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5|回复: 6

菌物人创新之------(菌物新技术应用)食品安全和环境治理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9-14 09:31:4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wwpppp 于 2014-9-14 09:40 编辑


                   食品安全和环境治理之我见

      
飞龙菌王友清(QQ786065443)微博:食品安全和环境治理之我见---记中国首席科学家何代星老师倡导.实施微生物多菌株发酵法在人类现代生存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和环境治理之我见
            一、微生物是国之大器

  
微生物是用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在地球上已生活了38亿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20亿年前才有植物,8亿年前才有动物,400万年前才有人类。
  地球上的生物可分为三大界:即植物界、动物界和微生物界。植物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太阳的光能把无机的二氧化碳和水变成葡萄糖,放出氧气和贮藏能量。所以植物叫“生产者”,也叫 “自养”。动物没有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植物和其它动物来生活,所以叫 “消费者”,又叫异养。但人是万物之灵,是最顶端的消费者,也是万能的生产者。但如果失去理性、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就会成为地球最终的破坏者和毁灭者!植物的最大贡献,就是搭起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桥梁。
  微生物绝大多数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能自养,靠分解动、植物的排泄物和枯枝落叶及尸体来获得营养,人们把它叫做“分解者”。
  这个“分解者”是植物和动物都要依靠的,因为是它推动了自然界的碳、氮和微量元素的循环,把动、植物和人类的排泄物和尸体分解、腐烂,最终变成二氧化碳、水和各种微量元素,仍然回到自然界,参加生物圈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否则地球上的动、植物尸体越堆越多,二氧化碳和水及微量元素越来越少,人类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微生物又叫“还原者”。
  微生物的最大贡献,就是搭起了从有机物到无机物的桥梁,使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不多不少,达到动态平衡和永续循环。
微生物生长繁殖快,有的每20分钟就能分裂一次,一天就是72代。
微生物有近1000万种,比植物和动物加起来还多。微生物都是多面手,用途广泛,同一种微生物可以用在工业上、农业上、畜牧水产上,也可以用在食品上、医药上、保健品上和环境治理上……。
所以,微生物是万能的,没有微生物是万万不能的……  

                   二、微生物的类群

  微生物的形态各异,根据它们的形态和构造特点,分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和病毒四大类。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有一种叫枯草杆菌的细菌,在工业和农业上用途广泛,可以生产出几十种产品,广泛地用于医药和农业。
  很多细菌会变,当所处的环境不利时,就摇身一变成为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它的细胞壁很厚,细胞质高度浓缩,含水量很少。芽孢的本领很大,可以在长期干燥、高温等恶劣条件下存活。等环境好转,又东山再起。细菌的营养体好比水稻的秧苗,芽胞好比稻谷。秧苗一经拔出,太阳一晒就死。而稻谷即使晒几天,一见水仍然发芽。
  放线菌也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但个子很长,整个身体由许多纵横分枝的长丝组成,在显微镜下就像棉线团一样。
 大多数放线菌是人类的朋友,它们为我们的健康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所用的抗菌素几乎都是它们生产的。因此,放线菌是一个丰富的大药房。
  虽然绝大多数的放线菌是人类的朋友,但也有极少数能引起人类皮肤和肺部的感染……。
  真菌是个敌友混杂的家族。
真菌与人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中的大多数是我们的朋友,如著名的青霉素就是由真菌生产的。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真菌属真核生物,因为它的细胞核有核膜。
担子菌是最高等的真菌,我们平日吃的香菇、平菇、金针菇等等,就是担子菌,它们美味可口,含有丰富的营养。但许多野生蘑菇有毒,如鹅膏菌是极毒的,只要误食一朵就中毒甚至死亡。剧毒的蘑菇却是十分宝贵的药材。美国有家公司从一种叫白毒伞的毒菌中提取一种纯毒素,价格高达每克60万美元。
  在整个微生物界,没有比病毒更损人利已和不劳而获了。
  病毒是非细胞型生物,身体构造非常简单,只有由核酸构成的“芯子”和外面包着的一层蛋白质外壳,它们根本无法独立生活,只能像孙悟空那样钻到别的生物的“肚子”里,靠吃现成饭混日子。
  凡是有生物的地方就有病毒,几乎所有的生物上都有病毒寄生。为了研究方便,科学家根据病毒的寄生对象将其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等。植物病毒是农业生产的大敌;动物病毒是动物和我们人类健康的大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也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利用它可以杀死病源微生物……  但某些病毒对人类是有贡献的。很多病毒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极好材料。因为结构简单,有关基因工程的许多研究成果就是以病毒为材料取得的。
每克可耕土壤中有大约1亿个活细菌,每亩肥沃的可耕土壤中含有100~250磅细菌。从整个地球来算,据估计是包括海洋和陆地动物总重量的5~25倍,接近于植物的总重量。

  三、防病和防腐

 人们第一次知道微生物是因为患病,去医院治病听医师说的。于是从此他就不分青红皀白地认为微生物是个坏东西,使他患病,吃了不少苦头。
微生物虽然种类繁多,使人眼花缭乱,但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上分,只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类的敌人,是它们使人类和动、植物患病的。
但病毒和病菌有二个弱点:一是厌氧,氧气对它们有毒;二是寄生,都要寄生在活的植物和动物身上(含人类),离开宿主进入大气,它就活不了几分钟,人类只要认清病源微生物这些弱点,就可以同它们长期和平共处,所以不要草木皆兵,以免影响自己的抵抗力。
同时,现在的预防医学很发达,小孩子生下来就要打许多种预防针;再就是远离传染源,尽量不进入疫区;注意清洁卫生,勤洗手,注意防寒保暖,提高自身免疫力,就很难传染了。
另一大类微生物是人们的朋友,这一大类微生物是过腐生生活的,即生活在死了的动、植物和人类的尸体上。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它们,没有它们动植物的排泄物和枯枝落叶及人类的尸体都不腐烂,都堆在地球上,那就没有了人类、没有了一切。
   但它也有“缺点”:如我们买回来的肉类、疏菜、水果等,放久了就会变质。时间再久点就会腐败,不能吃了,只能作肥料。这就是腐败微生物的两面性。但这不怕,因为我们祖先在五千年前就发明了对付腐败微生物的好方法:这些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断绝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如水份、空气、温度和营养。因为微生物也跟人类一样,它的生存也要同时具备这四个条件,你只要断绝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它就不生长了,食物就不变质不腐败了。
  如把粮食、疏菜、水果、衣服、被褥等晒干贮藏,就不变质,不长霉了。这就是断绝水份的原因。你看超市卖的猪肉、牛肉、鱼类、海鲜罐头,长时间不变质、不腐败,这就是因为断绝了空气的原因。
  把食物放入冰箱就不变坏了。放入5度的保鲜柜,可保鲜三四天;放入负18度的冷藏箱可保几个月;温度更低点,低到零下绝对温度,它就数十年都不坏了。这是温度低了,微生物生长繁殖很慢或在休眠,但它并没死亡;你看河边的石板上什么微生物都不长,这就是没有营养的原因。
  保藏食物的最好办法还是微生物自然发酵法,也就是农村传统的制泡菜、榨菜、腌菜、腐乳、臭豆腐、腊肉、腊鱼、香肠、火腿,还有许多的地方特色泡菜、腌菜等等,只要密封好,不沾生水,就不变质不腐败。
  但在现代城市中,这些技术大都失传了,或不地道了。如有些人在街上摆10多个亮坛卖泡菜,每斤要10~18元。不准试味,实际上是她技术不过关。到你真买的时候,就给你加点酱、加点醋、加点香料拌一下,再卖给你。其实这就是凉拌菜,过了半天不吃,就会变质,吃了可能会生病。
  但话又说回来,腐败微生物并不特别坏,如推动碳、氮和微量元素的循环,主要依靠的就是腐败微生物。腐败菌是一个宠大的群体,既有细菌,也有放线菌和真菌,一般都是好氧的,……
有朋友问我:你的微生物产品中有病毒和病菌吗?我答“没有”,因为这里面没有它们生活的条件……
你会生产病毒和病菌吗? “不会”。因为病毒和病菌是寄生的,要用活体动植物来生产,像二战时日本的“731”部队那样,用活的人体来生产和试验。同时还要活体动物,如老鼠、跳蚤、蚊子、苍蝇等动物来携带和传播,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呀!
 
四、微生物的食物和变异

  动物和人类的基本食物是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而许多含这些类似成份的有机物却不能被单胃动物和人类消化,如植物中的粗纤维素、木质素,甲壳动物(如虾和螃蟹)的外壳几丁质、头发中的角蛋白以及皮革和纸张等等。但经过发酵和酶解,那就另当别论了。
  而微生物的食物就大不相同了,世界上任何植物、动物包括人类,无论是他们的尸体还是枯枝烂叶,或排泄物,只要是有机物,是植物和动物通过生长、繁殖所产生的,就统统是微生物的食物,都能被微生物消化和吸收,有多少消化多少。越多生长越快,繁殖越多,微生物的生物量就越大……
  微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又叫发酵。没有变质的有机物,经过微生物发酵,就会变为动物的优质饲料;变质了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发酵,就变成腐殖质,可成为植物的优质有机肥。生产微生物饲料和肥料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用微生物饲料发酵剂和生活垃圾发酵剂生产出来的。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加上人类欲望的不断膨胀,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和欲望膨胀的需要,才出现了许多人造有机物,如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塑料、油漆、除草剂、石油、润滑油、尼龙、聚苯乙烯、聚氨酯,还有强毒性的苯酚、氟化物、氟乙酰胺、抗菌素、汞电池等等。
  这些人造有机物都是微生物从来没有见过的,非常陌生,这是微生物无法分解,也不能利用的。不过微生物会变异,虽然它的自然变异率只有亿分之一到千万分之一,但也能在短时间内繁殖出很多变异的后代。这些变异的后代,就可以迅速繁殖出一个新菌株来。有了新菌株,微生物就可以分解消化这些陌生的人造有机物了。
  微生物这个会变的本事,实际上就是它们在自然环境中,被上述那些陌生有机物诱变产生的。
  这里要说明一个大道理,就是微生物变异的主观目的是为它自己。它也跟人类一样,为了活下去。你人类为了满足人口增加和私欲膨胀,就不断地生产新的有机物。同时,你又不加克制地乱丢乱扔,使微生物的粮食和生存条件受到威胁。它如果不变异,眼看就要亡种灭族了,所以它的变异是被迫的。刚好它又有这个变的能力,二者合到一起,不就产生了新菌株?
  当然,这个“变”,动物(包括人类)和植物也会变,但你比微生物慢多了。因为微生物大都是单细胞,生长繁殖快了无数倍。而你人类的生长繁殖和世代交替慢了无数倍,简直无法比,你能跟微生物赛跑吗?同时微生物生活了38亿年,人家有38亿年的“经验”,而你人类只有400万年,……它是你的老祖宗,老老师,你人类算老几!
  人家一个艾滋病,就搞得你晕头转向数十年。还有非典,禽流感,还有疯牛病、蓝耳病……近年来又听到什么“手足口病”。昨天听我的学生告诉我,说他有个外孙,生下来才三个多月,居然低烧不退(体温37.5度),马上送县医院,县医院马上要她急送市医院。等送到市医院,这小孩已陷入昏迷状态。医师一检查,体温41度,说是“手足口病”,马上组织抢救,并下了病危通知!
  后来昏迷了两天,经抢救才苏醒。四天花去二三万!人总算救活了。
  另有一个五岁的农村小孩,他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是两天前,家人发现他舌头上长个小泡,就马上送县医院,县医院马上要他送市医院。市医院一检查,高烧41度,说是感染了“手足口病”,已经深度昏迷,即刻组织抢救。经多方努力,还是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这种引起“手足口病”的微生物,可能就是超级细菌。为什么把它叫超级细菌?因为任何抗菌素都杀它不死,还把抗菌素当食物吃了。
  这种超级细菌是怎么来的?是人类逼出来的,是你滥用农药、化肥、除草剂,滥用饲料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引发的。它为了生存,就要“变异”。
  微生物的“变异”有3种,即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质粒的激活和转移重组。超级细菌无药可治,也无药可防,只能养成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注意勤洗手,只要你的手摸了食物或上了厕所,就要洗手,谨防把微生物带进嘴里去!特别是每年的梅雨季节更要留心,这个季节高温高湿,屋里长霉,食物容易变质。这个季节最容易患“手足口病”,特别是小孩爱将小手伸到嘴里……

五、微生物与食品安全。
  
   饲料发酵剂能发酵一切饲料,包括粗饲料、潲水。更能发酵全价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料。发酵速度快,夏天12小时,冬天一天。
  各种饲料经过发酵,无论是瘦肉精,还是其他任何有毒有害物质,都统统被微生物发酵酶解,改变了分子结构,变成了无毒物质。
  潲水经发酵后,其内的脂肪被降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切断了地沟油流入餐桌的链条……
  我们吃的山里腊肉,就是把猪肉挂在柴火灶上,通过高温脂肪芽胞杆菌发酵出来的。看起来黑黑的,切成片,肥肉亮亮的,蒸烂吃起来,香甜不腻。里面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全部降解成了脂肪酸和甘油,再不担心患高血脂病了。这是大家亲眼见证了的……
  如果要规模化发酵潲水或鸡粪,可用水泥红砖建个能发酵几吨到几百吨的大发酵池或发酵塔,用建筑拌料机带提升机,实行机械化连续发酵生产,成万倍地提高生产效率(可来电咨询)。
  其他的产品,如微生物核心料、微生态制剂及微生物水质调节剂等,请详见拙作《永不放弃》三十一章。
  这些产品推广应用以后,受到了经销商和广大用户的普遍欢迎。用户称之为“瘦肉精”和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克星,是养殖业和食品安全的保护神!

六、微生物被架空了

  读了中学的朋友都知道动物的新陈代谢:动物和人没有叶绿素,不能起光合作用,所以只能吃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不能吃无机物……
  这里有个重要原理,就是动物和人吸收营养大都是通过扩散、渗透的方式吸收的。凡是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不管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不管是有毒有害物质,还是无毒无害物质,动物都能吸收到细胞里去——比如有人想寻短见,就去喝农药,细胞识不出有毒,通过扩散和渗透不是照样进入了细胞吗?
  扩散和渗透还有个重要原理,即从浓度高的一边向浓度低的一边扩散和渗透。现在的商品饲料要加一二十种添加剂和抗菌素,不但种类多,而且用量大。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大大高于细胞内液。好比长江三峡水库发电一样,把个大坝筑得高高的,把水的落差提到一二百米,这就形成了很大的势能。只要你将闸门一开,你看那水的冲力有多大呀!
  动物身体都由无数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都由毛细血管和淋巴管连起来。动物从肠道吸收来的各种小分子“营养”物质都要最终进入毛细血管和淋巴管。这就叫做细胞外液,细胞内的原生质液就叫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就隔着一层细胞膜,扩散和渗透的原理是从浓度高的一边向浓度低的一边扩散和渗透的。你把细胞外液的浓度加得越高,它就向细胞内液的扩散和渗透得越快,直到两边浓度平衡。
  细胞内液的无机物浓度越高,动物就越感觉“渴”,一渴就要喝水……这就给细胞内液充满了无机物和水,不但使肉吃起无味,无营养,还使动物长期处于亚健康,这种动物还能吃吗?年老的朋友都知道:七、八十年代以前,我们吃的猪肉和鸡肉是又甜又香的,杀一只鸡放锅子里一蒸,那满屋子都是香的,现在不甜不香了。
现在许多的养猪户都是买饲料养猪,认为买饲料方便,自在。现在的商品饲料都制成了颗粒,这正中了有些养猪户的下怀。因为规模化养猪场都是雇请农民工养猪,拌饲料发酵还要另外掏工钱。而制成颗粒不但猪长得快,还减少了浪费。但它里面放了什么,放了多少,谁也不知道。无论你放了多少铜、铁、锌、锰、硒,碘、钴、还是激素、抗生素和镇静剂或调味剂……它照样进入动物细胞。大家只向钱看,其他都不管……社会到了如此地步,还有安全吗?这次爆出来喂白羽鸡的饲料加了26种抗菌素,还有好几种激素和镇静剂,至于还加了多少调味剂和添加剂就没有公布了。既然白羽鸡的饲料可以这样生产,那么别的鸡和猪的饲料又是怎么生产的呢?难道朋友还想不出来吗?
因为饲料都制成了颗粒,用户也无法用发酵剂去发酵解毒了,微生物核心料也拌不进去了。
  作为饲料生产厂家来说,他就垄断了市场。
  因为饲料是大众商品,一是用量大,二是餐餐都要吃,少一餐都不行,所以饲料厂就等于大米厂,要垄断一个县的饲料市场,有一个日产20吨颗粒饲料的饲料厂就足够了。
  但我们的产品用量很少,每吨饲料才添加1~2公斤。如果我们每天生产20吨,就可供给500~1000个县级饲料厂。而我们的实际产能,只要销售好,每天生产100吨都没问题。
  一个饲料厂垄断一个县容易,因为他们的服务对象就是养殖户,他们每个月都要见几次面。而我们要向500~1000个县去推销我们的产品就难了。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有高素质的饲料商,他们不配合我们,我们什么办法也没有!
原来还有很多用潲水养猪的养猪户用我们的发酵剂发酵潲水,现在不用了。我们打电话去问,他们说“改行了,不养猪了”!其实可能又将地沟油当商品卖了!

七、一切向钱看害死人
  
  什么是健康安全食品呢?老百姓所指的健康安全食品,常常指的是没有污染、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品。
  2005年以前,在超市还能买到野生甲鱼,每斤二三百元,现在1000元一斤都没货了。过去可以买到真正的土鸡,可现在是改良鸡,即第一个月喂饲料,第二个月去跑山,即到山上去吃昆虫和野草,也吃点稻谷,三四个月出卖,每斤二三十元。可是放锅子里一蒸,并没有多少香气。要是真正的土鸡下锅一煮,那香气飘出来,整个院子都闻得着。
  健康安全的食品是个大市场,利润也很可观。但要真搞,也并不容易。去年有人种出了有机萝卜和白菜,在北京超市上市,每斤价10元。可第二天记者去产地采访,就见农民工在大棚里施化肥,喷化学农药,只一个电话打过去就下架了。
健康安全的食品的确是人人向往的,这是个无法估量的消费大市场,非常有钱(前)途。但要真搞,也不容易……因为除了遵守那么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外,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接受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要真搞也不难,只要你按“微生物养殖技术”去做,延长一个月出栏,虽然要多用点饲料,但饲料成本要降低20%以上,算总成本还在降低……
  有人宣传,添加剂无毒。这是美丽的谎言,还是不信为好!
  著名的洪昭光教授说:人工的东西再好,也不能超过自然给与的东西好。
  小时候,我妈妈教育我不要吃零食,就说:“那东西是肥口不肥身!”
  ……

八、生活垃圾最理想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距今200万年前,据说地球上的人口还不到1000万。在距今一万年前,人类开始训养动物和种植植物,给地球提高了生产力,人口才开始增长。但直到新石器时期,人口增长一倍还要2500年。但到公元1900年以后,人口增长一倍就缩短到100年。而到1960年,就只要35年了。使农作物产量的增长速度,开始落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天平开始失去了平衡。
  进入21世纪,由于科技的突飞猛进,经济的不断递增,同时人们的需求和欲望也不断膨胀……致使全球环境惨遭破环:环境污染,生活垃圾包围城市,气候变暖,臭氧层出现了大洞,PM2.5大幅度提高,海平面上升……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总量的不断增加,地球表面出现了温室效应:从1957年到1987年的30年间,只提高二倍。但到1987年以后,每年以1957年3倍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3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0C~4.50C,海平面将平均升高20~140厘米。随之而来的将是气候异常与自然灾害频发,将使食物生产的稳定性受到巨大挑战。
  今天,我尊敬的读者朋友们,你觉察到这些悄然发生的变化了吗?
  仔细想来,现在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其实质,除了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有关以外,还与文化观念、价值取向,以及与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和科普常识有关,要不怎么老犯错呢?!
生活垃圾:包括塑料废品,农作物秸秆,禽畜排泄物及自来水厂、城市鱼塘、沟渠、化粪池和下水道等处的污泥等。生活垃圾填埋,一开始就是错的,为什么坚持了几十年,还要坚持下去呢?
  德国LANG报导:距填埋场4公里的下游地表水质出现恶化,渗漏液对地下水的污染可向下垂直贯通60米。其次是污染空气,近年来我国也发生了数起填埋气体(即沼气)伤人事故。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垃圾填埋是对土地资源的大浪费。因为大批量的各种垃圾被深埋地下,被各种厌氧微生物作为食物利用,进行厌氧发酵,产生多种气体(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等)加剧了温室效应……填埋垃圾的山沟,过了很多年,还很活跃,直到消耗全部垃圾和发散完所产生的气体而变成矿石,才算稳定,否则不能用来耕种或建筑房屋。
这个过程有点像古代煤炭的形成——煤炭的形成起于3亿年前的石炭纪,距今非常遥远。
现在有些同志认为,用生活垃圾作沼气发酵好,沼气用作发电、开车,沼渣、沼液用作肥料,可一物多用。但是同志们知道吗?在沼气发酵过程中,只能产生60%左右的甲烷。还要产生40%左右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甲烷发电燃烧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分子量却相当甲烷自身分子量的二、三倍。这可都是温室气体啊!所以这种办法也不是理想的选择,不过农村的农户如果从事立体农业,把沼池建在蔬菜大棚里(大棚缺少二氧化碳)那就另当别论了。
那么生活垃圾究竟要怎么处理?碳减排要怎么减?变废为宝要怎么变才能使综合效益最大化?才能不“按下葫芦浮上瓢”呢?
根据我的经验判断,最好是种食用菌和药用菌,这种技术早已成熟,我的学生就有上百个这样的专家。
今年六月份,江苏、安徽、河南等省农民又出现焚烧农作物拮杆的现象,一大片小麦地,成千上万亩的大面积焚烧,产生的烟雾遮天蔽日,包围整座城市,白天无法开车,使人呼吸困难,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更加剧了温室效应。也拿它没办法。
更为严重的是有个大城市正在用生活垃圾直接燃烧发电。前几年已建成了四座垃圾发电厂,每座投资达4亿元以上。据说还要再建10座,并已成功立了项,还说这是项成熟的技术……但忽视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朋友们知道吗?每燃烧一吨生活垃圾要产生1.6吨以上的二氧化碳,这个题目连初中生也会算。更要命的是,所燃烧的这些生活垃圾大都是塑料废品。用塑料废品来燃烧发电每吨要排放3.1吨以上的温室气体,这都是根据原子量算出来的。
秸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6H10O5+6O2燃 烧6CO2+5H2O。先算出纤维素的总原子量为162,再算出6个二氧化碳的原子量是264,264除以162等于1.6倍。也就是说一吨纤维素燃烧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它本身重量的1.6倍,水分子无害,就不计算了。
我看了几个垃圾填埋场,塑料垃圾占了90%以上,大都是聚乙烯,有少数的还是聚氯乙烯及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如果按聚乙烯来计算它的碳排量的话,那就更大了。聚乙烯是由许多个单体加聚而成的,而单体的分子式是: “CH2CH2”要使这个聚乙烯单体燃烧,还需提供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三个氧分子参与;二是要点火,使它达到着火点的温度,即2500C以上的温度才能燃烧。下面就是它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CH2 CH2+3O22CO2+2H2O。它燃烧的结果是放出热量供发电,同时又产生两个(2CO2)二氧化碳分子和两个(2H2O)水分子。水分子无害,不计算。但那两个二氧化碳的分子量却是(32+12)×2=88个原子量,而那两个聚乙烯单体的分子量却只有(12+2)×2=28,这样算下来,通过燃烧乙烯单体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却是它本身重量的3.1倍以上,同时还要产生大量的臭气和二噁英(详见文尾二噁英名片),使患肺癌的机率大幅上升,老佰姓怨声载道……
怎么办呢?我建议农作物秸秆不要烧了,如有需求,我将有求必应,于明年五、六月带上我的生活垃圾发酵剂,去江苏、安徽、河南等省给大家作示范,把拮杆和污泥混合发酵,生产微生物有机无机三元复合肥(方法见后)。
再建议塑料垃圾再不要燃烧发电了,是否请化工部门科技创新,全部回收作再生利用……
塑料垃圾要坚决禁烧,最好是堵源头,即禁止生产一次性塑料制品或者全部回收,做成再生塑料,用于加工成塑料建材或地下管道,不准他用。违者重罚生产厂家。
秸秆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的成份是碳水化合物,其次是含氮化合物和十几种微量元素。秸秆经过青贮、黄贮或氨化都是草食动物的良好饲料;最好的办法是用生活垃圾接种剂进行厌氧堆肥发酵3天,再好氧发酵7天左右。发酵成功后,加腐殖煤(也叫风化煤),二铵、磷矿石、钾长石,混合粉碎,加包衣剂制粒、装包即成微生物有机无机三元复合肥。这也是一举三得:既处理了生活垃圾,又作了资源化利用,还为农村无公害有机种植业创造了条件。既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又不产生二次污染。
高效菌种好氧快速发酵一天可升温达60度(强制通风),待温度自然降到40度时,再强制通风一次,12小时后又可升温达60度,待二次降温达自然温度时,即可调节含水量,进行制粒、包装出售。
发酵温度高(但不可超过60度)可全部杀死有害微生物和虫卵。发酵时间短,可大大减少有机废弃物的碳、氮排放。这样一来,既可大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又可减少有机废弃物的碳和氮的损失,保持高肥效。按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肥料,就是有机肥料,用有机肥料种蔬菜和种农作物,就是有机农产品,如果能申请到有机产品标志,价格可以翻两番。如果全国人们都这样做,那“天变蓝、山变绿、水变清的中国梦”不就实现了吗!
把它焚烧,剩下的就是一点点磷、钾和十几种微量元素的混合物,并没有多少肥料。而大量的能量和蛋白质物质都变成了二氧化碳,不但动、植物得不到利用还加剧了温室效应,如果能采纳我的建议,我会有求必应,愿意指导技术,还可去做义工,直到质量达标,更不会影响北方老佰姓的玉米播种。
过去曾经有人用秸秆炭化生产生物煤,现在又有人提出“垃圾变柴油”。但从来没人想到微生物,没人去与微生物作性价比。微生物是天生的“清洁工”和还原者,是上帝在38亿前就安排好的呀!难道微生物技术真的被遗忘了吗!?



       "英名片":有机物在含氯的环境中燃烧时,就会产生少量的二英。如燃烧聚氯乙烯就会产生二 英。二 英也可以通过非燃烧方式产生,例如在漂白纸张或布料的过程中均会产生二英。吸烟也产生二英,因吸烟时燃烧含氯的烟纸也会产生少量的二英。英是一种致癌物质,有脂溶性,可在人体的脂肪组织中富集,引起多种健康问题。人体脂肪组织中只要含一万亿分之一的二英,就可使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肝肾受损等症状。其危害绝不可忽视。
在越战中,美军曾使用过一种叫"橙剂"的强力落叶剂,结果从越南的退伍军人中就检出了二英的过量。
英也被少数政客用作暗算竞选对手的工具,例如乌克兰2004年的总统竞选,候选人尤先科,就遭到了竞选对手的暗算,使他9月后出现身体不适,11月后证实中毒,体内被验出含有大量二英,接近致命的程度。这也是人体摄取大量二英中毒的个案。其面部出现脓疮,疙疙瘩瘩治了数年都没有痊愈。




九、怎么反其道而行之呢?

前不久,听电视台报导垃圾要分类了,把餐厨垃圾分出来……,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我听了很高兴。但后来又报导,把餐厨垃圾分出来,是经发酵机高温快速发酵,用来生产有机肥料的。有的还用打浆机打成浆冲入下水道……还说这种方法是美国传来的。
我有点纳闷了:为什么不先发酵作饲料?餐厨垃圾乘新鲜发酵作饲料,是上等的高能量高蛋白饲料,同时作过饲料后,畜禽的排泄物照样可以作肥料。因为猪吃新鲜的,植物吃腐败的,这也是食物链的分工,是上帝在38亿年前就安排好了的,这是铁定的自然规律。我们人类怎么能反其道而行之?
餐厨垃圾在餐桌上无凝都是新鲜的,但在夏天容易腐败变质,这可用饲料发酵剂进行保鲜,有它们在,别的微生物就无法进去,这就是微生物的“规矩”,只要它“先期占领”,形成了生长优势,后面的任何微生物都无法进去了。这就等于给餐厨垃圾保了鲜,放几十天都不变质。为什么不乘新鲜发酵作饲料呢?如果用我们的饲料发酵剂发酵餐厨垃圾作饲料,在室温30度左右,只要8小时就能去掉异味,24小时内等有香甜、酒气即宣告成功。如果大批量的发酵,只要建个发酵池或发酵塔,一次发酵1000吨都没问题。越多越发酵得快、发酵得好。
我国每年产生的餐厨垃圾达6000万吨以上,如果全部发酵作饲料,还要加50%的调理剂,两项相加就是1.2亿吨高能量、高蛋白的有机饲料,卖给饲料厂生产全价有机饲料,还要加50%的能量饲料,如麦肤、玉米或菜粕,把两项加起来就是2.4亿吨全价有机饲料。这么多全价有机饲料可以满足全国畜禽和水生动物的全部需要,这要节省多少粮食呀!更重要的是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
用全价有机饲料养出来的动物就是有机动物,如果申请到有机食品“标志”,又按有关规定,接受或管理部门从饲料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就可以作为有机肉产品出售,价格翻一番!将来全国人民都吃有机肉食品,人们要少害多少病?少花多少医药费,寿命又要延长多少岁呢?
有朋友提到过朊病毒。朊病毒是什么呢?朊病毒是一种有毒的蛋白质,但它不是微生物,因为它没有DNA和RNA等遗传物质,它没有生命,也不能复制,不能繁殖后代。它是一种有毒的蛋白质,能引起同类蛋白质改变分子构象,反刍动物一旦吃了这种毒蛋白质,就会患海绵状脑病(也叫疯牛病),使其慢慢死去(详见英国微生物学家约翰•波斯特盖特著的《微生物与人类》一书的22——25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出版,周启玲等三人译)。
这种毒蛋白质用加热的方法杀不死,用甲醛、升汞等杀菌剂也杀灭不了,你再怎么加热都无用!如牛肉,你用火炖,无论你炖多久,它只是炖烂了,但改变牛肉的性质了吗?没有!
蛋白质是没有生命的物质,凡是蛋白质都是微生物的营养,150万种蛋白质都是微生物的营养,有多少分解多少。通过微生物一分解,它的分子结构就改变了,成了菌体蛋白,没有毒了……
有些朋友说餐厨垃圾里有猪肉、猪油,用它喂猪,就是“同类相食”,会产生同源性疾病,造成人畜共患病的爆发性流行。这更不会……
第一,我们用饲料发酵剂经过了保鲜,使之与美味佳肴无缝连接,保持了百分之百的新鲜……第二,接着又用饲料发酵剂进行了厌氧发酵。微生物是分解者,餐厨垃圾里面无论含有什么有毒有害物质,如抗生素、激素或有害添加剂,都一概被微生物降解,改变了分子结构,变得无毒了,使它变腐朽为神奇,成了高蛋白的有机饲料。俗话说“不信药信饼药”,饼药就是微生物做的,它可以把粮食变成茅台酒。如还不相信,就请取样送权威单位检验和化验!要找出证据来,怎么可以自己凭空臆想,而浪费宝贵的饲料资源呢?
地球上同类相食的动物有不少:如蛇吃蛇,鱼吃鱼——强吃弱、大吃小在动物界是常事——狗还吃人的大便呢!而人吃狗肉,也没有见谁生病死亡嘛?如果连化验都不相信,还可以用动物作试验嘛,动物与人同理,只要给它吃有毒的食物,它一、二天就会生病呀!
如果把餐厨垃圾发酵作肥料,那可就麻烦了,因为作肥料,就要把神奇变“腐朽”,即由新鲜变腐败,即使用我们的生活垃圾发酵剂也至少要10天才能变出来啊。否则就要25至30天,为什么变肥料这么慢呢,因为要变成腐殖质,变腐殖质只能慢慢变,不能用火烧,要达到什么样子,才叫腐殖化了呢?即等品温下降到自然温度,还要测三天温度,等温度不再升高了,才叫腐熟,否则就会烧死苗和坯根。
有朋友说,不要十天,只要十个小时就行,人家有个单位10个小时就变出肥料来了呀!那可要用发酵机发酵才行。发酵机是一边搅拌,一边加温的,把温度提高到80度以上,自然10小时就够了。但那不是微生物在酵解,而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快速氧化,把餐厨垃圾中的精微物质都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了,剩下来的只是变黑了的谷壳和锯末粉。你可以拿去化验,看还有多少腐殖质?要真变成腐殖质,那温度就不能超过600C,超过600C,微生物所产生的酶都失活了,连微生物本身也失活了,或“休眠”了。而到600C以上时,只是氧气在起氧化作用,把餐厨垃圾都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越是精微的营养物质,就越氧化得快!而微生物和酶都失活了。
我们人体的消化和合成也是由50000多种酶在起作用,这许多的酶都是370C时活力最高,超过370C——400C,人体的酶就失活了,新陈代谢就停止了……人也就生病了!
现在的人,大多向钱看,只要有点钱补助,还有土地每天都在升值,他就高枕无忧了。
我看,现在的承包商没有几个懂点微生物,而地方干部也只看谁出的钱多,也不问他懂不懂微生物,
我建议中标要有两个条件:第一是懂微生物。第二才是钱!他没有微生物这个金钢钻,怎么能揽餐厨垃圾处理这个瓷器活呢?
这样搞下去,等于请“鬼”看病人,环境会越变越坏,您没看到今年发生的恶劣天气就比过去多吗!

十、微生物技术简介

  科学家把研究微生物的技术叫生物技术,也叫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有四个分支:一是基因工程,属于分子水平,如转基因食品;二是原生质工程,属细胞水平;三是生殖工程,如试管婴儿;四是发酵工程,属微生物生产繁殖过程。
  仍拿杂交水稻打比方。袁隆平院士搞水稻杂交育种,搞了很多年才搞出来。如果用现代的基因工程育种,那就快多了。
  比如盐碱地是不能种水稻的,假设能育出一种能在盐碱地里生长的水稻品种,那就可以种水稻了。要育出这种品种,那就得先看看这块盐碱地里有没有禾本科植物生长。如果有,就说明这种植物是耐盐碱的。据说,这种技术现在可以跨越种、属、科了。
  这种植物为什么能耐盐碱呢?说明它的细胞里有这种耐盐碱的基因。你只要把这种基因“切出来”,再接到水稻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去,就可能育出一种抗盐碱的水稻品种来。这比袁院士用杂交法育种快多了。
  现代的技术已可以给基因测序,如人类染色体的基因组排列顺序已经测出来了。
  不过,这种植物的抗盐碱基因,也可能不在染色体上,而在细胞质的某个或几个质粒上。这就更有办法,先将这个质粒取出来,再送到水稻的细胞质中去,就更容易育出一种抗盐碱的水稻新品种。因为DNA内切酶和连接酶已经早被发现。
  以上是我极其浓缩的表述,当然真正做起来没有这么简单。做不做得成,我也没做过!
  如果用该技术去育微生物菌种,那就更快了。因为微生物是单细胞,生长繁殖比水稻快千倍万倍。
  但作为微生物发酵技术,它的发展和进步就远没有基因工程那么快了。什么叫发酵技术呢?发酵技术就是生产微生物,好比袁院士育出了好品种,交给农民去种田一样,
  发酵技术就等于种田,要把品种的优良性状,变成产量和质量。
  微生物发酵技术分两大类:一是液态培养技术,二是固态培养技术。液态培养技术又分为液态纯培养法和液态杂培养法。液态纯培养法就是用一种菌种,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即发酵罐)培养,使它产生一种能抗菌的蛋白质。
  而液态杂培养法,是用多种微生物菌种在一个容器里进行杂培养,如生产红茶菌(也叫海宝)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二大类是固态发酵法,如食品微生物、农业微生物、畜牧微生物和环境微生物等等,用的都是这种方法。所以它非常重要,要解决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非用固态法不可。
  固态培养也分为纯培养、杂培养和无菌种自然培养法3种。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培养法,要根据你的生产目的和具体情况来定。
  如果生产食用菌,因为栽培食用菌的目的是回收食用菌的子实体或孢子,供人们食用或做种子的,所以就采用固态纯培养法,使你用来生产食用菌的原材料只长你的目标菌,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和质量,所以在操作过程中要灭菌,接种时要“无菌操作”。
  如果是生产微生物发酵剂或生活垃圾发酵剂,那用的就是固态杂培养法。因为这些发酵剂的菌种是多菌种,有数十种到上百种不等,并且都是活菌体或孢子。
  众所周知,一般的发酵物或生活垃圾至少由六七大类成份组成:即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木质素、果胶质及各种人造有机物。每种成份都要几种到十几种微生物共同发酵才能降解完成,所以七大类成份就要几十种到几百种微生物菌种。这许多种菌种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各不相同,有的好氧,有的厌氧,有的兼性好氧,所以你就要根据经验和智慧采用巧妙的方法来满足各种菌种的生长繁殖条件,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像茅台酒,就是用400多种微生物生产出来的。
  如果是发酵蔬菜等农副产品,如泡菜、腌菜、腐乳、豆瓣酱、辣椒酱、臭豆腐,以及发酵肉制品和水产品等,那就用无接种自然发酵法。因为这些单一原料的组成成份固定,只有喜欢这种原料的菌种才能生长。而空气和原料中本来就有成千上万种微生物,凡是喜欢某种原料的菌种都能在上面生长,所以就不要接种,这就叫无接种自然发酵法。
  这种方法又叫自然选择培养法,每种被发酵的食物就叫选择培养基。这种方法最简单,最实用,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就会用了,在古代史书《山海经》和《淮南子》上都有记载。
  3000年前还没发明显微镜,人们根本不知道微生物为何物,可见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他们凭经验世代相传,但传到科技无比发达的今天,却快失传了,城市人很少有人会制作了。有的人为赚钱就做凉拌菜,美其名曰“下饭菜”、“开胃菜”。现在的消费者也不懂了,分不出什么是泡菜,什么是凉拌菜,污染了也不知道,加了防腐剂也不知道,吃了拉肚子,患癌病也不知道……
  液态纯培养技术可以按规程操作,按标准生产,并可通过仪器或传感器半自动化控制。
  这种方法,是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在研究和生产“青霉素”时发明的。
  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的蛋白质,是一种叫青霉菌的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所以用发酵罐进行液态纯培养是对的。但到1958年,用液态纯培养法生产微生物肥料和农药,照搬弗莱明的方法,就有些不妥了。
  我国1958年大跃进,国家提出在科技上超英赶美,全国各省市甚至各地区、各大农科院所或微生物厂都大干快上,纷纷用纯培养法生产固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钾细菌肥料,支援农业大生产和粮食大增产。到1973年,又用发酵罐液体纯培养法生产苏云金(杀螟)杆菌农药和白僵菌农药……
  根据当时的管理体制,建厂全部由国家投资,人员工资全部财政拨款,产品通过供销社卖给农村,每吨由国家补贴几百到上千元给生产厂家……这种管理和生产模式一直持续到上世纪末。
  谁都知道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比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都要好。因为不污染环境,不通过食物链破坏人类健康,不破坏土壤肥力,不杀死有益生物……但产品效果没有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快,所以农民长期不积极使用,销路不宽,并逐年萎缩。于是在本世纪2002年前后,才由决定,全国该类研究单位和生产企业全部改制下马;职工接近退休年龄的全部退休;未到年龄的全部买断,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到年龄的按公务员退休;未到年龄的全部享受公务员待遇。每人都安排住房,每年还拨几百万元科研经费,搞出了科研成果,一律向社会转让技术赚钱归公,自己不生产。原生产厂房和设备,全部向民营企业出租收租金。
  这错在哪里呢?错在不加区别地用液态纯培养法。
  谁负责啊?谁也不负责任,算作向微生物交的学费吧。这也是当时的体制造成的,所以要改革!
  你说这能怪谁呢?看见微生物才是147年前;弗莱明研究和生产青霉素才是83年前;中国生产农业微生物才是54年前。这么短的时间,谁都没来得及把微生物认识清楚,更来不及掌握多种生产方法。弗莱明是科学家,但他也没有预见30年后,会有人用他的液态纯培养法去生产微生物肥料呀!
  我也是1958年跟容权就老师学习用这种液态纯培养法生产微生物肥料的,而容老师也是在他1957年大学毕业前,向大学老师学的呀!直到1978年,我研究酒曲生产新技术时,才知道用固态培养法。
  这就是科技的代价。科技是允许走弯路的,有的经几代人奋斗还不能成功,如果成功了还是盛事呢!
  说了这么多我还没破题,究竟错在哪里?简单说就是一句话;看你的培养目标,你的培养目标是要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就用发酵罐进行液态纯培养。弗莱明当时的生产目标就是青霉素。青霉素是一个抗菌蛋白质,是青霉菌的代谢产物,所以用液态纯培养是对的。如果你的目标产物是子实体或微生物菌体,或是用来降解食品和饮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就要用固态培养法。
  用固态培养法生产微生物肥料和农药,不但大大减少投资、大大降低成本,还容易推广和普及,因为它可以土法上马。如果2002年以前,那些国家办的微生物研究院、所和微生物厂,改用固态发酵法生产,可能就不会改制下马了。
  固态法培养没有现成的方法,是以师带徒,代代相传,凭经验生产的。
  生产方式也大不相同,液态纯培养法是用发酵罐,用仪器、仪表自动化。固态培养是用发酵池或发酵塔,工人推着斗车,拿着铁铲……靠体力劳动(当然现在大部分工作也靠机械了)、靠经验生产出来的,酒厂酿酒,想必读者朋友都见过,这就不必多讲了。
  市场上的产品成千上万,有许多可以制订生产规程和标准。而还有许多不能制订生产规程和标准,没有现成的生产方法,如中医师看病、厨师做菜、理发师理发、化妆师化妆、演员演戏等等,都要以师带徒。你即使是中医博士,也要跟老医师学临床,学经验,一辈子都要努力钻研才能成良医。
  “固态法”长期以来,被科技界视为“土八戒”,看不起,不重视。但恰恰是这些被人看不起,得不到重视的科学,是勤劳和经验的积累,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精髓,是文明和科学的结晶。
  人类第一次见到微生物是巴斯德,他是用列文虎克发明的显微镜在1865年看到乳酸菌的,离现在还只147年。搞微生物固态培养最早的是我国的酿酒和泡菜技术,后来还传到日本和其他许多国家。日本琉球大学的比嘉照夫教授,他20世纪80年代研制EM成功。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农业大学的陈延熙教授研究“增产菌”成功,我是在他向全国市场推广时听说的。我是1978年10月用固态法研制成功甜酒曲的;后来用多菌种固态自然发酵法又研制烧酒曲成功。1980年在“共大”投入大批量生产和销售,1986年通过省级鉴定,1987年获科学进步奖。我用的都是多菌种固态自然发酵法生产的,比日本人早两年。
  ……
    现在生产微生物添加剂,连生产许可证也不要办了。要办只能给你办个“预混料生产许可证”,美其名曰:“放开三年,让你们竞争,出了问题自己负责,与无关”。
  不办生产许可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是不想管?还是不敢管呢?我看是不敢管,因为管理部门是裁判员,生产单位是运动员。
  裁判员是矛,运动员是盾,管理部门要有最好的矛,才能戳穿最好的盾;矛一定要比盾强,否则它就要被盾忽悠,即无法监督你的质量。如果因此而出了问题,就会追到监管部门,他们就要负连带责任。
矛是什么呢?矛就是微生物专家。我看监管部门是否没有这方面的专家了。
微生物专家有两种:一是学术型微生物专家,是搞经典微生物的,只搞定性不搞定量,注重理论,不生产产品……二是实用型微生物专家,既懂理论,又精通技术,是研制新技术、新产品和生产新产品的……
  微生物作为一种生物,它非常古老,但作为一种技术,又非常年轻,从巴斯德看见微生物到现在,还只有147年。
  微生物作为一种生物,它非常强大。但作为一种技术,却又非常脆弱!
  我非常担心,说不定哪一天,有人咳一声嗽,微生物多菌种固态自然发酵法就失传了!
我不敢往下想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快五十岁时才成为中国微生物学会的永久会员,那个时候中国微生物学会的会长是方心芳教授。

    











  • 评论
  • 转载(1)
  • 分享
  • 复制地址
  • 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马年中秋祝贺

个人日记 | 公开 | 原创:飞龙菌王友清
签名档 编辑签名档









发表评论





主题

听众

8474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9-14 11:38:06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非常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9-14 13:24:01 |显示全部楼层
rzl 发表于 2014-9-14 11:38
说的非常好

哦何代星导师现在筹备办:微生物职业科技学院    科普菌物多菌株协同发酵技术等传承有人!
   谢谢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9-14 15:48:17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9-14 19:07:54 |显示全部楼层
尖尖角 发表于 2014-9-14 15:48
好帖!学习,学习!

帖缘情未了  研习自然到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9-15 11:15:41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可以发个你的作品集吗,你有出版类似本文的书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9-15 12:39:47 |显示全部楼层
ccq0000 发表于 2014-9-15 11:15
赞一个,可以发个你的作品集吗,你有出版类似本文的书籍吗??

你好,饲料与环境治理发酵剂出版物暂缺,如你欲学习研发产品可qq联系!
谢射!我QQ7860654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