高淀粉类辅料的任意添加随处可见,也因此对添加这些辅料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缺乏相应的处置和掌控能力,给自己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烦恼与麻烦无法自拔!而这些烦恼换成既脏又臭,看不上眼不值钱的鸡粪,猪粪则迎刃而解!

        所以食用菌的栽培配方辅料不见得一定要“高大 上”,而是要根据品种和所拥住原料做到科学合理、适可而止既是最好!
        这也算是老田回应前面关心的用鸡粪做辅料,很多人质疑鸡粪会带来更大污染的认识误区,鸡粪作辅料不仅不会带来更严重的污染,而且还可以以自己的方式适当对抗类似链孢霉、绿霉、肉状胡桃杆菌等杂菌的威胁!
        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使用鸡粪、猪粪等粪肥的确可以起到通过调整培养料营养结构,达到很明显的抗杂、抗感染的意外好处。这也正是老田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动力之一。
        鸡粪这种抗杂、抗感染的机理如同家里有位高血压病人,医生叮咛不能再吃鸡蛋等胆固醇高的食物,但是咱们可以吃豆腐呀。吃豆腐不仅补充了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而且还没有伴随高胆固醇的摄入,这也正是老田一直极力推荐培养料不使用高淀粉类辅料,而尽可能改用鸡粪来代替的主要原因。

        但是很多人在栽培平菇、姬菇、鸡腿菇等品种时,因缺乏玉米芯等原料不得不使用木屑作为主栽原料。则需要添加一定量的麦麸、玉米粉作为综合类辅料添加,再添加适量鸡粪对培养料一起进行生物发酵。但这样只能用来做熟料栽培,生料照样不稳定,产量不高;
        事实上这样费劲、花样繁多的配方,产量还没有你直接使用身边的杂草产量高来得实惠!主要原因是木屑以较复杂的木质素为主要碳源,在很短的生产周期中可分解利用的有效养分偏少,而杂草则以相对简单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为主的相对简单的碳源为主,当然用于栽培容易获得更高的产量!
       所以老田最反对大家用木屑做主料来栽培平菇、姬菇、鸡腿菇等速生品种。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栽培者没有必要去搞科研,怎么简单方便,产量高怎样来组织生产挣了钱才是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11-30 08:48:53 |显示全部楼层
       请大家千万暂时不要回贴跟贴!整了4个多小时后面的内容刚刚传一部分!很多东西因为时间太仓促,局部错别字还要一边校正一边发!谢谢大家配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11-30 09:03:3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anxp 于 2014-11-30 09:05 编辑

2)    工厂化栽培和传统栽培对培养料配比的要求差异性:

       工厂化栽培追求的是前两潮产量的最大化,因为大量的设备及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很多传统栽培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技术环节风险直接归零,所以工厂化栽培对因培养料“富营养”问题所带来的风险完全可以被忽略掉!因此高养分的速效综合类辅料及高淀粉类全谷类、高蛋白的饼肥的大量应用成为必然。
        所以工厂化栽培和普通传统栽培方式在配养料组方上有本质区别,因为相对而言,工厂化栽培的整体工艺系统做的非常到位,类似接种、灭菌、培养等污染问题不会成为困扰工厂栽培的难题,因此工厂化栽培的原料配比应该以产量最大化为侧重点对富营养辅料所带来的风险不予过多考虑。

        而传统栽培更多的是要考虑栽培的稳定性!安全性!
        
        对于大多数普通的栽培者来讲,因为设施的不完备,很多环节因通过人的控制进行操作,弹性太大,不确定因素太多,因此普通栽培者在考虑营养的同时应该更注重配方的安全因素并作为原料配比的侧重点。
        比如说高淀粉类谷物类添加剂在工厂栽培中就可以大胆应用而无需顾虑其对污染安全的威胁。但是普通传统的一般栽培者则往往因高淀粉类谷物的添加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就如同老田前面提到的例子羊和狼的例子。
        所以最可怕的是传统栽培者象工厂化栽培那样大量使用高养分辅料,往往因为辅料的种类和养分的差异带来的变量更多,而自己又无法控制,所以经常导致更严重的栽培失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11-30 09:58:1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anxp 于 2014-11-30 10:06 编辑

3)    培养料处理环节的重要性:

        有了前面对培养料的进一步认识,我们在进行培养料处理的认识由以前的对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稻草等具体培养料的处理,则进行进一步提升为对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处理的理解层面,并进行适当有针对性的技术手段调整。
        比如用玉米芯、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白灵菇、杏鲍菇废料来栽培双孢菇,就不能像稻草那样长时间堆置发酵,用老田的模块处理工艺仅处理12天左右就可以进行铺料播种了;
        而对木屑这样以木质素为主的培养料栽培香菇、木耳等品种则可以在栽培前尽可能进行生物发酵,进一步降解大分子的木质纤维素会更合理些!

        老田认为培养料的处理几乎是传统食用菌栽培中最显功夫的环节,为什么这样讲?
        因为工厂化栽培特别是双孢菇的培养料处理工艺随着隧道式发酵、仓式发酵的大量推广应用,对培养料的处理已经达到了一个普通传统栽培者无法企及的高度。因为机械供氧、蒸气升温等强制强制措施介入,直接跳过了传统自然发酵培养料最易出现的问题的几个环节,使处理的培养料品质达到高度的一致,从而为双孢菇的大面积工厂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营养物质基础。

        而对于我们广大传统的栽培者来说则没有那样幸运,因为各自为战,每个人对培养处理环节的理解水平又是千差万别,加上自身的生产场地,设备状况,以及从业者对培养料处理环节的理解程度,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培养料的处理结果。
        而正因为这样才使得传统栽培食用菌培养料处理环节乱象丛生!

        而培养料处理不仅是一个技术环节还同时是整个食用菌栽培中最显功夫,也是影响食用菌栽培成功与否最为关键的一环。

        传统食用菌栽培技术中80%的问题,都可以从培养料的处理环节找到问题的根源。
        比如,最典型的污染问题、产量问题、虫害问题、三大问题都和培养料的处理环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发不好菌除了环境等因素主要还是培养料处理的问题;产量不高也大多数同样归结到培养料的处理环节,培养理料处理一旦不到位发不好菌,还谈什么产量?

        之所以很多普通的食用菌栽培者仍在重重迷雾中像老田以前在老家那样折腾多年也种不好菇,找遍百种理由核心还是离不开培养料处理这一个环节。

        所以老田在这里写帖子,就是站在一个行业专业培养料处理研究者的角度提醒大家,我们任何一位传统的食用菌栽培者必须把培养料的处理放在整个食用菌的栽培体系中最为关键,也是重中之重的高度来认识!

        如果你没有种好菇,说明你对培养料的处理这个环节的把握还远远不够;如果你种菇多年没赚到钱,说明你对培养料的处理这一环节还没有吃透;如果你种菇折腾了很多年老是做不到稳产高产,那说明你对培养料处理这一环节还处于失控状态!
        正因为这样,绝大多是食用菌栽培的失败者如果老是种不好菇,百分之九十都是被这个环节经常绊倒的!

        也正是因为十几年前,老田经过多年在这个行业的起伏折腾,最终悟出这个道理才一头扎进这个环节矢志不移的钻研这么多年!
        才花费多年精力用于钻研培养料配比及处理模块化的处理方式,尽量减少因栽培者素质给培养料处理过程的影响,消除诸多不确定的变量因素对培养料处理结果的影响,来简单、稳定、安全、傻瓜式处理千家万户的培养料!

        之所以说培养料处理这个环节在整个食用菌栽培体系中最为关键,是因为这个环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只有把培养料处理好,才为整个食用菌栽培创造了最基本的营养物质基础条件,也同时是培养料发菌出菇前养菌部分的综合环境中最重要的一环。

        所以广大栽培者一定要把培养料的配比及处理环节,提高到整个栽培体系中重中之重的位置来看待和处置。一定要形成自己稳定合理的培养料配比及处理模式,用不用老田的技术和产品度没关系,否则沉迷在这个环节玩花而不实的花样,也最终会玩完了自己!
        只要具有平衡合理的营养加上科学到位处理,这样的培养料做基础;菌丝才能正常健壮的生长;才能正常的发菌;才能完成最终形成产量的生物量的储备;正常健壮的菌丝生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菌丝对杂菌的抵抗力,降低污染减少费袋、坏袋,提高成品率,否则再好的出菇管理也是无本之木,无从谈起!再好的优良菌种的高产潜力也发挥不出来!

        所以在某种程度,栽培者对培养料的配比及处理环节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代表着其本人食用菌栽培的整体技术水平的高低!

        培养料处理环节的重要性甚至远超过配方本身,因为配方的和理只是从营养的角度给食用菌一个营养配餐的原料配方,还远没有成为烹饪后拿来可食的“盘中餐”;
        而配养料的处理过程就成了烹饪这道大餐必须的过程,这个过程厨师的“厨艺”水平直接影响着这道大餐的口味是否适合“菌丝”这位食客的需求;
        因为食用菌菌丝对营养的需求在整个栽培过程是被动的,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掌芍“的“厨师们”有高超的“厨艺”!首先得了解我们要服务的食客口味,他是来自四川喜欢”辣“味呢? 还是来自南方的灵秀之地喜欢“清淡”呢? 然后再决定把这些原料整成“辣子鸡“或”猪肉顿粉条“端上去!供菌丝们风卷残云般的大快朵颐后给你生菇宝宝!

        而老田为什么费了这么大的口舌去这般形象的给大家讲这个环节,是因为这个食用菌栽培最关键的环节长期被绝大多数同行所忽视,也是造成很多栽培失败混乱局面的罪魁祸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11-30 10:14:52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提醒大家,请大家千万暂时不要回贴跟贴!老田从凌晨四点多到现在已经喝了好几杯咖啡提神了!
        十多天来没连续睡过4个小时!所以请大家多配合老田,体谅老田的辛苦!谢谢大家配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11-30 10:39:5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anxp 于 2014-11-30 10:45 编辑

4)    培养料发酵处理:

        到目前为止,食用菌的培养料的处理有两种方式,即熟料灭菌和发酵处理两种。工厂化栽培除了双孢菇外现在的金针菇、白灵菇、杏鲍菇、滑子菇、茶树菇等品种都是采用直接拌料灭菌的简单方式,这非常符合工厂化栽培的技术要求操作性很强;

        但是普通千家万户的其它品种栽培因为机械不到位,人工不到位等因素常常把简单的熟料栽培装袋期拉得很长,拉长的熟料装袋时间必然伴随着原料的自然发酵引起的培养料酸化,常常因此导致接种后不吃料现象的发生,所以除了香菇以外的现栽品种熟料栽培最好进行一下发酵处理,这样处理培养料的酸化可以避免,而且为装袋灭菌带来一定的回转时间,而且给后期因接种等环节的杂菌污染提供一定有益的抗性,可明显减提高成品率;
        类似平菇、姬菇、鸡腿菇、草菇等品种则直接采用发酵料栽培的方式,所以发酵水平是影响目前绝大多数普通栽培者是否能高产高效的主要技术环节;

        在老田看来,培养料发酵处理与其说是一门技术,不如说是一门时刻与系统,与原料、与微生物对话的艺术,老田把现有食用菌的从业者,从培养料处理水平高低角度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低层次的栽培者为发酵而发酵,就从发酵出发。发酵处理技术机械的一成不变或“乱变”,往往因为不会随发酵环境或原料等要素灵活调整变化而盲目的折腾,自然经常漏洞百出。
        成一批败一批,属于最不幸的碰运气一族,种菇的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收益仅停留在维持温饱的状态生活得很艰辛;继续生存下去都是问题,自然谈不上发展;属于最不幸的新手或老的僵化一族,是老田最应该用技术拯救的一族;

        中层次的栽培者从自己的场地条件、原料等方面出发虽然不懂得很多的理论知识并加以运用,但是经长期摸索形成了适合自己的稳定完整的发酵处理工艺,这属于经验型的的选手。
        进入这个层次基本上算是悟性较高,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种菇高手。虽规模有限但批批成功手艺不错,这种层次的栽培者是现在从业者的主流!但不适合规模化栽培;
        我知道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对老田的技术最不屑一顾,因为是牛人一族嘛!

        而高层次的栽培者从系统出发,把整个培养料的处理放在整个栽培体系里作通盘考虑,从原料选购、配方组成、工艺设计等方面全方位考虑,把原料简化到最简单,把工艺与原材料相匹配并固定下来,每批次处理的培养料结果都非常高度一致,也就是更接近于工厂化隧道式、仓式发酵的稳定水平,当然后面的产量和效益也自然很高。
        这些人才适合规模栽培这些传统品种。这一族属于“自由族”,已经达到培养料处理及栽培的最高境界,功夫上了身的“自由世界”,当然能达到这个层次的选手太少!
        其实这个层次的人距离工厂化栽培仅一步之遥;

        这个也就是为什么老田给很多人最好的平菇配方,是让几乎所有同行大跌眼镜的“玉米芯、鸡粪、石灰这三样“的最好解释!

        因为发酵料的产量与工艺有关系,但工艺更与发酵原料的要素中原料及辅料的成分、性质及添加量息息相关,只有原料品种尽可能的简单化,但又必须满足整个平菇栽培中对营养的最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原料组成,从而达到发酵工艺的可控性。
        通过快速的微生物定向“占位强化介入”处理得到营养丰富。微生物群落稳定、代谢物质丰富、抗逆性强、水分含量适合、具有明显选择性、专一性的优质培养料!

        因为我们现在给客户提供的就是,附加在以微生物添加剂为基础的这一整套稳定成熟的简单化、模块化、傻瓜式鑫草科技培养料处理综合方案,让广大客户不用再在这个环节费太多的精力,直接使用更接近工厂化的培养料处理模块化成熟配套技术。直接跳过培养料处理这个最难把握的也是最关键的处理环节,然后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出菇管理、市场销售等事情,稳稳定定种菇挣钱。

        说到处理培养料的微生物应用,自从食用菌大规模栽培以来,人们就从不同角度发现食用菌菌丝有其他微生物有着非常奇妙的关系,这些关系不仅有相互危害克制的一面,更有相依相存互相促进的一面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的关系。

        几年来老田通过自己在生产实践中的不断摸索,采用从中科院菌种保藏中心引进,或自行在自然材料上的分离选育。然后通过反复拮抗试验;重复多次覆盖式接种测试;相容性测试;室外一次性大比例接种小样测试;常规培养料的堆制发酵扩大再试验测试;等一系列测试完成后形成稳定的微生物群落,并通过单菌株培养分别形成芽孢和孢子后包装入库形成了自己公司的产品。

        就这也样一步步折腾了十几年仅算是摸到了一些微生物在培养料处理方面应用的一点点边边,越是深入研究越是感觉到其它微生物与食用菌关系的微妙绝伦之处,并经常陶醉其中。
        特别是近几年在类似嗜碱微生物、嗜盐微生物、嗜高温微生物的等嗜极微生物在鸡粪栽培食用菌方面的接入应用研究,极大地拓展了培养料对处理过程极限环境的适应性,老田也正在不断完善应用中。
        所以你可以不买不用老田的产品和技术,请不要拿市售的同类产品和我的东西和技术做比较,那是对我老田十几来年专注于这个环节研究的羞辱!

        对发酵料处理过程及评判标准其他各位的论坛的帖子已经讲的很多,在这里老田也就不多罗嗦了!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那就是每个人对发酵料的理解程度不一样,才导致的操作手法也千奇百怪,处理完的培养料结果也差异很大,很多要素都没有把握好,所以才导致形成长期以来大家普遍认为的发酵料产量没有熟料产量高的普遍畸形认识。
        正因为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老田才把这环节通过从培养料的配比开始,到整个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初始阶段的阶梯介入启动、定向控制、代谢物定向控制、干物质降解控制这些变量因素打包成为一个可控的模块化、简单化、稳定化、傻瓜式培养料处理综合解决方案,来专业的处理千家万户的培养料。从培养料的组成配比开始制订不同的处理工艺,而不是简单的把这块看成千篇一律的简单的发酵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11-30 11:03:0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anxp 于 2014-11-30 11:09 编辑

5)    发酵料在工厂化栽培中的巨大潜力:

        工厂化栽培与传统食用菌栽培的区别在于,工厂化食用菌栽培中主的主角是在高水平系统设计前提下的系列设备,通过合理科学的工艺,系统设计加上高品质的生产设备及相关的智能控制技术组成的系统。可以使传统栽培中的很多技术环节风险直接归零。
        工厂化栽培中纯出于食用菌自身技术成分占不到整个工厂运行技术含量的20%,所以工厂化栽培的技术人员与其说是技术员,还不如说是维护整个工厂设备正常运行的设备工程师!

        即使老田算是发酵高手,在一套隧道式、仓式发酵设备面前只能黯然离场。
        有时老田经常感到很悲哀,感觉在工厂化栽培培养料处理环节,自己一下子没了任何价值。
        就如同别人已经在用航天器作交通工具了,而我老田还在向大家炫耀自己的自行车一样的蹩脚可笑!

        但经过多年的观察及对发酵料栽培的进一步深入理解与研究发现,利用高品质的发酵料与现在工厂化栽培少量设备的结合,将是未来包括中国这样第三世界国家工厂化、规模化栽培食用菌的大方向!
  请大家特别注意,我说的是”少量设备“的结合,也就是大家普遍说的”土洋结合“的中国方式!而不是机械为主角的纯工厂化模式。

        也可以作为现在普通传统栽培者进一步升级换代的大方向模式!

        所以老田也希望有机会和有关工厂化栽培的实践与研究者,进一步沟通对话进行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11-30 11:17:2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anxp 于 2014-11-30 11:22 编辑

6)    发酵料与食用菌生态栽培:

  老田一直认为未来食用菌的发展必将向生态栽培方向发展,才有前途,才能进一步保障品质,最典型的就是我国东北地栽木耳,地栽木耳已经成为生态栽培食用菌的先锋,其次还有我国四川等地的露地栽培双孢菇、竹荪、鸡腿菇、等等模式都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其实对培养料进行发酵处理就是作为狭义生态栽培的一种解读应用,食用菌的自然生长属性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显现出来。

  比如在初冬季节 ,很多人为了赶进度认为给菌袋增温很重要,会把发菌室或棚子捂得很严实但经常出现很高的污染率,一旦有污染袋很多菌袋被扔出棚外,温度低得多,这些菌袋反倒长的比室内的还好。

  这就表明我们认为的很多管理手段还远远没有附和食用菌的自然属性特征,从根本上讲我们并不能对食用菌种性做什么改变,而是尽可能按照食用菌的原生特性进行各种条件的匹配和满足才能种好菇,并不是企图改变食用菌什么让他来适应我们!

  而生态栽培就是尽可能得让栽培工艺回归或模拟食用菌自然的生态环境的栽培方式。

  其实发酵料的培养料处理就是最典型的生态栽培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优质高效的发酵料培养料除了对虫害需要一定的化学防制措施,几乎不用再另行添加任何杀菌剂的方式直接进行栽培,抗杂抗感染能力却非常出众几乎是其它任何杀菌剂所不能达到匹敌的。
  所以老田十多年来在公司的产品技术广告宣传中一再说明,使用公司产品技术“无需添加任何杀菌剂”!

  自然界没有人去帮着食用菌进行防杂灭菌,自然生长食用菌的品质却非常的好,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应该多一些思考,怎样尽可能的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技术路线,可能越管越宽松的方向更适合高品质的食用菌产品的产出。
  所以老田在最近几年的客户栽培技术推广过程中,栽培工艺的制定离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克霉灵等杀菌剂越来越远,甚至这些杀菌剂只在接种环节作为消杀环境杂菌来用,其他环节已经很少用到杀菌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