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春 发表于 2010-10-4 22:51:01

[原创]白灵菇开发利用简史

  这是根据现有资料总结的白灵菇利用简史,了解历史有益于开创未来。其中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p align="center"><b>白灵菇开发利用简史</b><b></b></p>
<p><b>&nbsp;&nbsp;&nbsp; </b>白灵菇被誉为侧耳属中最具开发潜力的食用菌品种。白灵菇人工开发主要经历了资源调查、驯化栽培和商业化栽培等三个阶段。</p>
<p align="left"><b>1 </b><b>资源调查阶段</b><b></b></p>
<p align="left">在国外,1866年白灵菇被Inzenga首次命名为<i>Agaricus nebrodensis</i> Inzenga,隶属于伞菌科(Agaricaceae)、伞菌属(<i>Agaricus</i>);1886年Quélet根据其分类特征将其划归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i>Pleurotus</i>),重新组合命名为<i>Pleurotus nebrodensis</i> ( Inzenga ) Quél.。</p>
<p align="left">而在国内,对其命名则经历了许多波折,对白灵菇的认识首先是从阿魏侧耳(<i>Pleurotus ferulae</i> Lanzi.)开始的。</p>
<p align="left">最初在新疆北部荒漠区分布有伞形科植物阿魏(<i>Ferula ferulaeoides</i>), 当地人们都知道在每年春季的4-5月份,便在阿魏茎部生长一种蘑菇,于是有的搭帮结队采集,有的赶车采集,人们称之为阿魏蘑或阿魏菇,这种蘑菇是当地一种著名的土特出口产品。这一时期没有对该菇的科学命名。</p>
<p>到了上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队深入新疆北部荒漠区考察,所采集的标本经邓叔群先生鉴定并记载于《中国的真菌》(1963)一书中,命名为阿魏蘑菇(<i>Pleurotus ferulae</i>),从此明确了阿魏蘑菇的科学名称并列为新疆特产特产野生食用菌,甚至有记载可药用。</p>
<p>1983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的曹玉清、牟川静、陈忠纯等对新疆野生阿魏侧耳进行考察,在塔城、托里、阿尔泰、青河、木垒等地的山地和山前平原、冲积扇的阿魏滩上均采到标本,并进行了组织分离得到K<sub>001</sub>、K<sub>002</sub>和K<sub>005</sub>三个菌株,从此掀开了阿魏侧耳驯化栽培的序幕。</p>
<p><b>2 </b><b>驯化栽培阶段</b></p>
<p align="left">1983年,曹玉清等对分离到地3个阿魏侧耳(<i>Pleurotus ferulae</i>)菌株进行驯化栽培工作,经过瓶栽试验,对其形态特征、分类地位、氨基酸含量、生活条件(包括营养、pH 值、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菌丝培养特征、子实体特征等行了研究,观察到分离的野生菌株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tbody>
<tr>
<td>
<div>
<p><b>图1&nbsp; </b><b>野生白灵菇</b></p></div></td></tr></tbody></table>K001、K002与K005在培养特征上有所不同,并明确指出,在有无寄主植物阿魏根屑添加在培养基中的情况下,用棉籽壳、云杉木屑、麸皮等原料组成的培养基上,都可以培养出阿魏侧耳子实体,奠定了今天大面积栽培白灵菇的基础。</p>
<p align="left">1985年,曹玉清、牟川静等在《微生物学通报》第3期发表《阿魏侧耳某些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1986年,陈忠纯在《食用菌》第2期和《中国食用菌》第2期分别发表《阿魏侧耳栽培试验》和《阿魏侧耳驯化初报》。</p>
<p align="left">1986年牟川静、曹玉清等又在新疆木垒采集到K<sub>111</sub>标本,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K<sub>005</sub>、K<sub>111</sub>在子实体外部形态与菌丝培养特征上与阿魏侧耳显著不同,子实体纯白色,经研究定名为阿魏侧耳托里变种[<i>Pleurotus eryngii</i>(DC.ex.Fr) Quél. var.<i>tuoliensis</i> Mou.],并于1987年撰文《阿魏侧耳一新变种及其培养特性》发表在《真菌学报》第3期上。</p>
<p align="left">1988年出版的由杨新美先生主编的《中国食用菌栽培学》将阿魏蘑(<i>Pleurotus ferulae</i>)作为一种还在驯化中的食用菌进行了介绍,主要介绍了阿魏蘑的生物学特性,涉及栽培技术的内容很少。</p>
<p align="left">1989 年和牟川静、曹玉清等一个课题组共同研究驯化阿魏蘑的陈忠纯先生, 从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调到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工作,把他们驯化的菌株也带到了三明,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工作。</p>
<p align="left">1991年陈忠纯先生在《干旱区研究》上发表了《阿魏侧耳的研究》一文,该文中对阿魏侧耳的种属分类问题,把一些学者提出的不同见解作了综述,指出有学者根据阿魏侧耳寄主的不同及其染色体数的不同,划分为三个变种:(1) 寄生在阿魏植物( <i>Ferula spp.</i>) 上的<i>Pleurotus eryngii</i> var.<i>ferulae</i>, 其细胞染色体数N为12;(2) 寄生在阔叶拉瑟草( <i>Laserpitium latitolium</i>) 上的<i>P. eryngii</i> var.<i> ferulae</i>,其细胞染色体数N为13;( 3) 寄生在刺芹(<i>Eryngium compestre</i>) 上的<i>P. eryngii </i>var. <i>eryngii</i>, 其细胞染色体数N为12-14 (Hilber 1982)。并通过上述不同变种的杂交实验发现其杂交率降低到16%以下(Bresinky A.等1987)。但陈先生在该文中尚未明确产于新疆的托里变种和上述3个变种的关系。</p>
<p align="left">1994年,陈忠纯先生在《干旱区研究》上发表了《阿魏侧耳的栽培技术》一文,从形态结构、生活条件、栽培季节、菇房的要求、原材料的准备、菌种制作、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八个方面全面报道了阿魏侧耳(<i>Pleurotus eryngii</i><i> </i>或<i>Pleurotus ferulae</i>)的栽培技术,</p>
<p align="left">1994年,陈忠纯和吴政声在《干旱区研究》上发表了《阿魏侧耳优良菌株KH<sub>2</sub>的选育》一文, 报告了以阿魏侧耳(<i>Pleurotus eryngii</i> )K<sub>002</sub> 为出发菌株, 通过单孢分离、单孢配对,从73 个子代菌株中筛选到一个自然突变株KH<sub>2</sub>。KH<sub>2</sub>试验栽培生物学效率达71.2%,袋栽时可在一个月内间到子实体。</p>
<p align="left">之后,新疆木垒县食用菌开发中心赵炳等进行较大面积的栽培。</p>
<p align="left">1994年,在全国第五届食用菌学术讨论会上,卯晓岚先生在《中国食用菌概述》一文中报道阿魏侧耳(<i>Pleurotus ferulae</i>)已经人工栽培或试验栽培成功。还是在该次会议上,黄年来先生发表《加速我国珍稀食用菌的开发和推广》一文,大力推荐发展包括白阿魏蘑(<i>Pleurotus nebrodensis</i>= <i>Pleurotus eryngii</i> var. <i>nebrodensis</i> )、杏鲍菇(刺芹侧耳,<i>Pleurotus eryngii</i>)和阿魏蘑(阿魏侧耳,<i>Pleurotus ferulae</i>= <i>Pleurotus eryngii</i> var.<i>ferulae</i>在内的16种珍稀食用菌。该文同时发表在《食用菌》1994年第3期,对推动我国珍稀食用菌的发展发挥了极大作用。</p>
<p align="left">陈忠纯1996年在《食用菌学报》上《我国阿魏侧耳的驯化与栽培》一文中又报告从KH<sub>2</sub> 菌株栽培的子实体中分离到几株生产菌株, 编号为K<sub>2</sub>、K<sub>3</sub>、K<sub>5</sub> 和K<sub>190</sub>, 在福建、新疆等省区推广。</p>
<p align="left">1997年,在黄年来先生等编著出版的《18 种珍稀美味食用菌栽培》一书中,第一次对杏鲍菇、阿魏蘑和白阿魏蘑等18种珍稀美味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同时指出“白阿魏蘑是一种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并逐渐推广的食用菌优良品种”。</p>
<p align="left">1997年,在通州召开的专家论证会上,卯晓岚先生对赵炳从木垒带到北京大面积栽培的阿魏蘑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鉴定为白灵侧耳[<i>Pleurotus nebrodensis</i> (Inzenga) Quél.],推荐使用白灵菇作为商品名称,这一名称逐渐被广泛采纳使用。</p>
<p align="left">在2000 年出版的《中国大型真菌》一书中,明确将前期报道的白灵侧耳[<i>Pleurotus nebrodensis</i> (Inzenga) Quél.]、阿魏侧耳(<i>Pleurotus ferulae</i> Lanzi.)、刺芹侧耳[<i>Pleurotus eryngii</i> (DC.:Fr.)Quél.]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种,并对其形态、分布等进行了详尽的描述。</p>
<p align="left">2005 年元月在湖北广水召开的《中国(广水)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研讨会暨珍稀菇品(白灵菇)交易会》论文集发表的《促进我国食用菌珍品白灵菇的新发展》一文中, 卯先生又明确指出:1983年,中科院新疆生物沙漠土壤研究所的牟川静在木垒地区分离菌种, 驯化培养出一种白色子实体的食用菌, 定名为刺芹菇新变种<i>Pleurotus eryngii </i>var. <i>tuoliensis</i>, 而今看来, 此变种实际就是现在人工栽培的‘白灵菇’栽培种, 即“白灵侧耳”。卯先生在该文中并对杏鲍菇、阿魏菇、白灵菇三个近缘种的形态特征列表作了比较,从分类学上澄清了这三个种名称混淆不清的状况。</p>
<p align="left"><b>3 </b><b>商业化栽培阶段</b><b></b></p>
<p align="left">白灵菇的商业栽培起始于新疆,1983年新疆生物沙漠土壤研究所驯化栽培之后,1986年,新疆木垒县食用菌开发中心赵炳先生等进行了较大面积的栽培。1994-1995年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曹春荣、黄书文、林进心等进行较大规模的商业性栽培。</p>
<p align="left">白灵菇市场开拓是由北京金信食用菌有限公司完成的。1996年北京金信食用菌有限公司试验栽培白灵菇1万袋,1997年该公司经理孔传广和新疆木垒县的赵炳合作,从赵炳处引进阿魏蘑菌袋,赵炳作技术指导在北京大面积出菇成功,当年栽培40万袋,栽培取得了成功,这是白灵菇在内地首次大规模栽培,对白灵菇的商品化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1998年该公司栽培70万袋,并销售少量菌种,开始在国内推广。</p>
<p align="left">但是,白灵菇的市场开拓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北京金信食用菌有限公司1998年栽培70万袋,白灵菇市场价格在每公斤鲜菇40元以上,鲜菇销售量很小,大部分鲜菇切片晒干后常年销售。他们在北京推广受挫后转向广州市场。当时由广州市广东香江经贸发展有限公司王穗兵总经理、广州石井江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深圳鲜美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朱少文总经理联手推广,于1999年春初步打开了广州市场,销路看好,价高货紧。1999年冬全国仅有2-3家向广州市场供货,价格稳定且高,合同交货价38-40元/kg。广州市场每天销售鲜白灵菇约1吨左右,由于鲜销消化不了当时的产品,香江经贸发展有限公司王穗兵总经理、北京金信食用菌有限公司孔传广总经理先后开始加工白灵菇罐头,850克铁听装罐头售价25元(固形物400g)左右,价格十分诱人。2000年夏鲜菇最高价飙升至90-140元/kg,冬季40元/kg以上。2001年春基本稳定在20元/kg左右,4月份后狂升至45元/kg,货紧,夏季达100元-200元/kg,冬季趋稳30-40元/kg。2002年夏季80元-90元/kg,冬季下降到20元-30元/kg。这是白灵菇发展的黄金时期。</p>
<p align="left">由于白灵菇栽培效益高,市场价格特别诱人,所以很多菇农趋之若鹜。由于白灵菇需要较长的后熟期,只能出一茬菇,栽培管理技术不太成熟,生物学效率只有30%-50%,内地市场对白灵菇的商品价值认识不足等诸多因素,在白灵菇推广过程中,大赚特赚的有之,如2002年新疆的罗文信,栽培白灵菇20多万袋,净利润120多万元。但赔的血本无归的也不在少数,主要是技术问题和市场信息不灵所致。</p>
<p align="left">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白灵菇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食用菌品种之一,白灵菇收购价一般稳定在8-12元/千克,栽培白灵菇获得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白灵菇已经在北京、新疆、河南、天津、山东、河北、甘肃、内蒙、青海、云南、湖北等地大面积推广,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我国2001年白灵菇产量(鲜)为7,300吨,2002年为34,325吨,2003年为52,000吨,2004年为81,839吨,2005年为170,000吨,2007年超过20万吨。</p>
<p align="left">河南省是较早开展白灵菇商业化生产的省份之一,1999年开始进行栽培,2005年河南省白灵菇产量为98726吨,占当年全国白灵菇总产量的57.2%。白灵菇产地主要集中在濮阳、许昌、焦作、南阳和开封等地市,约占全省白灵菇产量的80%。其中濮阳市清丰县被国家科技部定为以白灵菇为主的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2005年许昌市的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国家级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基地”,是河南省白灵菇生产的主要基地。</p>
<p align="left">经过20多年的发展,白灵菇的从驯化、栽培到大面积推广取得巨大成功。现在,白灵菇栽培方式逐渐多样化,有传统的季节性栽培、工厂化周年栽培和反季节栽培等。<br/></p><br/>

luoyx 发表于 2010-10-6 13:01:57

<p>好文章,学习!</p>

正兴隆 发表于 2010-10-5 07:19:36

<p>一篇详实的白灵菇的简史文章,值得顶。</p>

漳州菇 发表于 2010-10-4 23:22:49

王老师,您的白灵菇开始收入了吧。

nftshzf 发表于 2010-11-15 11:36:09

学习了,只知道这东西好吃,现在终于知道它的历史了

黄大 发表于 2011-6-6 12:43:53

<p>王老师出手就是不凡。祝王老师端午节快乐!</p>

埃及蘑菇 发表于 2011-6-24 03:00:55

<p>好文章,受益匪浅!</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白灵菇开发利用简史