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學的生驅 --- 巴斯德
今年(民國八十四年西元一九九五年)是巴斯德(Louis Psateur)逝世百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法國巴斯德研宄所共同發起舉辦全球性的紀念活動;並將一九九五年稱為「巴斯德年」。
在各項慶典活動中,集郵人感興趣的,我想就是世界各國紛紛發行的巴斯德逝世百年紀念郵票了。法國已首先發行巴斯德紀念郵票,我國也將於八十四年九月二十七日發行巴斯德逝世百年紀念郵票一枚,並鐫刻紀念郵戳,來向這位對世人有偉大貢獻的「微生物之父」,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巴斯德於一八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出生在法國東部猶拉地區名叫道爾的小鎮。父親是製革工人,曾在拿破侖戰役中打過仗,得過勳章,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但娶了一位賢淑的妻子,在清寒的生活環境中,培植巴斯德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
在中學時,巴斯德並不是一個優秀的學生,成績平平,但老愛在課堂上發問。化學老師對他最頭痛,有一次,被問急了,竟說出:「只有老師才有特權可以隨意問學生」的話來。
在大學時代,巴斯德受德拉福斯G. Delafosse老師的影響,對分子物理發生濃厚的興趣。當年,很多化學家從事於酒石酸的研究,年輕的巴斯德對這個題目也十分投注。
大學畢業後,巴斯德在法國公立中學執教,繼續研究酒石酸的結晶形狀。這一段時間的研究工作,多年後他告訴一位朋友,導引了他一生要走的路。
最初,巴斯德証實了前輩化學家們所發表有關酒石酸的實驗結果,繼而發現了酒石酸與酒石酸鹽具有半晶體,也可以在消旋酒石酸的雙鹽上找到的;不過,有些是左旋,有些是右旋。於是,他以人工的方法把這兩種不同的結晶體分開。此一創舉,引起了法國科學院的重視。
巴斯德認為結晶體構造上不勻稱的怪現象,一定可從分子結構上尋求解說,經過孜孜不斷的鑽研,終於推出了一項近代立體化學上嶄新的學說-「非對稱碳理論」。
一八四九年巴斯德二十六歲時,受聘為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大學的化學教授。他任事認真坦率,就連婚姻大事也不例外,他直接寫信向校長求親,請校長把女兒敨配給他。信上說:他沒有錢,但在校任職,工作努力,身體健康,無不良嗜好。戲劇性的結果,他娶了校長的女兒為妻。這位校長千金萬萬沒有料到自己所嫁的這位青年科學家,工作太專心,竟連結婚的婚期也全然淡忘,最後,總算由同事在實驗室中把他找到,免除了在婚禮中新郎缺席的尷尬。
一八五四年,巴斯德三十二歲,被聘為里爾Lille地方新設立的科學院院長。里爾最主要的工業是從甜菜和榖物釀酒。大家都期盼著這位新來的化學教授,大顯神通來解決釀酒業所發生的各種問題。
當時的化學家可以寫出糖水發醇變為酒的反應方程式,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雖然有極少數的學者聯想到醇母菌和發醇的關係,但僅是空泛的推論而已。巴斯德一向都認為發醇不僅僅是一種化學現象,他慎密地在當地工廠搜集實驗的材料,再加上一次再一次的培養試驗,終於在顯微鏡下看到分離出來的純醇母菌。證實活的醇母菌可以使糖水發醇變酒。
此外,他發現在酒中除了醇母菌外,還在其他的細菌,就是導致酒變酸變壞的原因。他把酒加熱到攝氏四十五度到六十度,可以防止酒變濁。這就是著名的巴斯德滅菌法Pasteurization的由來。
巴斯德使釀酒工業走上科學之途。知道如何控制醇母菌,不但使酒的產量大增,也使酒的風味醇美。後來,法國就是依靠酒業驟增的收入,才得以清償巨額的戰債。
一八六○年代,歐陸的蠶卵都感染了疾病。法國的蠶絲工業亦同遭厄運。全國三千六百個市長、議長、及養蠶者上書上議院求助,因而成了一個研究蠶疫的委員會。巴斯德的老師杜馬J. B. Dumas 擔任委員會主席,杜馬馬上挑選巴斯德去迎戰這個棘手的難題。
巴斯德自認對蠶一無所知,甚至連蠶的形態也不清楚,不肯貿然接受老師的差使。可是,老師卻對他充滿信心,對他說:「這樣更好,憑你敏銳的觀察力,一定會產生好主意的」。
那時候,巴斯德由於微生物引起發醇作用的啟示,正致力於推翻「自然發生」學說的膠誤。他用由頸瓶做實驗,證明物體如果能與微生物隔絕,或經過高溫處理,便不會腐敗,也不會自然孳生出什麼東西來。微生物的繁殖是由於本身的分裂而來,自然發生是不可能的。物腐而蟲生的傳統觀念是不正確的。
一八六五年七月,巴斯德抵達阿拉斯Alais,親身參與蠶病的研究。先探求傳染的病因,繼之對引起疫病的微生物加以撲滅。然後,選用健康的蠶種。就這樣,挽救了瀕臨絕路的蠶絲工業。完成了老師所託付的任務。
巴斯德不但是一個篤學力行的人,而具有高度的愛國情操。一八六八年德國波恩大學頒贈醫學博士的名譽學位給他。但在普法戰爭後,他把這學位退回。因為他不願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一張德意志帝國的羊皮文憑上。
巴斯德一生大部份埋首於實驗室中,由研究酒石酸的結果,把他帶引到醱酵學的問題上,由醱酵學的研究又把他帶引到對疾病方面的探討。前後經過了二十年。到了一八七七年,他才開始擴大其研究及于人類與高級動物的疾病。首先致力於炭疽病與雞霍亂的預防疫苗的接種,他應用牛痘苗防疫的原理和方法,防治了該兩疫病的蔓延和流行。
一八八一年春,巴斯德在米農Melum農學會公開表演替二十五隻綿羊作炭疽的預防接種,轟動一時。這項成功給他帶來了一個法國最高榮譽勳章。次年他被選進入法國學會。他的門生們受到激勵,他們研究的範疇亦由微生物學擴及於血清學與免疫學,甚至延伸到治療學的領域。
一八八五年,巴斯德完成了他一生最卓越的成就,就是對狂犬病的預防接種法。俄皇為了感謝他救活了十二位被瘋狗咬到的農夫,特別派了大公爵贈與一枚聖安尼鑽十字勳章,以示酬賞。並撥十萬法郎作為響應法國籌建巴斯德研究所的經費。
為了報答巴斯德對化學工業以及醫學的無比貢獻。法國政府作了一件意義深長的事。就是建立巴斯德研究所。以達成巴斯德一心要把法國變成全世界研究傳染病的中心願望。
巴斯德研究所籌建時,全國人民踴躍捐輸,建築師拒不收費,營造商也只肯接受材料費,建築工人賣加班。一八八八年十一月十四日舉行落成典禮。法國總統親臨會場道賀。禮堂無法容納前來觀禮的人。巴斯德感動得說不出話來,講詞由兒子代唸,巴斯德稱許國家的教育制度優良,尤其是大學的師資對他從事研究工作的啟發,影響至巨。他由衷地表示,他的成就完全是大家的愛護與支持。
巴斯德事實上在他四十六歲那年就因病而半身不遂,雖然可貴的是他並沒有因病在工作上受到嚴重的影響。許多重要研究的實驗和成果都是在病後三十年中所完成。他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永不懈怠,不但奠定了微生物學的基礎,外科學和公共衛生學也因之改觀,使整個醫學的發展導向於科學與實驗之途。
巴斯德於一九○五年九月二十八日逝世。遺體長眠在巴斯德研究所地下室的禮拜堂內。墓碑上刻有一句他臨終時的話:「我已經盡了本分」。我們常說:做大事不做大官,巴斯德就是我們的最好的典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