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84|回复: 3

参加“向张树庭教授汇报”座谈会感受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6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14-4-26 16:08:4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梁故事会 于 2014-4-26 16:10 编辑

参加“向张树庭教授汇报”座谈会的感受
定襄 高爱辰*
46日,应老同学梁枝荣之邀,参加了其沐野食用菌研究所举办的“向张树庭教授汇报”的座谈会,有幸听了享誉世界的蕈菌学创始人张树庭教授的主题演讲,以及奋斗在全国食用菌行业的不少企业家、专家、学者和和忻州市有关部门领导的发言。下午,还陪忻州日报社主任记者杨峻峰先生对张树庭教授进行了采访。作为一个纯粹的外行,在这样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座谈会上,自然没有置喙的余地。所以,主持人没有安排我发言。即使安排,我也不会在那种场合妄自尊大地说些不着边际徒引方家见笑的话。然而,这不等于我没有感受。这感受不仅有,而且还自认为颇深。
     首先是我们的知识分子科学家该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毛泽东时代,提倡知识分子到工农群众中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改开后,这主张自然没人提了。但是不提并不等于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尤其是搞与生产实践相关的应用科学的,与生产脱节,就等于做无用功。据说,我国好多科学家研究出的不少成果,除写写论文发表,能给自己评职称增加些筹码外,多束之高阁,并没有应用到生产上去。这不能不说既是科学家的悲哀,又是国家的巨大损失。我们国家高科技的产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很少,这不能不说是个主要原因。记得20057月,我在《报刊文摘》上看到一篇《我接触过的一些印度知识分子》的文章,其中谈到印度的农业官员和科学家怎样深入农村,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当时我就深有感触,写过一首小诗:“不为私谋为国谋,高官教授解民忧。将来印度超华夏,君莫惊奇应愧羞。”诗很直白,谈不上有多少诗意和艺术性,但却体现了我这个受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传统观念影响的识字分子(本人不敢称自己是知识分子)确确实实的担忧。所以,去年当阅读老同学梁枝荣《菇海耕耘录》书稿时,对他放弃钻在象牙塔里搞专业研究的优越条件,直接走向广阔的生产第一线,向广大菇农推广食用菌培植技术的选择特感兴趣,认为这是一条利国利民的阳光大道。所以便发出了“博士如能皆若此,小康百姓达该多”和“如果中国的专家学者们能有一半像他这样放下身段,走出书斋和研究室,将自己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变成生产实践,又在生产实践中总结提高,那该是怎样一种景象啊”的感叹。心想,这不就是毛泽东当年提倡的知识分子要走的道路吗?此次座谈会上听了参会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们的发言,使我在这方面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看到我们的不少知识分子也正在像梁枝荣一样,投身于生产第一线,为这个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也为自己的事业前途坚持奋斗着,有的甚至是无私奉献着。这使僻居于落后小县多年几乎将自己封闭起来的我,无异于一只坐井观天的蛤蟆爬上了井口,眼前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使自己那种杞忧也顿感释然。
      其次是深为张树庭教授的精神所感动。对于张教授,以前在读《菇海耕耘录》时,有所了解,但仅一鳞半爪,形不成一个完整的印象。这很自然,因为梁枝荣这部煌煌百万言的巨著,主要写的是他自己的经历,而且重点是学成回到大陆后的经历。对香港读博时虽有专章描述,但有关张教授的内容也不很多,给人的印象也不过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学界巨子而已。此次亲聆了张教授的主题讲演,尤其是陪杨峻峰主任记者的采访,使我对其一生的坎坷经历与对蕈菌学的巨大贡献有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了解。尤其使我感动的是其生命不息进取不止和学以致用精神(按他老人家的话说是一生都在“挣扎”),以及虽移居海外(澳大利亚),却深深眷恋祖国,并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的伟大情怀。他从改开前夕的1978年始,几乎每年都要回大陆深入基层指导食用菌的培植。退休后,更是每年都有相当长的时间在大陆度过。尤其令人感佩的是,作为一个研究蕈菌学培植技术的学者,却通过翻阅大量史志资料,考证出北宋时我国南方创立的砍花技术是人工培植食用菌的开始,比自称人工食用菌培植创始国的日本早了500余年。由他和美国某著名教授就此写成的论文在英国某权威杂志发表后,遂成定论。如果没有将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荣辱当做自己荣辱的爱国精神作为动力,恐怕一个纯粹的科学家是未必能想到,甚至想到也未必愿耗费精力顾及于此的。说实话,以前我认为梁枝荣不顾个人名利地位和经济上的得失,几十年来一头扎下基层的做法,完全是当年受了毛泽东知识分子路线潜移默化所致。现在看来,起码相当程度上有他的导师张树庭教授治学精神的传承。这二者当然是不矛盾的。因为毛泽东指出和要求的,不过就是一条世界科技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大多数有作为的科学家所走的道路而已。至于张教授的一口家乡话使我这个老乡倍感亲切,其长髯飘拂仙风道骨的容颜仪表,和蔼、平易、可亲的待人接物态度,更使我这个后生晚辈真有如坐春风之感等就不多述了。可惜的是,我因第二天还有公务等原因,没能陪张教授考察宁武岢岚等食用菌基地,否则,感受会更多更深的吧!不过,第二天,我还是不能自己,填了一阕《浣溪沙·致张树庭教授》,用手机短信给枝荣发了过去。其词为:
少别乡关七十春,清和平易料当真,乡音无改倍相亲。
自道平生挣扎惯,世惊业绩创新频,砍花胜日亦奇勋。
相信枝荣没有收到这条短信。因为就他的性情,如果看到,是不可能不对这阕并不咋地的小词不进行一番评判的。而收不到也是意料中事——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在宁武岢岚的深山老林失职并不稀罕。
       前天,枝荣来电话说,准备出“向张树庭教授汇报”座谈会的纪念画册,资料基本全了。虽然没有安排你发言,但东西你不能不写。推脱不过,便有了上面的文字。约略估计,已经两千多字了,应该可以交差了,便赶紧煞尾,就此打住。

                                       2014423日于远偏庐
高爱辰*(原定襄县文联主席)

主题

听众

2115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4-4-26 16:55:34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老师费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4-27 00:27:35 |显示全部楼层
外行中的内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5-15 19:56:06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的革 命领 袖也懂菌类的,他去采蘑菇全是鸡枞和松茸,而跟他在一起的小战士却采了一匡毒蘑菇,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没有菌类知识很难找到的。这是一个电视剧里面的一个情节,片名我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